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场地工程材料屡盗不止之管理思考

摘要:工程建设中材料屡遭盗窃工程管理者面临因材料管理引发的成本进度管理难题。

文章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出系列的有利于材料防盗管理的内容,为工程施工材料安全管理提供借鉴,确保工程进度材料成本控制得到保障。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施工场地;工程材料材料管理成本进度控制    工程材料工程建设的实体,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建设中,管好了材料工程品质就有了保障,工程成本进度也可以有效控制

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把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1]工程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交换价值,工程施工工程材料失窃频繁发生,超过1年工期的工程平均发生两次的工程材料盗窃事件;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材料成本控制;甚至导致施工中止,影响到施工进度

为防止或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重视工程施工工程材料的防窃管理

1、材料频繁失窃严重影响工程成本进度控制    材料管理,概括地可以分为材料的数量质量管理材料成本与价格管理材料的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失窃必将影响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数量因此增加,成本相应提高,无法及时发放。

而这一切都将增大工程管理的难度,影响工程进度,甚至造成工期延误。

上世纪末,房地产开发开始蓬勃发展,工程场地急剧增加,工程材料也快速发展。

基于工程材料的特殊性,让一些想因此获利的人萌发盗窃念头,以此获得收益。

早期,大多被窃材料本身体积不大,容易顺手牵羊,价值不太高,管理者并没有在意或者管理并不严格;近年来,盗窃现象更加频繁,盗窃数目增多,数额增大,盗窃者的行为日趋疯狂。

事实上,大多数的施工队头目和管理者都存在亲戚关系,以为亲戚之间能更为信任;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利益面前谁都是陌生人,正因为亲戚这一便利条件,让失窃事情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随着工程的扩大,工程技术提高,对工程材料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在这过程中材料价值也相对提高。

材料价值的提升,让盗窃者觉得利益扩大,也变得更加猖獗。

推动了盗窃者的盗窃技术和实用工具的升级,使得体积较大,价值较高的材料失窃屡见不鲜。

尽管安全管理教育模式一改再改,看管人员的执行力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让建筑工程材料盗窃现象日趋严重。

2、材料频繁失窃案例分析    2006年期间,丽岙镇星光村8号桥、10号桥、13号桥施工工地连续发生四次被窃被抢事件,失窃物资包括发电机、电动机、电缆线、电焊机、钢筋等大量机具设备,共计金额5万余元。

工程屡次停工。

2008年,塘沽警方破获一起盗窃某小区人防工程战时封堵构件案件。

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先后20余次窜至塘沽区某某家园小区地下车库内,盗窃人防战时封堵构件238根及一些工程螺丝,总价值43万余元,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008年霞浦牙城虎屿某工程工地施工的一个重达12.6吨,价值10多万元的夯土铁锤不翼而飞,负责看管该设备的工人肖某某也不知去向。

据非正式统计,我国发生材料失窃工程超过了半数,其中大型工程,偏僻地区工程和工期长的工程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事件。

工程材料失窃的共同结果是:经济损失,工程停工。

而因此引发的成本进度控制管理难度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地区集体的数据中得到启示。

如,2009年如皋市共发生盗窃建筑工地案件59起,直接经济损失32余万元。

发案的区域看,城镇19起,占32.2%,如皋港16起,占27.1%;经济开发区3起,占5.1%;其他镇21起,占比35.6%;三大主体功能区共占全市工地失窃事件的64.4%,是为材料失窃的重点区域。

[2]    工程材料失窃的特点:1、发案位置来看,工地料场是主要发案区域。

由于工地的面积较大,涉及施工材料较多,堆放相对比较凌乱,给犯罪分子带来方便。

已经发生的事件观察,被窃的物品主要涉及电线、钢材、脚手架扣件等,共41起占比69.5%。

2、发案时间看,工地发案主要集中在深夜至凌晨。

事件发生在白天的只有7起,占11.9%,发生在深夜至凌晨的52起,占比88.1%。

3、材料失窃原因分析    3.1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节约开支,降低了防范。

工地圈定后,用简易木板、竹筏、低矮的砖墙作为围墙,甚至干脆就没有围墙,或者有围墙没有大门,为事件发生提供方便。

3.2施工工地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

有的工地请亲戚朋友看守,或者为了省钱就请一个老同志看守,甚至根本无专人看守,工程材料存放杂乱无序,给犯罪分子作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3.3“战线拉得太长”,使得盗窃施工工地比其它盗窃案件容易。

犯罪分子通常是通过事前踩点,熟悉工地情况、流窜作案,有顺手牵羊的、有内外勾结的,作案手段较多。

3.4大多情况废旧物资收购点不问来路,只要能够低价收购,有钱赚甚至能赚大钱就滥收滥购,为材料销赃提供畅通的渠道,致使犯罪分子屡屡作案。

3.5工程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

工人因为长期没有工资收入,产生盗窃材料抵偿工程款的想法,并因此造成连锁反应,酿成工程事故;这也考验着建筑工程单位的诚信。

4、材料失窃控制管理策略    面临工程材料屡遭盗窃的情况,工程管理者提前布局,应急管理都需要提上日程,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1在提前布局上,针对材料失窃的原因,提出方案:    1、加强施工场地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各项物防、技防设施的投入,加强安全防范,健全管理,提高警惕。

2、加强安全教育和工人文化素质的培训,提高员工道德素质,思想品质,杜绝内部员工的盗窃行为。

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3、加强施工现场门卫管理,强化值守人员力量,安排年轻体壮,责任心强的人值班,尤其增加下半夜至凌晨值守人员力量、组织职工在工地开展治安巡逻,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发现可疑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4、加强施工现场材料进出库管理,防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丢失。

施工工地暂时不用的工程材料和设备要妥善保管,不随意放置,较贵重的材料和设备要入库保管,要安排专人加强看守。

5、联合当地的公安机关,加强社会面的治安巡防力度,确保当地无盗窃案件或少盗窃案件;强化对施工工地安全防范工作的督促、指导,要严厉打击该类盗窃犯罪,强化对社会面的废旧收购点的控制,阻断销赃犯罪活动。

6、开发商和施工单位要落实工资按时发放,做到不拖不欠。

从而提高工程建设单位的诚信,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4.2在应急处理上,要做到及时追回损失,控制材料成本;要尽量做好准备,保证不停工,确保工程进度

首先,拿出紧急处理方案。

估算统计失窃材料数量,经济损失情况,维持现场,迅速报案;并查看材料是否是施工急需,一旦核定,迅速调动材料资源,确保施工进行。

其次,行动迅速。

做好和公安机关的接洽,协助其快速破案;联系材料来源,确保材料维持施工

再次,事后评价成本进度,确保不因材料失窃而扩大影响,保证工程健康有序的进行。

5、总结    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失窃现象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工程成本进度控制管理

工程管理者需要加强防范,提前布局,通过增强企业诚信度,提高员工素质,优化施工环境,紧密联系公安队伍,加强巡逻等做到避免和减少施工场地材料失窃事件;并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理,把损失减到最低,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家龙,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对建筑材料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1) ,163页.   [2]杨海燕,建筑工地盗窃案件引发的思考,人民网论坛   作者简介:   曾凡迪,男,汉族,25岁,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在读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筑结构与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梁妙湘,女,汉族,24岁,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在读   农业工程专业。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