中国封建社会【古代文学之从《红楼梦》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妻妾制”】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其故事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它更是把我国封建社会妻妾制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红楼梦》中人的婚姻存在形式。

在《红楼梦》一书所描写的贾府中,那些老爷、少爷可谓是老婆众多。大老爷贾赦有妻邢夫人,有妾嫣红、翠云等,二老爷贾政有妻王夫人,有妾赵姨娘、周姨娘,贾珍有妻尤氏,妾佩凤、偕鸾等,贾琏有妻王熙凤,妾尤二姐、平儿、秋桐这些老爷少爷虽老婆众多,但都只有一位妻子,其余都是妾。

透过贾府的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窥见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一斑:在封建社会中,男子虽然多妻,但只有一个正妻,其余的妻子都是妾。因此,把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概括为一夫一妻多妾制似乎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夫多妻制要更加精准。

然而多妾现象只存在于有钱有势的家族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而无力纳妾。正如恩格斯所说多妻制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一样,妻妾制也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红楼梦》中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族妻妾制。

二、《红楼梦》中人之娶妻。

(一)择妻的方式:父母之命

自从氏族、家族观念产生之后,婚姻就不仅限于夫妻双方的范畴,而成为不同氏族、家族之间进行交往的一种方式。婚姻成功与否,不再是当事人个人的事,它直接关系到氏族、家族的利益,家族的政治得失、经济得失,都跟婚姻密切联系着。家族所考虑的是子女的婚姻能否给本家族带来实际利益,为此,青年男女就不可能按着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妻子或丈夫。父母之命的择妻方式便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产物,它使得男女双方都成了受害者。

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是《红楼梦》一书的中心故事。宝玉爱的是黛玉,贾府的当权者们看中的则是宝钗,无论是其为人处事还是她薛家小姐的身份,宝钗都符合她们心中理想媳妇的标准。矛盾的根源在于:爱谁是宝玉自己的事,而娶谁却不是宝玉自己的事了,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产生了。

父母之命的择妻方式将家族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家族利益又使得封建家长们对未来媳妇的家庭出身有了严格的标准:门当户对!

(二)择妻的标准:门当户对。

红楼梦》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子孙繁盛、妻妾成群。从这些妻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的出身都是很高贵的。

贾代善—史太君。

贾—史。

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

贾—王。

宝玉—薛宝钗。

贾—薛。

薛家媳妇—薛姨妈—王家女儿。

王—薛。

四大家族这种错综的婚姻关系,作者在第四回作了揭示: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一荣俱荣是封建大家族实行门当户对婚姻所追求的目标,一损皆损也成为它的必然结果。

三、《红楼梦》中人之纳妾。

(一)妾的背景。

妾是男子在妻以外所娶的女子,其背景来源比妻要广泛得多。

纳婢为妾,是指在贵族官僚家庭中,男主人将家里的奴婢占为己有、做自己的妾。《红楼梦》中,赵姨娘便是由婢女被纳为妾的。赵姨娘原为婢女的身份,作者在第五十五回作了揭示:她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贾府应当赏些丧葬费,当时正值探春管家,便依照家里的旧账两个家里的赏过皆是二十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赏了赵姨娘二十两银子。可见,赵姨娘是家里的即贾府根生土长的奴才,是由府中的奴婢被纳为妾的。

买女为妾,这是以金钱为手段将女子买来做妾,在这场交易中,女性完全成为金钱的转换物。香菱便是被薛家买来做妾的,她原是乡宦之家的小姐,后被拐子拐走又落入呆霸王薛蟠之手,作了他的房里人。

陪嫁做妾,即男子将妻子的陪嫁丫头纳为妾。比如平儿,书中第六十五回,贾琏的小厮兴儿与尤二姐谈到平儿时,兴儿道:这平儿是他(王熙凤)自幼儿的丫头,收在屋里可见平儿王熙凤陪嫁丫头中的一个,给贾琏作了房里人,属于陪嫁做妾。

赠婢为妾的纳妾方式在《红楼梦》中比较少见,但也有一例。丫鬟秋桐便是贾赦赐给儿子贾琏做妾的。

(二)做妾的态度。

自愿型。给高门老爷少爷做妾,物质生活有保证,如果受宠,或者能为丈夫生一贵子,日子就要好过得多。因此,有人就自愿做妾。袭人本是宝玉的丫头,她为赢得半个主子的地位,就自愿博得宝玉贾府众人的欢心,以便有朝一日成为宝玉的妾。

反抗型。虽然给豪门做妾有诸多好处,但偏偏有人不屑于此,这就是鸳鸯抗婚。鸳鸯是贾母的丫鬟,被贾赦看中欲纳为妾。然而鸳鸯志大心高,并不吃这一套,大老爷见她不依便派哥嫂去逼她,她索性在贾母面前闹开了,袖藏剪刀、赌咒发誓,宁愿死、宁愿做尼姑也不做妾,真是可歌可赞!

麻木型。《红楼梦》中还有一类人,她们给男主人做妾,既不是自愿也没有表示反抗,对于妾这一身份,显得有些麻木。平儿贾琏的妾,宝玉深深同情她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当中的不幸处境,可是她自己却一味周全妥帖,贴心得力地当凤姐的助手,看不出她有什么不满,更看不出她有什么悲剧感。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