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的研究概况

摘 要:综述了蒌蒿的植物学与园艺学分类、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与生长动态、栽培技术、重金属富集特性、组织培养、保鲜加工、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研究进展。

关键词:蒌蒿;研究概况;综述。

中图分类号:S6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18—0049—07。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芦蒿、藜蒿、香艾蒿等。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名为《汉广》,写的就是汉江一代的故事,该首诗歌中有“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句。三国·吴·陆机(公元261—303年)《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其叶似艾,白色,長数寸,高丈余,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芽生旁茎,正白,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结合历代专家解释,可以认为,至今流传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的一句谚语“正月泥,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与陆机注释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战国·屈原《楚辞·大招》有“吴酸蒿蒌,不沾薄只。”对于这里的“蒌”字,东汉著名文学家、湖北宜城人王逸注释:“蒌,香草也。”《说文解字》(公元100年):“蒌,草也,可以亨(烹)鱼。”蒌蒿入蔬,已有约3 000 a历史了。蒌蒿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中国的贵州、云南、四川、广东(北部)、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南部)、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均有分布;日本、朝鲜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亦有分布[1]。蒌蒿是一种野生蔬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规模化种植,现今江苏、湖北、云南、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大面积人工栽培,以其地上嫩茎和地下根状茎作蔬菜食用。2000年以后,部分国内学者对蒌蒿的研究亦日趋深入,在蒌蒿的分类、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栽培、重金属富集特性、组织培养、保鲜加工、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 植物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研究

据《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六卷第二分册)记载[1],我国蒌蒿有2个变种,即原变种蒌蒿(A. selengensis var. selengensis)和变种无齿蒌蒿(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原变种蒌蒿的裂片边缘锯齿较深,深裂或全裂;无齿蒌蒿的裂片边缘全缘,稀间有少数小锯齿。

管建国等[2]按园艺学将蒌蒿分为3类,即白蒌蒿(柳叶蒿)、青蒌蒿(碎叶蒿)和红蒌蒿。李双梅等[3]则认为蒌蒿根据嫩茎颜色可分为白蒌蒿(白绿色)、青蒌蒿(绿色)和红蒌蒿(微红色至紫红色)3种类型;根据叶型可将蒌蒿分为碎叶型蒌蒿和柳叶型蒌蒿。柳叶蒿和碎叶蒿是根据叶型划分的,而白蒌蒿、青蒌蒿和红蒌蒿是根据地上嫩茎的颜色划分的,二者不能混淆。同时调查发现,碎叶型蒌蒿和柳叶型蒌蒿中皆有白蒌蒿、青蒌蒿和红蒌蒿。

2 种质资源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开始进行蒌蒿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至今已收集保存蒌蒿种质资源21份[3]。李双梅等[3]对其中来自江苏、湖北、江西、云南及四川等地的14份蒌蒿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4份资源中,9份为蒌蒿原变种(A. selengensis var. selengensis),5份为无齿蒌蒿(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变种;14份资源中,白蒌蒿2份、青蒌蒿3份、红蒌蒿9份。目前生产中主栽蒌蒿品种云南蒌蒿和大叶青,分别为白蒌蒿和青蒌蒿类型,属于无齿蒌蒿变种。蒌蒿粗纤维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蒌蒿>青蒌蒿>白蒌蒿,芳香气味由浓到淡为红蒌蒿>青蒌蒿>白蒌蒿,茎色越浅,芳香味越淡。另外,李双梅等[4]对12份蒌蒿种质DNA提取方法、RAPD—PCR优化体系以及引物筛选进行了初步研究

3 生物学特性与生长动态研究

蒌蒿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地上茎最适宜生长气温为日平均12~18℃,20℃以上茎秆迅速老化而不堪食用。地上部分能耐—5℃的低温,40℃高温时仍能旺盛生长。对光照要求严格,光照不足影响生长。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5]。

方荣等[6]对蒌蒿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蒌蒿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地上部、地下茎和根鲜质量以及三者之间鲜质量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10月至翌年5月,蒌蒿地上部和地下茎的生长互相转化,互为依存,在时间上也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

4 栽培技术研究

蒌蒿的栽培技术研究集中在插条部位的选择、扦插方式、密度、肥料以及茬口安排等方面。张立颖等[7]研究了不同部位和扦插方式对蒌蒿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蒌蒿嫩茎扦插繁殖最好以中下部半木质化部分作扦插材料;采用平埋方式进行扦插,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繁殖系数。合理的扦插密度是蒌蒿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栽培方式不同,其扦插密度也不一,以收获来年地下茎萌发的嫩茎为采食器官,则应稀植,以株行距10 cm×20 cm或14 cm×14 cm为宜[8,9];以插条上的腋芽萌发的嫩茎为采食器官进行多次采收,则应密植以提高产量,以7 cm×10 cm为宜[10]。郑洪建等[11]研究发现,氮、磷肥混合施用既可以增加蒌蒿的产量,还能大大改善蒌蒿的品质。江苏南京市、灌云县,安徽安庆市及湖北武汉市等地,采用毛豆、丝瓜、番茄、扁豆、蛇瓜、小西瓜、黄瓜、苦瓜等与蒌蒿轮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0,12,13]。

蒌蒿传统栽培方式为露地野生栽培食用季节一般为农历1~2月,农历1月食用地下根状茎,农历2月食用地上嫩茎。随着生产的发展,目前蒌蒿多采用保护地栽培食用地上嫩茎的时间可提早到农历1月,此时正值春节,是食用蒌蒿的大好时节。另有一些地区如湖北的蔡甸,通过选择一些适合高温种植的早熟蒌蒿品种,使蒌蒿的食用季节提早,8月底即可采收第1次;国庆节前后采收第2次;11月上中旬配合保护地措施,到12月上中旬采收第3次;春节前后采收第4次;甚至到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可采收第5次。全年蒌蒿667 m2总产量可达。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