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语大全_传媒新词“季”作量词的认知隐喻基础

摘要:“季”借用名词作为量词,这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借用,其中存在着人类的认知基础。

作为名词的“季”和作为量词的“季”在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季节概念量词“季”所指称的概念是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的,或者说有某种相似性。

这种语义扩展关系往往是通过隐喻完成的。

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季”作量词的三个认知基础:时间上的延续性、个体的独立性和空间上的容量性。

与显得呆板的“部”相比较,“季”所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大容量的动态变化的感受,其使用更生动、更活泼、更具动态,既适应传媒的要求,也符合受众的口味。

认知隐喻观来讲,“季”作量词的新用法成为规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关键词:季 量词 认知 隐喻 延续性 独立性 容量性 可能规范      如今许多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的篇幅都很长,因此往往需要划分成许多部分,分阶段播出,而各部分、各阶段的划分,传媒开始喜好使用“季”这个词。

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挑战麦克风》继第一季结束后,又推出了第二季、第三季。

还有该台的电视剧《丑女无敌》也一共推出了四季。

“季”的这个用法最初是通过翻译而使用的。

“季”相当于英语里的“season”。

美剧所谓的季,就是指播出季节

美国商业电视以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为一个播出季节,因其收视率最高而成为全年电视播出的重中之重。

在播出季节,你不会看到老节目,电视屏幕完全被新的剧集所占据。

例如:Prison Break(Season 4)翻译为“《越狱》(第四季)”。

①   “季”原本是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一共有六个义项,其中前两个义项就是名词的用法:1.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三个月。

2.季节

而翻译过来的“季”则是借用名词而成为量词的一种新的用法。

例如:《英雄》第三季,《老友记》第八季第六集,《绝望的主妇》第六季。

其实,以前的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往往喜欢用量词“部”,一般分为几“部”,而现在“季”用得很频繁,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了。

究其原因,“季”借用名词作为量词,这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借用,其中存在着人类的认知基础。

作为名词的“季”和作为量词的“季”在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这种联系是通过家族相似关系与之相连,形成一个意义链条,链上相邻的节点之间因语义扩展的关系而共有某些属性。

这种语义扩展关系往往是通过隐喻完成的。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知现象――隐喻

由于两个事物在特征上存在某一相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Metaphor)。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字源“meta”的意思是“超越”、“在……之后”,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或“转换”,合起来表达就是“转换之后的含义”。

隐喻是以“相似”(likeness)和“联想”(association)为基础的,也即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相似之处。

Lakoff等人打破传统,提出了“隐喻认知观”。

他们指出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它代表了语言的常态,在日常语言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最有生命力、最有效的正是那些确立已久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不费力气便自动冒出来的无意识的东西。

因此,最重要的隐喻是那些通过长期形成的规约而潜移默化地进入日常语言的无意识的隐喻

隐喻不光是个语言的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

②   隐喻是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

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隐喻又是人类认知的工具。

Lakoff & Johnson(1980)总结出了一种最常见的隐喻类型,即“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③,它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认知域自然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   那么,之所以量词“季”普遍使用,正是因为季节概念量词“季”所指称的概念是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的,或者说有某种相似性。

时间上的延续性是“季”的首要认知基础   “季”的本义表示“四季”的意思,而四季从时间上来讲具有连贯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周而复始,一季三个月。

而一些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划分为不同的“季”,正表明了各个“季”之间有着四季一样的连贯性,各个“季”并不是孤立的,彼此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

因此时间上的延续性是“季”的首要认知基础。

美国商业电视播出季节一般有时间要求,一年才播一季

国内引进了“季”的概念,但时间上显得灵活多了。

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节目每一“季”的播出时间差不多在三个月左右,大概就是一个季节的时间。

不仅如此,除了时间上的连贯性以外,剧情、节目设置上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一个电视剧、一个栏目就是一个系统,而每一“季”的剧情或节目都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这各个部分彼此之间是要注意情节的连贯、前后的照应。

正像四季一样,春天是一年的开始,经历了夏天、秋天,再过完了冬天才叫完整的一年,电视剧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有的称之为“完美季”)才是完整的剧情。

除了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中也经常出现“季”的量词用法。

例如:经过艰苦奋战,农场已收获了第一季水稻。

网络上流行一种叫“开心农场”的游戏,在这个虚拟的农场里,同样也有播种与收获的乐趣。

不同的作物生长周期不同,短的有一季、两季,长的可达六季、七季。

但不论长短,每季的生长都是连续的,没有第一季的收获,就没有第二、第三季的耕种。

一季是后一季的基础,前后相继,才能取得整个作物的收获。

个体的独立性是“季”的第二位的认知基础   “四季”是各有各的季节特色的。

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构成了整个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各自的季节特色。

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划分为不同的“季”,也显示了各个“季”有其独立的主题、特色。

在推出了“季”这个概念以后,由于美国观众习惯连续剧在一次相对较短的观看过程中看到剧情结束,但又可以留一个可以令人想象的空间,所以每“季”的结束一般是一个故事段落的结束。

国内电视也是如此。

如《挑战麦克风》各季在节目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动,各季的模式都有一定的变化。

媒体只有在节目的灵活性上大做文章,才能使得节目看点多多,悬念十足。

如果各季的内容形式都差不多,千篇一律的话,也就不能吸引受众,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划分为不同的“季”。

