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

[摘 要] 海岛旅游资源优区优越区相比,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弱势:“4 S”特色不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缺乏垄断 性。

同时,具有相对性、不均质性、可塑性、时限性及继增性等特征

可采取依附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优化优区 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来开展海岛旅游资源优区旅游开发

[关键词] 海岛旅游旅游资源优区旅游开发      一、海岛旅游资源优区优越区的资源特征比较      海岛旅游资源优区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旅游资源数量或质量上相对处于劣势的海岛区域,其表现是旅游资源的分布不理想,景观美学价值偏低、景点组合状况欠佳或景区开发程度不高等。

海鸟旅游资源优区相对于优越区而存在,它并非没有旅游资源,而是由于自身条件、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制约,旅游资源吸引力不强,而成为非优区

根据李溢、刘家明、金平斌等学者的观点,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可以分为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人文资源4大类。

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的资源特征有:   1.自然旅游资源特征:4S旅游资源(Sun、Sand、Sea、Seafood)突出,围绕其周围的海水水质较高,沙滩质地好,地处气候宜人区,空气清新,岛上生物资源丰富等。

2.人文旅游资源特征:拥有特色海岛民俗文化,建筑风格颇具主题,岛上居民参与性高,富含历史文化或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等。

海岛旅游资源优区资源特征主要为:   1.4S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沙滩质地不好或规模不大,海水颜色混浊,动植物资源种类单一,人文旅游资源不突出。

2.位于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地的阴影区,容易受其替代性影响。

3.具有相对性,非优区是相对优越区而存在,并不是永久处于非优状态。

4.继增性大,因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和种类上的突然增加,非优区旅游资源质量会显著优化

海岛旅游资源优区优越区的资源特征比较参见表1。

表1显示,海岛旅游资源优区优越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弱势。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非优区自身可能挖掘出一定的特色资源等原因,其弱势地位可以得到改善,资源可以得到优化,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也多。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海岛旅游资源优区就成了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必须关注的话题。

二、海岛旅游资源优区开发战略      (一)依附借鉴旅游资源优越战略   1.依附旅游资源优越区。

海岛旅游资源优区旅游开发初期可以采取依附战略来宣传和提升自己的资源普及率,然后再得以创新开发,树立自己的海岛特色

在世界海岛旅游纷纷趋向火热之际,涌现了一大批旅游资源相当优越海岛,如加那利、夏威夷、海南、普陀等,它们各自拥有天然的、具有其优势的优质旅游资源,加那利的阳光、夏威夷的异国风情、海南的热带风光、普陀的宗教文化让它们在众海岛中脱颖而出。

因此,一些旅游资源优区海岛,可以依附于这些旅游资源优越区的存在而存在,在它们的光环影射下,开辟属于自己的一方客源。

依附并不是依赖,依附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依靠已经开发和发展的资源优越区来带动、发展壮大自身的一种方式。

对正处于开发初期的海岛旅游资源优区来说,依附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的发展不失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对于处在初期的开发区来说,其市场占有率和形象普及率远远不及已开发的成功区,就如桃花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到现在的耳熟能详的射雕小岛,其中间也经历依靠普陀的成功开发才得以被射雕剧组发现,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并且搬上荧幕,被众游客所熟悉并喜欢。

韩国济州岛利用邻近日本本州岛及大小岛屿和中国舟山群岛得以吸引一批游客前往游览,尤其是在黄金周或旅游旺季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流量起到分流的作用。

在打开市场后再确立自己的韩国自由观光区的岛屿特色,赢得一席之地。

除了依附同类型的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外,也可依附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优越区。

一般来讲,依附开发战略仅适合于开发初期,并不适合于长期开发战略

2.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

对于在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发展中总结出来的诸多成功因素,旅游资源优区海岛地区完全可以借鉴和参考。

如玉环大鹿岛与舟山群岛中的沈家门具有类似的渔家文化、海岛风情,因此可以借鉴其发展之道,开展一些类似的渔家文化活动和项目,如海鲜小排档等。

当然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要选择类似或接近非优区特点的优越区,差距太大或资源悬殊太明显只会望尘莫及打击自信心,所以在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时要全面,既要看到其成功一面,也要分析其不足之处,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重蹈覆辙。

此外在借鉴和学习之余,要因地制宜地挖掘自己本地区的特色和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只有创新和突破才是资源优区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二)优化优区旅游资源战略   1.拓展现有资源的深度。

旅游资源优区海岛无法延长其资源长度,那么就要把握好拓展其资源的深度,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新的开发理念、新奇的开发思路,制定合理的策划方案,增添海岛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增加旅游产品的内涵等。

2.建造新景观或发现新资源

在发挥原有资源优化的基础上,不妨将视野延伸到建设新景观和发现新资源上。

如人造景观或娱乐设施的建造,可使海岛旅游资源优区旅游资源得以优化

而在护理好原有的动植物资源的前提下,增加种类和数量,选购些外形美观大方、色彩与众不同或有益身心健康的动植物在海岛区养植,也可提高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海岛旅游资源优区开发者要分析地区经济、人们的旅游观念及审美意识的转变趋势,关注区域内旅游资源数量的增加、质量的变化。

例如,旅游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旅游消费心态的变化,追求多样化与消费个性化的特征日益强化,旅游资源优区的某些原来并不优越的事物,可能成为受人青睐的旅游吸引物。

如渔业活动、渔民生活、古老的节庆活动等原本不起眼的资源一经报道或体验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就需要当地开发者审时度势,关注旅游变化趋势,及时予以利用和开发,如组织海岛地区精通唱词、渔歌小调的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等。

3.利用政治、经济或其他事件为旅游资源优区开发创造机遇。

深圳被确立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在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务公务游客,使原本资源并不丰富的深圳旅游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

海岛旅游也一样,一个海岛可以利用其所属的县、市、省份举办的一些活动或大事件来刺激海岛旅游,或者利用该省、县、市的政治经济上的优惠政策来赢取海岛旅游的高峰。

如舟山地区举办的沙雕节、玉环县举办的国际家具博览会、确定15个海岛县的长岛会议的召开……这些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都会给当地一些处于旅游资源优区海岛旅游创造机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