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水发炎”到“杨丽娟事件”】 茶水发炎事件

今年上半年,关于“茶水发炎”和“疯狂粉丝杨丽娟事件报道引发了大众媒体一片“集体狂欢”的景象。

媒体掀起的报道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赚足了受众的眼球。

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媒体报道事件本身的讨论外,也引发了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新闻策划”还是“策划新闻”      媒体这一连串的新闻报道活动究竟是“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还是不负责任的“策划新闻”?新闻策划,本是“新闻报道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而策划新闻,是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或社会效果,人为策划一起可供报道事件,它完全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

对于媒体来说,策划新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公共利益的主动介入,另一种是从媒介自身利益出发的主动介入。

媒体为“考察”医德医风,假扮患者伪造病史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送到10家医院当作尿水检测,有6家医院检测出茶水有炎症,引起社会轰动。

媒体根据自己的主观倾向策划出“以茶代尿”的新闻事件,是典型的“策划新闻”。

杨丽娟的父亲主动站到媒体面前,希望借助媒体力量帮女儿圆梦,如果说媒体最初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那么后来杨丽娟由抛却父尸到接受歌手“捐赠”、再到媒体争掏腰包承担杨家母女的路费以获得独家采访权……媒体由单纯的记录者转变为推动新闻事件发展参与者,先前的新闻策划就演化成媒体策划新闻”。

媒体策划茶水发炎事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基于片面结论的报道已经失去了真实性,而后来许多媒体不加判断就急躁跟进报道的做法更是误导了受众,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另一边,媒体杨丽娟这种极端的、不健康的个案放大、渲染,更有媒体启动所谓的“圆梦计划”……媒体完全变成了一个小题大做、以耸人听闻的内容赚取受众注意的煽动者,一个以参与新闻事件制造轰动新闻策划、推动者,一个误导受众、在社会上制造第二、第三个“杨丽娟”的爆炒新闻者。

社会利益”还是“商业利益”      从“茶水发炎”到“追星女杨丽娟事件,显然,一些媒体报道过程中少了一分理性思考,而多了几分盲目狂热:违背科学求实的态度策划“以茶当尿验”的新闻事件,或者为挖掘独家而制造新闻、将病态、异常的追星行为炒成了“大事件”……为什么媒体置那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关爱的社会成员于不顾,却热衷于策划本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了解的新闻事件报道并无多大新闻价值的娱乐绯闻?首先要弄清楚媒体是出于何种目的对新闻进行策划报道的。

茶水发炎事件是出于公共利益舆论监督还是为了扩大影响的“戏剧性”策划?从“茶水发炎事件报道题材来看,医患关系是一个与公共利益有关的话题,新闻记者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对医院的行为进行了解,对医风医德的情况进行报道,从这一点来看,媒体毫无疑问是从公共利益出发的舆论监督

从整个事件策划过程来看,策划茶水事件的记者说:“这个角度比较新。

”近年来,医患关系一直是我国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记者不选择其他角度、不用其他手段了解情况、进行报道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新意。

新颖的角度读者才喜欢看,或者说阅读率、发行量才高。

媒体对阅读率、发行量的热衷,究其根本是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

新闻的传播过程来看,一些媒体不对该信息加以判断,盲目追求轰动效应,跟进报道的行为,显然是以满足媒体自己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

可见,在对该事件报道中,媒体既有公共利益目的,也有出于商业利益目的对新闻事件策划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交织在一起。

报道杨丽娟事件媒体是出于对当事人的同情还是出于对发行量的追逐?媒体最初对“杨丽娟事件进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事件真相本无可厚非,对当事人的适当资助也不排除有同情的成分,但随着事件发展,媒体新闻事件夸大渲染、过分炒作,以至于通过介入事件和提供资助以获得采访权、揭露当事人的隐私、挖掘独家新闻,以此吸引读者“眼球”,这同样是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然。

茶水发炎”和“杨丽娟事件反映出当今媒介市场商业化、娱乐化过度的倾向。

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媒体需要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刷新”报道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这种做法本身并不具有批判性,有时甚至对媒体重视受众调查、提高报道质量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媒体的商业化不能过度、娱乐化不能滥用,更不能以背离公共利益为前提。

媒体一味挖掘独家新闻、追求轰动效应,一切报道活动围绕“商业利益”展开,必然离媒体公共利益的初衷越来越远。

要“卖点”还是要“责任”      媒体报道某一新闻事件,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体现,也是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找准“卖点”、充分挖掘事件新闻价值,才能以“人无我有”取胜。

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找到最佳结合点、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一直是新闻媒体不断思考的问题。

媒体新闻报道实践中,不乏理性思考、客观评述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在“卖点”与“责任”的天平上失去了平衡。

为了吸引“眼球”,不进行必要的受众调查就盲目信奉所谓的“尖叫定律”,试图通过能带给受众感官刺激的报道制造轰动效应,增加阅读量、点击率。

此类报道过多地占用了媒体资源,侵占了媒体宝贵的话语空间,误导了社会舆论和受众,直接导致有价值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舆论的足够关注,更会将报道对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受众不是中弹即倒的“靶子”,也不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乌合之众”,媒体的随意策划、盲目起哄,毫无立场的爆炒卖点、娱乐公众,最终会招致受众的反感,葬送媒体的公信力。

反思与启示      1.加强自律,维护公信。

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媒体要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谨防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尤其对于消极事件报道,更要摆正立场,正确引导公众。

同时,严格把关新闻来源,采写新闻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对于提供给媒体的信息要仔细甄别,从源头上杜绝失真、失实的报道

2.舆论监督,慎之又慎。

舆论监督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媒体社会中不良现象和问题进行揭露批评,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媒体舆论监督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把关,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策划新闻,更不能以舆论监督作要挟谋取私利。

3.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所谓“新闻记者要‘杂’也要‘专’”,记者要拥有相对广博的知识面,对所要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应有所了解,尤其是对医学、化学等领域的报道,要有准确的数据和确实的依据。

媒体报道既要有好的出发点,也要有正确的实现手段。

公信力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责任感则是增强公信力的前提条件。

在商业化和娱乐化泛滥的今天,媒体更应当珍惜自己宝贵的话语空间,合理发挥自己的话语优势,理性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和谐。

从“茶水发炎”到“杨丽娟事件,暴露了媒体存在的问题,也给媒体和记者敲响了警钟,媒体必须及时反省、加强自律,在“责任”与“卖点”两点间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增强公信、扩大影响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①赵振宇,《新闻策划的定义、作用及实施前提》,省略   ②李 军,《杨丽娟悲剧:一场恶意策划社会之痛》,《扬子晚报》,2007年4月6日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