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荔县冬枣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技术薄弱、专业化程度低、经营一体化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发展发展优良品种、高效利用有机肥、分析市场信息、突显品牌特色化策略提升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找出适合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的道路。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44930.htm  关键词:大荔县 冬枣产业 品牌 策略   一、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概况   从2009—2012年,大荔县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总体趋势都是上升的,2012年总产量达到了68.5万吨,大荔县现有的冬枣初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季节性的加工点多达30多个,年加工总量达到了2.5万吨左右,年售冬枣将近两万余吨。

县内共有小型储藏冷库十多个,鲜枣储藏能力国内领先。

冬枣经营企业不断增加,面向全国的销售网点60多个。

到2013年,大荔县冬枣产业值不断提升,达到两亿多元。

大荔县冬枣产业主要以初加工为主,缺少一个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来带动营销,众多加工企业基本上各自为战,甚至互相压价竞争,不利于冬枣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冬枣产业栽培技术薄弱   大荔县近几年来主栽的品种有骏枣、梨枣等外地引进品种,冬枣种植面积以每年两万平方米的速度不断增长。

由于品种混杂,基础设备落后,新品种更新速度较慢,并且缺乏园林规划,枣农普遍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人员大多缺乏经验,在修剪和水肥管理问题上依旧按照老品种进行修剪,这都是导致冬枣产业栽培技术薄弱和管理的粗放的主要原因。

老枣区多以种植栽培技术为主,这种方式相对落后,裂果现象频发主要是由于阴雨天气的影响,加上其种植树形杂乱,产量不高,价格达不到理想水平,抗灾性差,病虫灾害严重。

(二)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对大荔县的实地考察中发现,近年来,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选择外出谋生计,所以老年人在种植和管理人员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老年人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经验,同时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使得冬枣产业的生产技术滞后,在枣树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难以及时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产量和质量出现问题。

大荔县部分乡镇的枣园管理难到位,科技专业化程度不高,主体分散的经营模式,导致规模生产难以形成,离一村一品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三)经营一体化不到位   根据大荔县目前的形势来看,冬枣产业忽视了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发展,即生产、加工、销售几个紧密相关的环节相对独立,各个环节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链,这给冬枣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制约;在流通领域的科技服务的信息方面,冬枣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却得不到满足,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也就只能使得农民等在家门口卖冬枣的情况应运而生。

冬枣产业没有形成系统化、规模化、一体化的营销模式,也没有专门的销售对象,经营一体化没有到位,市场优势也没有稳步形成。

(四)营销体系未建立   大荔县农民卖冬枣基本就是两种途径:一是摆摊在路边卖,只能坐等客户、商户上门买卖,二是卖给没有贩卖冬枣的商贩。

由于没有属于自身企业的销售队伍,销售较为困难,据调查,仅一家企业有专门的冬枣生产线及销售链。

在市场构建和营销发展方面,没有建立规模化、系统化的营销网络,导致了初加工企业的市场建设发展缓慢。

大荔县冬枣产业相比其他的行业来说,忽视运用网络,缺乏市场优势,也就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冬枣的宣传的力度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高的水平,宣传还是一条很长的路。

三、大荔县冬枣产业生产与营销对策   (一)发展优良品种,强化病虫害的防治   对枣新建园应该选择优良品种,对现存的低产劣质的枣树进行优胜劣汰,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彻底改变枣果品质不优的问题。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要结合刮皮、修剪、清理枯枝、封冻前翻树盘等农业措施,还要结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比如粘虫胶治虫等,决不能单纯使用化学方法来进行病虫的防治。

同时,要提倡整片枣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的办法,避免家家户户不统一用药的现状,在减少用药次数的条件下不断提高防治质量。

(二)合理修剪,高效利用有机肥   一般来说,老龄枣树结果率低下,冬枣的品质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3~7年的枣树果实品质好、结坐果率也会相对的高。

因此,对于盛果期之后的枣树,要不断的更新枝组,使3~7年的枣树占优势。

修剪时要通过各项技术措施,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比如拉枝、扭枝、落头、开心、摘心、疏枝等,使树膛内能够通风透光,从而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果实中糖分的积累,进而提高冬枣的品质。

改善土壤结构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使得枣树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蕴含其中。

通过合理的施用有机肥,提高枣树产量的同时更能提高产果的品质。

(三)分析市场信息,找准消费行为的共同点   收集市场信息,分析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有着共同特点,这种共同点会在消费者购买时起到绝大部分的作用。

正确的选择目标市场可以使品牌营销战略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冬枣品牌在生产营销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既需要加强营销方式上的可持续性,又要加强营销上的战术性,这要求企业在不同的市场需求下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冬枣产业品牌进行不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丰富社会责任的内容,并且有助于落实社会责任。

(四)突显品牌特色化,提升冬枣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营销,即通过营销使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过程,企业想要不断保持和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高品位的营销理念,重点凸显品牌特色化理念。

对于大荔冬枣产业这一高附加值、高营养的特色商品,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在深加工方面着重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如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另外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突显出不同的品牌特色化

在提升大荔冬枣产业品牌知名度这一问题上,应该向国内冬枣行业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网络覆盖范围最广的方向迈进,全面推进冬枣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杰.大荔冬枣营销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2]李岩.大荔县冬枣营销渠道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5)   [3]樊永亮.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几点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杂志,2011(2)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荔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2014XK07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