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渝经济区形成及发展的基础

【摘要】成渝经济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和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它的范围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确界定,但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法律政策基础、历史文化基础、地理区位基础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

因此,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两极核心,以川西经济带和川东重庆经济带为两头,以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长江水运航线为纽带,形成的“工”字形沿线带状城市区;包括除攀枝花市、广元市、巴中市与甘阿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的四川省其他地区以及除黔江、酉阳、秀山之外的重庆市其他地区;面积为20多万平方公里,占四川和重庆总面积56.74万平方公里的40%左右;人口为9800多万,占四川和重庆总人口的85%左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8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200多亿元,占四川和重庆国内生产总值的93%左右,人均GDP为6000多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42:39;区域内合计县级行政单位142个,城市35个,其中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6个,小城市17个,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之一。

成渝经济区内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域是成都(9城区)和重庆(9城区);第二层次是沿成渝交通沿线的中小城市;第三层次是两地下辖的县市以及广大的经济腹地。

成渝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包括了整个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这一经济圈在长江上游乃至我国西南部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和重庆同时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我国的第四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成渝经济区的全面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继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经济圈两个区域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启动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

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

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  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地区而风俗略同的巴蜀文化区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日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当。

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后,巴和蜀分别作为川东、川西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这个格局连同巴和蜀的名称,便一同保存了下来,直到今天。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

巴蜀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摇篮,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

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成都和重庆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

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地理区位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

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成渝间地缘关系随现代交通的发达愈来愈密切。

建国后国家先后在成渝沿线建成渝铁路、内宜铁路,扩建了成渝铁路,尤其是成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成渝间时空距离缩短为3小时左右;加上峨自铁路,内宜铁路和内昆铁路、川云高速公路、隆黄铁路的计划和修建,区域内部已构筑起了点对点的快速通道和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条件改善使得区域内部的资源,流动顺畅,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构建经济圈的重要条件。

四、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来就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成渝经济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比低,能源和水的保障程度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2003年生产粮食4200万吨,人均400多公斤,饲养生猪约8000多万头,销往全国和出口达50%以上。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

成渝经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13680米/秒,年径流量为4233亿立方米,是我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成渝经济区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3%,可建百万千瓦以上特大型电站34座,25万至100万千瓦大型电站52座。

成渝经济区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60%。

成渝经济区我国天然气发现、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分布以重庆为主,遍及全境,已探明储量为7000多亿立方米,2003年开采量为115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一。

钒钛占世界90%,稀土居全国第二,铝土矿、硫铁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4以上,铜矿储量占全国1/3,磷矿储量占全国2/3,锰矿、铅锌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且多种资源的组合配套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为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硫化工、磷化工和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及其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成渝经济区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仅重庆就有动植物资源600多种。

此外,成渝经济区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