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ICU的优势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气管切开经皮气管切开在ICU的应用优势。

方法 将需要气管切开的20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传统气管切开组(ST)102例与经皮气管切开组(PDT)106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①手术的时间和难易度;②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有无差异;③患者入住ICU的时间;④在ICU住院间日均费用及总体费用

结果 PDF组各项指标均优于ST组,P0.5。

结论 在重型脑伤及脑血管意外患者经皮气切较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及难易程度,手术并发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及总体医疗费用上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传统气切;手术难度;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气管切开手术是ICU病房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和有效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重型脑伤及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治疗中常需行气管切开治疗[1]。

传统气切因时间长,创伤大,手术难度大,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多,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入住ICU的住院天数及总体医疗费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和微创的手术方法,随着近些年不断的成熟,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其同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不仅手术难度降低,而且创伤小,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及危险性降低,开展后在ICU病房中的总体治疗费用降低,在危重症医学领域已经得到认可,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型三甲医院已广泛应用,但在西部基层医院仍未得到普及。

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需要进行器官切开的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患者208例。

其中,男128例,女80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6岁。

重症颅脑损伤152例,脑血管意外56例。

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PDF组106例和ST组10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ST由耳鼻喉科医师采用常规方式在手术室完成,PDT由ICU医师采用一次性微创器械,应用seldinger技术完成,所有患者均有气管切开指征。

1.2.1 ST组 患者采取仰卧位,头部由一人扶住,保持正中位,肩下垫一小枕,头部后仰,使气管向前突起,暴露明显。

手术部位及附近进行消毒处理后,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处进行局部麻醉。

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用血管钳沿中线逐层进行钝性分离。

同时用拉钩向两侧分离组织,暴露手术野直至看到气管前壁,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自上向下挑开2个气管环,以弯钳撑开气管切口,放入气管套管,气囊充气。

气管套管用袋子固定于颈部,皮下塞一块凡士林纱布止血,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于套管之间。

手术过程中,因要充分暴露手术野,气管

通常需要2名以上医师协同操作。

对于头颈粗短,肥胖的患者手术难度明显加大,同时也极易发生感染,出血或伤及其他组织。

1.2.2 PDF组 采用一次性微创气管切开器械包,其中包含套管针,J型导丝,导引导管,扩张器,犀牛角扩张器,无菌塑料手术刀和注射器组成。

经皮气管切开体位,手术定位及术前准备同ST。

在第二,三软骨间隙麻醉后,选定第2,3或第3,4气管软骨间隙为穿刺点,将皮肤横切开一个1~1.5cm的切口,用注射器抽取2ml的生理盐水,并用套管针在相应的软骨环之间穿刺,直到有空落感,并出现大量的气体被抽出时,可固定套管针取下注射器,沿套管针将J形导丝往气管内引入几厘米,直至导丝的远端标记抵达皮肤水平。

将外套管拔出,沿导丝送入扩张器进行初步扩皮,后再沿导丝送入带有导引导管的犀牛角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将气管套管沿导丝置入切口内,随后将导丝和导引导管取出,气囊充气,用带子将气管套管固定于颈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2检验,设定检验水平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和表2),PDF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所需时间短于ST组,术中出血量少于ST组(P0.05)。

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知,PDF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ST组(P0.05)。

对两组入住ICU病房的时间进行对比,PDF组入住ICU病房的时间显著少于ST组(P0.05)。

见表3。

对两组入住ICU病房的日费用与总体费用进行对比,PDF组入住ICU病房的日费用与总体费用显著少于ST组(P0.05)。

见表4。

3 讨论  在重症医学中,气管切开是ICU较长时间保留对需要气管插管的重症患者经常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3]。

长时间的气管插管,因放置时间过长及套囊压迫等情况,可使患者出现气管粘膜损伤及气管—食管痿的并发症[4]。

气管切开不仅可以减少这种并发症发生,还可使吸痰更加容易,利于分泌物的排除,控制和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Shelden等1955年首次提出了经皮气管切开术,随着这项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已经部分替代了传统的气管切开方法,临床应用日益普遍[5]。

经皮气管切开微创术的开展是21世纪ICU的一个重要进展。

该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技术相比,存在明显优势。

PDF组各项指标均优于ST组,P0.05。

通过临床应用这一技术,我们体会如下:PDF的重要意义在于,①操作简单快捷,组织损伤小,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时间,符合目前微创手术治疗趋势。

传统气管切开术多需在手术室进行,要求有经验且技术娴熟的高年资医师操作,而经皮气切可由一线重症医师在床旁操作,不需要手术室的设备和条件,不仅节省了手术费用,而且也减少了到手术室的风险;②并发症较少。

拔管后切口愈合好,瘢痕小;③患者入住ICU的时间明显缩短;④患者入住ICU的经济费用明显缩短。

患者对当代医疗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主张微创治疗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医院也适用。

对于ICU的危重患者,尤其是需要紧急进行气管切开患者,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研究的所有病例都是在ICU严密监护下进行的,普通病房要进行此项操作应谨慎。

参考文献:  [1]薛莹.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ICU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514—1515.  [2]刘安捷,白祥军,赵鸿.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5,11:840—843.  [3]庄严.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时机的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5,23:43—44.  [4]谢铁强,王春生,李永平,等.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临床危重患者效果观察[J]. 人民军医,2015,07:768—769.  [5]王霞,张恒.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2015,20:3718—372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