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标准化人才继续教育现状与推进对策

摘要:标准化人才是推进我国标准化战略的人力支撑,对其开展继续教育是提升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内外组织和机构在标准化人才继续教育方式、途径和内容上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国内在教育培训中存在模式较为单一、公益性特征不足、企业重视程度偏低等问题,建议从健全标准化继续教育的内涵、加快建立标准化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标准化人才;继续教育;推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32—03。

一、国外标准化继续教育现状

(一)国际组织标准化继续教育

1.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组织(ICES)。

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组织是非营利性的协作组织,其成员由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标准化机构、政府机构的专家组成,旨在广泛地推动全球标准化继续教育开展相关教材、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交流[1]。该组织每年举办一次年会,会议重点内容包括介绍和研究会议举办地的标准化继续教育情况。目前,年会参会人数超过百余人,得到ISO、IEC、ITU和各国标准机构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参与。ICES对标准化继续教育的研究和交流取得很快进步,如从探讨标准化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模式和各相关方在教育中承担的角色和义务等,逐步深入和细化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领域。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

2010年起,ISO等三大标准化组织以世界标准合作联盟(WSC)为主体,在ICES年会期间召开“WSC学术周”或“学术日”活动,活动议题针对标准化教育标准化理论、标准化原理与方法等研究领域开展最前沿的直接对话,并结合案例研讨在学校教育、短期培训教育类型中适合的教育模式。ISO提出通过理解和运用国际标准,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便利化,促进良好的商业实践和技术创新。ISO已将推动与各级教育机构的合作写入《IS02011—2015年战略》中,ISO中央秘书处向其成员提供国际标准化培训服务,旨在帮助各成员参与其标准化活动,向标准技术组织中关键成员提供关于任职要求的培训,还可根据成员需求提供具体技术领域的定制培训

3.APEC战略项目的成果。

亚太经合组织(APEC)标准和合格评定分委会自2007年组建了“教育项目咨询组”,并开展了名为“战略性标准化教育计划”项目工作。通过APEC成员国的共同努力,该项目5年来系统地研究了APEC国家的标准化教育模式,并据此提出并公布了APEC在标准化、合格评定和技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战略报告;形成了供高校使用的标准化教材《标准化基础、影响和商业策略》一书,同时资助了一批APEC成员国高等学校使用该书,观察教学经验和成果,并结集出版了案例手册。

(二)美国标准化继续教育发展与实践。

1.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ANSI由来自公司、政府和其他机构的成员组成,其专门下设教育委员会,包括专家指导的课堂培训、网络在线培训、虚拟工作会议培训、E—LERING项目等。ANSI标准教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全美所有标准化组织标准和一致性评价教育和推广;完成美国国家标准化教育战略;增强高校工程和技术类、商业、公共政策和法律专业教师的标准化意识。目前,在ANSI的协调下美国标准化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内容包括“标准的价值”、“标准化开发机构类型和介绍”、“标准体系”、“贸易技术壁垒”、“标准公关政策”、“标准中的法律问题”、“合格评定”、“标准和技术法规”、“标准的历史”、“查找标准”、“使用标准”等方面。ANSI不定期开展标准化亟待教育调查,根据对象的需求调整其接受标准化教育内容与形式。

2.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ASTM是美国最老、最大的非营利性的标准学术团体之一,该组织主要任务是制定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等领域的特性和性能标准,试验方法和程序标准,促进有关知识的发展和推广。ASTM有三个部门涉及标准化继续教育:一是认证、培训和能力验证部:旨在ASTM标准使用、检测方法、行业技术进展等培训,为企业提供实践性较强的培训项目;二是会员发展和学术外联部:对新吸收的会员进行教育,有关ASTM历史、使命、技术委员会工作流程、标准制修订规则的教育;三是国际外联部:负责对公众和高中生、大学生进行通用标准化知识教育,对发展中国家开展ASTM标准的普及、标准化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技能培训