另外,电视节目上一“季”播放完到下一“季”的开播之间可能有一段暂停时间,因为节目往往是现编现策划现拍的。

这样,整个节目的完成时间可能跨度会比较长。

像美国有些电视剧在十年间共拍了十季,历时相当长。

利用每一段暂停的时间,媒体要总结上一“季”的经验教训,并对下一“季”的节目进行策划编排,从主题到形式、从语言到风格都要作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节目在大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各季之间独具特色,彼此独立。

从做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讲,从第一季的收视率可以预见整个收视率趋势。

一季播放成功的话,看过的观众就不会流失,会选择继续看下去,而另外肯定还会有很多观众会在朋友的介绍和推荐下在中途加入其中。

所以第二、第三季的观众群体可能再度被拓展。

这既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也表明彼此之间的独立性。

因此个体的独立性是“季”的第二位的认知基础。

空间上的容量性是“季”的第三位的认知基础   一年有四季,一季有三个月,“季”的范畴大于“月”的范畴

同样,电视节目各“季”也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在这个大范畴下又分为不同的“集”、“期”等。

美国一部系列剧因为每周只播出一集,除去非播出季节的四个多月,一季电视剧基本保持在25集左右。

国内电视剧则显得非常灵活,一般一季少到几集,多到几十集。

集与集之间也是有前后的连贯性的,它们彼此衔接,前后呼应。

如《丑女无敌》第一季共40集、第二季共68集、第三季共40集……电视娱乐节目一季包含许多“期”,各期节目可以相对独立,但各期在形式上往往大体相同。

“季”好比一个大的容器,这个容器所装载的容量可大可小。

不管是“集”还是“期”都共存于“季”这个容器中,使得这个容器充实而丰盈。

因此空间上的容量性则是“季”的第三位的认知基础。

不仅电视节目如此,其他概念、领域也有类似的隐喻

例如:   (1)在第一季课程中,我修了奈特、休兹及李兰德等教授的课。

(2)“战上海系列投资论坛第一季”――暨2009年投资机会及展望高端投资论坛。

(3)超健康达人大赛第一季

(4)春节选购第一季:别让奸商榨取压岁钱。

(5)福清车展第一季:3款中级“T”车型推荐。

(6)米兰第二季公寓售完。

我们是通过“季节”这个来源(source)范畴去构想“课程”这个目标(target)范畴,即前一个范畴提供了一个结构模式,我们可据以建构(或称范畴化)后一范畴

?�?�我们拿“季节”这个来源概念比喻“课程”这个目标概念,是因为“季节”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与“课程”挂钩。

就看例(1),时间上的延续性:课程分不同的阶段进行讲授,第一季课程修完,还要修第二季、第三季等,只有全部都修完才算完成所有课程

个体的独立性:每一季课程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季课程应该是基础,从深度来说,也应该是相对容易些的,后边第二季、第三季的课程可以逐步地加深,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有承接关系,又是彼此独立的,有各自的讲授内容和特色。

空间上的容量性:每一季课程不止一门,包含了许多门。

如奈特教授、休兹教授、李兰德教授各讲授一门。

可见,“课程概念和“季节概念也是有种种相似之处的。

这些相似点正是隐喻的基础。

同样,上例中的“论坛”、“比赛”、“车展”等都是分阶段、分系列举办的,第一阶段称为“第一季”,第二阶段称为“第二季”……季与季之间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如车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各季又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和特色,如每一季的论坛都有一个主题;每季都包含有一定的容量,如比赛一般都分为很多“场次”。

通过联想,这些概念也具有同季节概念相似的上述三个特征。

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远非随意的,而是深刻反映了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

⑥用“季节”这个来源范畴去构想“电视剧”、“综艺节目”、“课程”、“比赛”、“车展”、“房产销售”等这些目标范畴,其设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严格的规律,因为语言和现实之间有一个人类认知作为中介。

由于这个中介的作用,不同的事物之间彼此可以建立一定的联系。

作为量词的“季”在时间、空间和个体自身这几个向度上展开。

而以往用于书籍、影片等的“部”则单调了一些,没有这样丰富的内涵。

与显得呆板的“部”相比较,“季”所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大容量的动态变化的感受,其使用更生动、更活泼、更具动态,既适应传媒的要求,也符合受众的口味。

正因为如此,“季”作量词的用法也有成为规范的可能。

传媒新词“季”是原有词语所产生的新义项。

这个新的义项是一种隐喻

当然,这个新赋予的含义是否能成为规范,这还有待于人们的“约定俗成”,在长期的语言交际中得到检验。

但从认知隐喻观来讲,“季”作量词的新用法成为规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受众很容易接受旧词的隐喻义。

对于传媒中出现的新词新语,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审视。

“季”借用名词作量词,也是一种语言实践,既然能在大众中风靡,说明它是有一定生命力的。

每一种语言的形成、演变到定型、规范,都有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在于从实践中吸取营养。

⑦因此,“季”的这个新用法完全有可能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众传媒的语言与文字规范化研究”(07SJB740008)的资助]   注 释:   ①本文用例来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

②④⑤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0   ⑥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⑦蔡旭:《大众传媒――流行语规范化的前沿地》,《新闻爱好者》,2010(5)。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编校:董方晓。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