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为基础性训练以及关键环节。

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小学生首先应了解阅读文章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升华文章情感,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需强调小学生的体会性,通过文章的字词句段陶冶精神,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展开讨论。

下载论文网 /3/view—13034541.htm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创新策略   阅读是构建的过程,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阅读兴趣、思维模式、阅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1]。

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储备的重要部分,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开拓眼界、积累知识[2]。

本文以小学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研究了目前教学的问题所在以及创新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所在   (一)能力限制   不少小学生由于对生字的不熟悉导致其无法理解一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形成阅读障碍。

这类现象的出现与阅读材料的选择有关,可能存在并不符合小学生该年龄段课外阅读材料,导致在有限的识字数量下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阻碍。

另外,部分?W生在遇到生僻字时并不愿主动翻阅资料查阅意思,学习缺乏主动性,动手能力较差,导致失去兴趣展开课外阅读

(二)专注度不足   年龄因素导致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存在的较大玩心与好奇心。

目前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优越性导致其容易受到游戏、动画片的吸引而影响到学习的主动性。

阅读过程中,通常小学阶段的阅读内容需要五到十分钟来完成,一些学生阅读过程中若受到其他事物干扰和吸引很可能直接放下书本中断阅读,心随眼动,阅读质量难以提升。

(三)兴趣不足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材料大多为书本上的材料教师并未强制性要求小学生阅读课外儿童文学作品。

书本上的材料经过反复阅读后,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阅读故事失去了吸引。

教师安排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往往会同时安排写读后感,会导致学生带着做作业的心理压力去完成课外阅读,失去了阅读的趣味性。

(四)方式不当   小学生在面对一篇阅读材料时存在着阅读方式不当的问题,直接表现为阅读速度较慢、无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对阅读后的习题解答正确率不高。

阅读方式需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受到阅读专注程度以及自身知识储备的影响,小学生往往无法在阅读一至两遍材料后便理解中心思想并升华作者情感。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利用早读时间   目前我国多数小学均开设了早读时间,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让学生展开早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常一个习惯的养成三周左右即可,让学生每天早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在自由朗读下可提升其语文语感[3]。

由于朗读形式不拘一格,小学生往往不会存在抵触情绪。

除了自主选择文章外,也可让学生背诵书本要求的文章段落或全文,在大声朗读下提升对文章的记忆力。

根据教学经验,持续早读一个月左右即可让学生不必在教师的监督下坚持早读,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养成。

(二)由浅入深教学   小学生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直接会受到其知识储备以及心智发育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由浅入深且不可一蹴而就。

教师在安排阅读材料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基础知识储备程度,选择具有吸引力的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在面对生字词时应注意将其用笔记本记下并查阅意思,在长期阅读下可明显提升知识储备以及词汇量的积累[4]。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选择带有拼音注音的阅读材料,中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当融入古诗及文言文的阅读,培养其文化认同感。

读好书,不求甚解,小学阅读知道文章大意并抓住中心思想即可,无需过于强调每一个生词的理解。

(三)合理选择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可分为短篇与长篇两种。

短篇材料适合以课后作业形式展开,让学生读懂段落大意并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即可,无需让其写出读后感,以免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反而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长篇阅读材料可考虑儿童文学作品,采用阶段性作业形式,让学生利用小长假或寒暑假时间展开阅读,可选择《哈利波特》、《圆梦巨人》之类的文学作品,提升阅读材料的吸引力并让学生完成读后感作业。

(四)完善教学方式   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再让学生阅读材料当作负担,而是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在正确的引导下循序善诱,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方式的改善上,教师可通过提问式阅读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以及目的性,带着问题去思考。

也可通过鼓励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文章中对思想感情的描述句段大声朗读,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感情的认同感表达出来。

阅读教学中不应设定固定答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联想思维,给予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自主讨论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交流与积累   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的理解需要让学生不再将阅读行为作为额外负担和课外作业,而是主动地寻求身边的阅读材料并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段。

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行制作摘抄本,将自己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和写作手法摘抄在笔记本上,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班级交流与分享。

同时,应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在看到美景时联想自身的知识储备,用更具文学性的语言加以描述,让阅读素材的积累能够真正得以应用。

也可通过阅读联合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素材积累对写作能力的帮助作用,从而加大对积累素材的主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应注重学生主动阅读以及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在更具吸引力的阅读材料及教学方式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对自身语文成绩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佳辉.以写启思,以读代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294.   [2]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郭琳科,黄咏瑜,肖玲,杨阳.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36—42.   [3]赵双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6):171.   [4]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