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红楼梦新证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

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坎坷困顿而又光辉灿烂。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红楼梦新证》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新证》实用文本阅读原文

曹雪芹死于何时?过去都只依胡适《考证》的结论: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得年四十五岁。胡适依据的是《石头记》甲戌本卷一正文开始时一条脂砚斋①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壬午,便是乾隆二十七年。这似乎是不成什么问题了。但敦敏②的《懋斋诗钞》里,有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天作的《小诗代简曹雪芹》: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问题来了。若雪芹真在二十七年除夕死了,敦敏如何还能在二十八年上巳(农历三月三日)前三天约他去赏花饮酒?再看这本诗集排到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春,敦敏才有《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一诗。再把这一点与敦诚《四松堂集》的《挽曹雪芹》诗,下面注明甲申而且是甲申开年的第一首诗这个事实合起来看,则可推断,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次年敦敏兄弟才挽吊他。

我初次得见的《懋斋诗钞》,是个清钞本,年月次序,清楚明白,诗是编年顺录的。按诗集编序和本诗内容,可推知这首《小诗代简曹雪芹》,是作于癸未年春天。而其前二首的题下也正注明癸未二字;同年十一月二十日的一首诗,又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自丁丑越七年,正是癸未。因此敢说癸未年并无错误。

迨后我又见到了原底稿本圈选以备付刻的底本,事情更清楚了。底稿本是随作诗顺序陆续抄上去的,本来就是按年照月,连编都用不着的。这更不会错。这个底本因付刊前要删割有避忌的诗,遗有空白处,后来收藏者燕野顽民得到此本,见有脱粘等处,怕有零落,因此略为粘缀修整,并为此写下识语。未想这却引起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了,被他搞乱了。其实全非如此。一些研究者作了些论证,想证明此本并非编年的,但都难成立。

再说,癸未年的上巳前三日,正是敦诚的三十岁整寿,敦敏代简的含意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又敦诚在甲申开年作挽雪芹诗,自注说:前数月,伊(他,指曹雪芹)子殇,因感伤成疾。从作诗人说这话时往前推数月,当然是前一年癸未年的某月里。如果曹雪芹早在壬午除夕死去了,那么就成了先死的父亲因感伤后死的殇儿而成疾的怪事了,断不可通。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亦正合榫。

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我认为曹雪芹确是卒于癸未年的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

至于脂批的话,也许是记错了。史书、碑版、文章,误记干支的例子,多得不可胜举,不是什么稀奇事。为什么脂砚斋壬午除夕四个字中除夕二字还可信呢?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在大年除夕逝世,这样一个时间点,人们一般不会记错。

(节选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注释】①脂砚斋:《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个批语作者。②敦敏敦诚兄弟:清宗室,努尔哈赤十二子英王阿济格之后。自小结识曹雪芹,是其最好最熟的朋友。

红楼梦新证》实用文本阅读题目

1. 本文作者认为:敦敏《小诗代简曹雪芹》一诗作于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以下对其依据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懋斋诗钞》是编年顺录的,年月次序清楚。《小诗代简曹雪芹》被编在癸未年作品范围内。

B.在《懋斋诗钞》的底稿本和清钞本中,《小诗代简曹雪芹》的前二首诗的题下,注明有癸未二字。

C.在《懋斋诗钞》中,与《小诗代简曹雪芹》同年的一首诗,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

D.《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这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并非编年的。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雪芹死去后的次年,挚友敦敏敦诚分别作了诗来挽吊他。敦敏作《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录于《懋斋诗钞》;敦诚作《挽曹雪芹》,录于《四松堂集》。

B.《小诗代简曹雪芹》中的上巳前三日指敦诚的三十岁生日。敦敏此诗的用意,除表达对曹雪芹的思念和夸赞外,主要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一同赏花饮酒。

C.曹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脂砚斋之所以误为壬午除夕,大概是记错了干支。这种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在史书、碑版、文章中不足为奇。

D.根据敦诚在甲申年首作的《挽曹雪芹》一诗的自注内容,可以推知:若曹雪芹死于壬午年,那么就会出现先死的曹雪芹为其后死的儿子感伤的荒谬事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敦敏敦诚兄弟是曹雪芹的亲密朋友,所以他们的诗歌作品中有关曹雪芹的信息更显真实,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曹雪芹的卒年也更可信。

B.周汝昌能否定胡适成说,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是因为他利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小诗代简曹雪芹》确作于癸未年春。

C.根据敦诚所说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可以推测曹雪芹的死因:他极可能是因怀丧子之痛,感伤成疾,不治身亡。

D.虽然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是史实,但若仅凭此就断定雪芹之子夭折于癸未年,则显武断。

红楼梦新证》实用文本阅读答案

1.D(混淆了原文因果关系。据原文意,《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导致的是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

2. C(偷换概念,使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很多。原文是误记干支不足为奇,这里却误为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不足为奇。)。

3.B(在推断原因方面以偏概全。据原文可知,周汝昌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固然依赖《小诗代简曹雪芹》作于癸未年春这一证据,但并非以此作为唯一证据。且他在倒数第二段有言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

猜你感兴趣的:

1.老子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

2.御风而行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

3.一代名士张伯驹实用文本阅读原文附答案。

4.传统节日实用文本阅读原文附答案。

5.niiu报纸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