ASTM培训模式一般有四种类型授课方式交叉使用:现场培训、在线自学、专家指导的网络课程、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虚拟会议观摩和参与。ASTM提供专业培训项目范围涵盖建筑与施工、煤化学、腐蚀、环境、塑料、橡胶、纺织测试方法标准,其中,测试性能标准以现场培训为主。ASTM自2001年发起旨在推动ASTM与其他国家各标准化组织间的交流,帮助各国标准化组织制定能增强本国健康、安全、环境友好和经济状况的标准化工作;同时致力于加速全球技术专家参与到ASTM标准开发过程,拓展ASTM标准被全球接受和采用。近年来ASTM频繁开展国际合作与标准化通识教育项目培训内容以ASTM标准为核心,以标准实施运用为重点,普及和扩大ASTM标准的影响力。

二、国内标准化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近年来,标准化继续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各级标准化战略规划中被明确提出,如《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别将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该《规划》内容既包括标准化理论研究、教材开发、师资教育内容,又涵盖重点培养的对象、从业资质和管理制度,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开展标准化继续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国内标准化工程师现状

当前,国内多个省市开展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制度,为标准化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平台。2005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市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要求,上海市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颁证;对取得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聘任为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通过近几年的考试制度运行,上海市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和办法。目前,上海市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设《标准化理论》和《标准化综合应用》两个科目。凡上海户籍(或取得《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的在职在岗人员,从事标准化工作,遵纪守法并具备相应教育背景、工作年限者,可申请参加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

2008年,深圳市发布《关于标准化技术资格(初级、中级)评定实行以考代评的通知》,2009年深圳市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制度正式出台,考试层级分为初级、中级两级,仅设一个考试科目。此后,南京、重庆、成都、安徽等地也参照和学习上海、深圳的经验,开展本地区的标准化工程师考试制度。各地考试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标准化基本概念、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化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制定程序与编写方法、国际标准化、各产业标准化、企业标准体系、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标准信息管理等。

(二)国内标准化专题培训与讲座。

专题培训与讲座仍是当前标准化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组织者分为两类:一是质监等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的公益性培训;二是标准化科研机构、协会等社会力量牵头的营利性培训

笔者对中国标准化研究、中国标准化协会等机构近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标准化继续教育典型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可见当前标准化培训项目科分为三类:一是标准基础知识与标准编制程序,包括我国标准化发展状况、新型标准形式的发展,各级标准项目的申报程序,标准编制过程中通用性方法以及标准编写的格式要点;二是以我国政府主导的标准化试点项目为抓手,包括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农业标准化试点、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试点单位或拟开展试点工作的单位是培训的主要对象;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标准和政策文件的解析分析,试点项目策划与申报,标准化体系创建、实施和评价等;三是以某项重要标准为对象的宣传与实施,针对实施涉及面广、基础通用性强、影响范围显著、核心内容更迭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产品能耗限额系列国家标准、玩具安全标准等。

三、国内培养模式特点与问题。

(一)培训模式较为单一,知识结构需要拓展。

从对近三年国内标准化继续教育典型项目的分析可见,目前标准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内容能比较单一,授课内容和形式难以持续吸引受训者的长期关注。包括标准化工程师考试内容也相对冗杂,未明显区分不同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特征,未将系统工程的理论思想融人到标准化知识体系之中。毕竟现有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其教育背景比较复杂,在继续教育中应予以考虑,弥补其知识构建的缺陷。

与ASTM等国外标准化组织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内容对比,不难发现国内项目培训中授课教师以书面知识为主,对标准的应用与实施缺乏深入指导,引起部分受训者认为培训枯燥无味,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度存在不足,对受训者实际开展标准化的指导意义不充分。

(二)公益性特征不明显,政府机制有待改进。

当前,标准化继续教育项目组织方和实施者仍以标准化主管部门为主,但无论是标准化系统内研究单位还是协会在开展培训过程中营利性思想占很大比例,由此导致公益性项目不足。与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较,其他地区公益性标准化教育项目、热点问题标准化培训项目数量、参与人数等明显不足。

事实上,我国各级政府每年投入技术标准战略的财政资金已达到非常可观的数字,部分标准化专业机构领取技术标准战略资金,却未将资金用到实处,实际承担的教育工作份额比例过小。这与政府强化标准化工作的机制有关,在标准化继续教育领域仍未形成“政府买单、市场竞争”的格局,社会力量、高校未进入该领域中。

