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及低碳生态社区规划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偏重规模、空间、经济增长的城市规划思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城市规划面临着沉重的改革压力。

本文从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政府政策等背景入手,从城乡协调区域协调、提升城市内在品质三个方面讨论了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随着在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城市规划转型的应对措施。

本文希望对提升城市人的生活体验,建立低碳生态社区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毕业论文网 /2/view—12230944.htm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生态社区;新型城镇化   1、新时期社区规划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人口的不断涌入,我国一直按照传统的经济导向,增量型来确定城市规划思路。

由于地球承载力的有限性以及国内产业结构的不管升级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面临着突出的问题。

特别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人口剧增、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实体产业不断萎缩,这都是传统只注意经济规模导致的问题,因此,其社会转型迫在眉睫。

2012年12月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战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进展,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城镇化概念,不断转变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以人为本低碳环保的新型城镇化社会。

2、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新时期,要把“以人为本低碳环保”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战略目标和立足点,重视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加强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城乡规划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管制手段,能调配区域内的空间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城市区域发展方向。

这样,就能保证政府有能力调配区域空间资源,实施有效管理。

目前,城乡规划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2.1 城市内部优化提升   我国城市目前面临着人口多、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合理等问题,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点就要达到“功能齐全、环境良好、宽容多远和舒适安全”的要求,城市规划也随之转变,从以扩大规模大实现上述四个要求以为,努力解决城市品质不高、城市运营效率低下和城市内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2.2 区域协调   城乡规划从关注中心城市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序发展

特别关注各个城市之间要以区域功能作为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

我国面积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区域相对发达,人口较多,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有的处于温饱,甚至贫困状态,我国区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新时期的城乡规划转为注重城市功能、形态、构造、硬件与政府行为相互协调

2.3 城乡协调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首先总结了四种城市发展模式①,要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把从重视城市发展城镇化转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的城镇化思路。

这并不是是要农村统一变为城市,也不是按照同样的标准来城市和乡村,而是要根据城市和农村各自的实际,走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路线,具体包括统筹城乡区域空间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生产生活、城乡精神文明发展等。

3、城乡规划的转型应对   3.1城乡规划理念要“以人为本”,构建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观   在时期,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核心,努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规划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提升自我价值,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居民潜在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不仅仅要研究城市发展规模,更要关注城市人口构成和人的内在要求,重点研究城市本地居民、来城建设者、农村社会以及留守群体的需求,尽力杜绝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平等问题,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感。

这首先要求改变改变城乡规划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加快改革城市空间话语体系。

由于城市规模发展过快, 城市空间框架的初步架构,在资源、环境、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传统的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依赖经济增长的规划思路以及不适应现实需要。

因此,就必须要转变城市规划价值观,推动经济、社会及环境协调发展,努力跟上城市发展的时代步伐。

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促进新时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3.2 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3.2.1 建立安全友好的城乡生态文明关系   要构建良性的城乡生态空间,首先要做好“三农”工作,保护农村环境与资源,维护良好的生存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文明发展

所以,城乡规划首先要把我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农村生态和社会资源,规划中要加强农业和生态用地的保护,确定各地的耕地红线,留住城乡发展所必须的自然资源。

其次,要重点统筹区域生态发展,各省规划中,要分等机保护,要确立好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水资源地及基础设施廊道等限制性或者禁止开发区域

城市规划、都市区规划等此城市规划区,各省要把空间管制措施具体化,突破区域和各部门的限制,把实施空间管理的区域分为监管型、调控型、协调型和指引型,具体落实空间管制部门、方式和内容,实施统一的规划法律和措施,维护区域空间协调发展

第三,建立统一的低碳发展环境,改变单一的发展方式。

首先要努力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提高中华文明的融合度,加强对生态空间的利用率。

例如绿道,可以联通各个良性的生态空间,发挥其休闲旅游、经济多元、文化文明的功能,以生态空间和居住空间为载体,在生态空间用引入人的活动,这样更加具有活力,提升城市的品味。

3.2.2 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低碳生态社区,通过固定、降低碳排放量等措施来提升城市环境效益,把碳排放量作为评价城市社区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指标,是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词汇密切相关的。

跟传统的社区相比,它是可以量化、操作性强的城市发展规范。

其可以使用用地量、能源能源、交通、教育、建筑物与管理方式等指标和措施,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推动人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外,英国的贝丁顿社区、德国的弗赖堡瓦邦社区是典型的低碳生态社区。

目前,我国还没有称为典范的低碳社区,随着新时期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会规划建设更多的低碳社区。

3.3努力适应城市发展变化,大力探索新的存量规划模式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确定了大量、成熟的城市区域规划主导范式逐渐从增量规划变为统一存量规划

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中,其区域总体规划起草好了之后多易其稿,出现了不少问题。

通常都是在行政空间区域中,通过优化和梳理区域的中观结构和空间秩序,重组和整合区域的优势战略资源,提升整个区域的功能、效率和品质。

所以,城市总体规划要从土地空间规划变为优化区域战略资源,空间视角要从分立、宏观方面转为统筹、中观秩序,探索城市规划的存量规划模式。

4、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核心,推动新型城镇化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社会转型期,要努力转变城乡规划理念、规划重点,以及采用管理方式。

总之,要努力实现城镇化转型提升,统筹社会、经济及环境平衡发展,推动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存量规划新模式,加强低碳生态社区规,提升新时期实施规划的可行性、科学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变革纲要[J].规划师,2006(3):5—14.   [2] 潘睿.对城乡规划编制及管理的思考[J] .中华建设, 2011(06)   [3]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城镇体系规划 [R].2008.   [4]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中城市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R].20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