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患者纤溶酶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纤溶酶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 对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于纤溶酶治疗前后测定其血管内皮(NO、ET、6—K—PGF1α)和凝血(PT、APTT、TT、Fib)指标。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纤溶酶治疗后其血管内皮观察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0.05);而其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纤溶酶治疗脑梗塞患者对其血管内皮凝血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对患者凝血指标于3天内可调节到正常值水平。

【关键词】 脑梗塞 纤溶酶 内皮 血管 凝血酶原。

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纤溶酶治疗,可使梗塞相关血管早期开通,限制梗塞范围、改善患者的预后。纤溶酶治疗具有疗效佳、无创伤、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等特点,为临床广为使用。笔者动态观察了溶栓酶治疗前后其患者血管内皮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塞患者诊断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病史、症状和体征检查及CT或MRI确诊。急性脑梗塞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4.9±11.5岁。均为发病1周内的住院患者,本组病例合并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21例,高脂血症19例,糖尿病12例;按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型26例,中型9例,重型7例。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65.3±12.7岁,均为同期门诊查体健康者,其性别、年龄、种族与急性脑梗塞组相匹配(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降纤治疗方法。

入院后应用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治疗,第1天给纤溶酶100u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第2~9天用纤溶酶200u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

1.2.2 血液标本采集。

分别于降纤治疗前,治疗后48h、72h取空腹肘静脉采血1.8ml。各加0.2ml浓度为109mmol/L柠檬酸钠抗凝,立即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待测凝血标志物。取空腹肘静脉血5ml,2ml注入含10%依地酸二钠20μl和抑肽酶40μl的一次性试管中,充分混匀,4℃3000 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放—30℃冰箱保存,待测血管内皮素(ET)、6—K—PGF1α浓度;另3ml注入普通试管待测NO浓度

1.2.3 检测方法。

血清NO浓度的测定采用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仪器为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浆ET、6—K—PGF1α浓度的测定采用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生产的药盒,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厂生产的γ自动计数仪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凝血标志的检测用北京世帝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时间(TT)。使用试剂为美国太平洋有限公司生产,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