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近代化的动因与特点

摘要:美国由建国初的殖民地小农经济转变为近代化农业经济只用了80年时间。

通过分析美国农业近代化的形成过程,可以找出其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快速转变的内部规律与动因

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南北战争这三个有利条件是美国农业近代化形成的直接动因,而小农经济大农场经济交替发展是其特点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农业近代化;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国   中图分类号:F3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63—02      农业近代化的范畴大体是指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取代了小农经济,同时运用先进机器、技术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及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的农业经济

美国由建国初的殖民地小农经济转变为近代化农业经济只用了80年时间。

探讨美国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由落后变为先进的内在动因特点,对于本国农业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初步的转变   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开始,农业经济发展一直走的是两条道路,即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与北方的小农经济

但到了19世纪初,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开始向近代化农业迈进。

美国南方,一直存在着以黑人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随着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扩展,各先进国家对棉花的需求量徒然增加,使得种植棉花有丰厚的利润可图,因此,南方种植园奴隶主拼命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并大量贩入黑奴建立新的蓄奴州。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特例,奴隶主则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上的资本家,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但是,奴隶主既不愿使用雇佣劳动力,又不愿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也不愿引进新机器、新技术,与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背道而弛、越走越远。

自从殖民地时代以来,在北方就开始形成了小农经济所有者阶级。

小农阶级主要是通过“占地”形成的,即劳动人民在政府权力达不到的边远地方自行“占地”,加以开垦、耕种。

伴随着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发展等因素,小农经济到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瓦解,而越来越带有商品货币经济的性质。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农民阶级开始分化,农业资本主义也开始产生。

本来在小农阶层内部就存在着财产上的差别,而且有部分农民还通过土地投机而积累到了一些财富。

这些富裕农民便借助于对广大贫农的剥削而进一步致富,同时商品经济发展为他们进行这种剥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于是少数富裕农民便把积累起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雇佣工人,扩大经营,因而一跃而成为农业资本家。

然而,在另一方面,广大贫农在富农的剥削及排挤下,走向了破产。

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受雇于人,从而变为农业工人。

上述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所走的道路,列宁称之为“美国式道路”[1]。

二、近代化形成   自美国建国到19世纪20年代初,30多年的时间里其农业近代化发展一直是较为缓慢的。

但自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过程突然加速,至70年代初美国农业近代化就已经基本形成了。

笔者认为,除追求利润这一根本动因外,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是促使发展加速的主要动因

18世纪末,美国兴起了一场向西部广大地区扩展、移民和进行垦殖开发的运动,即西进运动。

1820年的土地法令对土地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赊买制度,把公开拍卖的最小单位面积减至80英亩,最低价格定为1.25美元。

这个法令实施后,有不少西部拓荒者买到了土地

1820―1841年实施1820年土地法期间,售出的土地达到了7 500万英亩[2]。

西部的荒地被垦殖,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逐渐向西部转移的同时,随着西进运动的扩展,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及外来移民,又纷纷转向未被开发的西部土地,用“占地”的方式继续小农经济的生活。

旧的小农阶级瓦解,新的小农阶级又重建,往返循环。

因此,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成为了美国农业近代化形成过程中所独有的特点

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浪潮传到了美国,对农业近代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美国1815年之后的发展表明,农业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起先是对应的,从19世纪50年代起,就齐头并进了。

”[3]工业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机器、技术,使大农场取得了更多的利润,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了。

资本主义大农场一般都采用机器和先进技术,耕地机、播种机等各种先进机器都已使用。

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发展先进机器的采用,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使农业产量大大提高,到19世纪中叶,旧西部的大城市芝加哥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谷仓了。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公路、运河和铁路网的形成使人口、物资和资本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西部和远西部地区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迫使农民逐步放弃了自然经济,转为面向市场。

农业商品化、土地兼并和资本主义大农场发展就成为必然趋势。

正如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博德所言:“在美国,只是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

”[4]在内战之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西方最发达的近代化国家,包括完成了农业近代化的转变。

内战后,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奴隶制度被废除,但南部的大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被摧毁,大部分土地仍然保留在旧种植园主手中。

南部种植园主同北部工业资本的联系不断加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种植园主阶层。

原来的奴隶制种植园很自然地过渡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其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流入。

原来的奴隶逐渐演变为新地佃农阶层,同时也有大批贫穷白人沦为分成制佃农。

除了大农场经济发展先进技术被采用外,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也转向集约化发展

到20世纪60年代末,“专业化过程也出现在农业中,并建立了农业的日益专业化的区域。

”[5]农业生产由粗放型道路转变为集约型道路,也是向近代化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到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已基本完成了农业近代化的转型。

近代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其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水平迅速提高,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正是在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南北战争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促进下,美国农业近代化道路才被大大缩短。

因此,这三种因素是美国农业近代化形成的直接动因,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交替发展是形成过程中的突出特点

三、结论   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也是促使美国农业近代化短时间内形成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在此基础上,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成为转变加速的催化剂,即转变形成的直接动力和原因。

由此可见,政府根据国情变化做出相应的政策指导,将会对不同时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必须审时度势、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43.   [2]威利尔德 W 考彻兰.历史地分析美国农业发展[J].明尼苏达,1981:57.   [3]W W 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M].黄其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4.   [4]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中译本)[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20.   [5]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9.      The character and motiv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 the USA   LIU Peng   (History and culture department,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Hanzhong 723001,China)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colonies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to modernization in rural economy for another80 years time, by analyzing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find out from a self—sufficient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to the large capitalist economy a quick change in the internal law and reason. Go moti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civil war the three advantages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directly drivers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large is it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westward movement; industrial revolution; civil war; the USA。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