(三)企业重视程度偏低,应改进主动性意识。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标准化仍是新鲜事物,企业内缺乏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开展工作。在各类培训中,很多参加培训者仅仅把过程当成一项任务或者是一项福利,可以乘机到外地旅游,明显降低了继续教育的质量。

尽管某些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将“企业人员是否参加标准化培训并取得证书”作为试点项目考评加分项,该举措在小范围内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但对受训者是否达到相应水平存在疑问。另外,从省级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来看,大部分成员末系统地接受标准化继续教育,仅把委员作为荣誉,具体工作交给他人随意应付。对委员缺失系统培训实际上降低了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功能,不利于其开展标准化工作。四、政策建议。

(一)健全标准化继续教育的内涵。

标准化继续教育内涵应围绕标准化知识成长规律,将继续教育的实施者和标准化从业人员间建立联系,将丰富标准化知识体系和构建标准化教育方式方法作为核心工作。在现有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公共政策与标准化、产业经济学等内容纳入到标准化教育内容之中,增强标准化工作的系统属性,强化受训者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企业标准化发展方向,为企业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并分步实施和落实。围绕不同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形成本行业的标准化专业知识体系,有利于培训内容更加集中和具有针对性。参照电气工程师、环保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的经验,在标准化工程师考试框架中应尽早尽快区分,针对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农业、旅游、物流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标准化方向分支,结合标准化与各产业的融合性和专业性建立分方向的标准化工程师

(二)吸引多方资源加入培训领域。

学习和借鉴国外标准化组织培训项目,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进行细分。如美国标准化组织标准技术内容为载体实施标准化教育,不断适时开发新的或增强重要的现有标准教育项目,强化教育标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标准化组织教育过程中对培训师资、过程、结果实施科学监督管理,标准培训内容涵盖标准的专业术语、专业操作演示、产业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和标准学习。建议加强国内标准培训项目设置应不仅仅局限于职能部门管理、试点项目开展要求等角度,应该允许社会力量加人其中。在适当的情况下,形成政府买单或者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允许各方面有能力组织标准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组织加入竞争,特别是高校、检测认证机构或实际检测认证经历对实施标准化教育具有教学价值,能使受训者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知识并和工作相结合。

(三)学习和借鉴国外标准化教育经验。

标准化教育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应参考发达国家将标准化教育纳人全国标准化总体战略中。2006年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也意识到标准化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如何科学地开展标准化教育战略策划,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化战略内核,阐述标准化教育专题,出台行业、高校标准化教育细则。建议国内标准化组织和管理机构积极学习国外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理念,接受技术援助。在下一步政府规划中应保持政府牵头并重视标准化教育的良好势头,将标准化教育纳入标准化总体战略中。同时,加快标准化组织承担系列标准化教育和推广工作,加快成立标准化教育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化教育项目,为从事标准化的机构、私立、公共和学术团体开发适宜课程,特别需要鼓励联合省内高校在工程、科学、技术、政府和公众政策、商业、经济和法律等专业开发标准化教育项目

(四)加快建立标准化人才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标准化人才评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标准化从业人员纳入“2—02工程技术人员——2—02—33(GBMl—66)标准化、计量、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中,对人才的综合能力采用职称评定的办法,分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四个档次。但能归入到标准化口内职称的人数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研究机构,大量在企业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纳入到人才体系之中。尽管某些行业的企业标准化人员配置率已达到相对可观的数字,但是其综合水平确值得思考,究其原因正是缺乏对应的标准化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全国标准化人才评价体系必须遵守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尊重广大一线标准化从业人员,具体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其标准化工作经历、标准化知识结构、标准化前沿研究与探索、标准化学术与论文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每个方面再细分具体的子体系,按照每个人的特点予以评价并颁发证书。同时,保持对人员评价的动态性,做到升降有序,打破“终身制”。

参考文献:

[1][2]中国标准化协会.2011—2012标准化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9—136.

【朱培武: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标准化教育与战略研究】。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