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生产力理论质疑

一、边际生产理论的局限性 边际生产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

边际生产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所得到的报酬的一种方法。

通常情况,当其他要素数量不变,而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离开(或加入)生产过程时所引起的商品产值的减少(或增加)量,就等于该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服务报酬或其他报酬

这里很明显,决定生产要素报酬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

在新古典理论中,一般用生产函数来表明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

边际生产理论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厂商生产函数是Y=F(x[,1],x[,2],x[,3],x[,4]……),Y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出,x[,1],x[,2]……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F是生产函数

一般情况下,生产函数满足下面假设:产出对生产要素投入满足一阶偏导数大于零,二阶偏导数小于零,即附图。

一阶偏导数大于零表示,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等量增加,必然带来实物产出的增加,即边际产品大于零,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公理,厂商没有必要在产量减少时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

二阶偏导数小于零也就是生产函数的凸性假设,表明一种生产要素边际产品会随该要素投入量增加而递减的,这是一个比一阶导数大于零较强的假定,这就是经济学中常常使用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规律,而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5页。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要素报酬超过了在少使用这种要素时损失的产值时,那么就会少使用一单位该种生产要素,并且如果这种不平衡没有消除,就会继续减少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直到相等为止,即:附图,(注:实际上应该要素报酬应该等于要素边际生产收入(marginalrevenueofproduct),而不是边际产值(valueofmarginalproduct),由于新古典的边际生产理论主要是研究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二者在量上是相等。

)其中w[,i]是x[,i]这种生产要素报酬(价格),P为产品的价格。

这个结论可以很简单地从给定生产函数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得出。

边际生产理论有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来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要素是指总资本和总劳动,在这种形式下,生产函数的形式是Y=F(L,K),L、K分别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

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种类,就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采用的那种形式。

要素形式可以使边际生产理论进行简化,但是这个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何将一个厂商投入的不同质的劳动和不同质的资本进行加总,(注:加总问题是边际生产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边际生产力需要一个总量劳动和资本的概念,资本加总只能通过对其价值(格)进行加总的形式来实现,而资本的价格受到资本边际生产力(利息率)的影响,即维克赛尔效应,从而使边际生产理论成为一个循环论证。

)这也是在上个世纪剑桥资本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

要素形式避免了对不同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加总,但这种形式却远离现实,因为这种形式会使生产函数连续可微分的性质难以成立:许多厂商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单独地增减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减其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样没有办法得出一种要素边际生产力,因此边际生产力的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

本文在这里分析的是边际生产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两要素生产模型,将厂商投入抽象地分为劳动和资本,而如何将异质的资本和劳动加总的问题给抛开,而抽象地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同质的。

这样边际生产力的模型就可以描述成:对于一个厂商生产函数Y=F(L,K),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工资附图,资本报酬也就是利润(息)率附图。

二、总额相符问题(Adding—upProblem)边际生产力在直觉上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理论原理,那就是其他要素固定不变时,一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个要素的每一单位都按照相应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报酬,那么厂商的产量是否等于所有的生产要素边际产品,这就是Y=MP[,L]×L+MP[,K]×K。

在1894年,威克斯蒂德在《论分配法则的协调》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这些分配份额加起来等于每个厂商的净产量。

”(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07—409页。

)这个结论的详细描述是:在生产函数是一次(线性)齐次性时,各种投入生产要素边际产品乘以其投入量的总和正好等于其产值,(注:详细证明见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9—131页;惠凤莲:《关于生产函数的分析》,《统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

)这就是总额相符,也就是欧拉定理(Euler‘stheorem),从而使边际生产力在理论上更加完美。

如果用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报酬来表示,就可以得到各种投入要素报酬总和正好等于总产值。

(注:在欧拉定理Y=MP[,L]×L+MR[,K]×K两边同时乘以产品的价格P,就可以得到Y×P=w×L+r×K。

厂商的(超额)利润等于厂商的收入(总产值)减去各种生产要素报酬总和(总成本),即总额相符,厂商的利润为零。

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条件,就是生产函数必须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通常用生产函数齐次性来表示规模报酬

齐次性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明一个函数F(x,y)如果满足条件:P(ax,ay)=a[n]F(x,y),这个函数就是n次齐次性。

如果n=1时,就是一次齐次性,也称为线性齐次性,即F(ax,ay)=aF(x,y)。

如果一个生产函数是n次齐次生产函数,那么当n>1时,该生产函数就是规模报酬递增,n<1时,是规模报酬递减,n=1时,是规模报酬不变。

这就意味着总额相符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时,才能成立。

同样可以容易证明出:当n<1时,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时,厂商的总产值就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得到报酬总和,存在着“总额不足”;当n>1时,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厂商的总产值就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得到报酬总和,存在着“总额过剩”。

那么,谁来弥补“不足”和得到“过剩”呢?很明显,这两种情况下,边际生产理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因为它与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相矛盾,除非可以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存在着这两种情况。

在经济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可能不大,如果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就可以把大企业分割成小企业来生产,而在现实经济中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所以一般认为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