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

摘要:创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教育培养体系的不同,尤其是财经类和非财经类院校之间,提供的创业支持系统和创业氛围都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财经类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自己在大学生创业过程的角色与责任,帮助大学生建立创业模式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创业模式创业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总量已由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600多万,而且需求的结构性差异较大。同时,2007年,我国大学生实际失业率为20%,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财经类院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活动的领头羊,有责任搞好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找准创业模式,开辟创业之路。本文从分析我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入手,总结了目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选择的主要创业模式,找出影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二、我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类型及特点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实践中的创业模式不断增多。目前学术界从各种不同的维度对创业模式进行划分,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朱光喜认为大学生创业模式是指大学生在特定区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在创业动机、创业方式、产业进入、资金筹集、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相似形,典型性的创业行为,是各种创业因素的配置方式。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高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创业模式与其他类别的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按照其组织形式,将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划分为4大类:   第一,模拟孵化模式大学生受各种创业大赛的驱动和高校创业园区环境的熏陶、资助、催化而进行的创业活动。该模式对资金、技术、创业能力以及政府支持要求较高。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较高,创业策划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专业限制,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大部分是服务行业。   第二,积累演进模式大学生为了实现就业的同时积累资本和经验,由个人或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白手起家。该模式的资金需求较小,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自我雇佣的业主组织形式,产权关系上以个人独资或合伙投资经营为主,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市场敏感度较高,善于发现市场机会,利用专业知识对环境进行分析,在学校周围经营服装、餐厅、酒吧、化妆品等生意,积累原始资本。由于自身对大学生消费群体较了解,所以成功的概率较高。   第三,概念创新模式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业活动。该创业模式集中于网络、艺术、装饰、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新兴行业,创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组织管理上个人独资、合伙、股份公司均可。但对个人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创业具有良好的知识、技术和素质。许多财经类大学除开设管理、经济、贸易等传统课程外,还设有艺术、网络、计算机等,与纯艺术类、理工类等专业性强的院校学生相比,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在进行概念创新时,能更全面地考虑经济因素。   第四,加盟代理模式大学生个人或团队以“办公室型小企业”形式从事创业活动,凭借加盟企业的品牌开展业务。财经类院校大学生选择这种模式的比例很高,选择行业主要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服务行业。财经类院校大学生以此模式创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充分了解学生的消费需求,立足校园以及周边市场,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消费群体;二是具有较高的市场敏感性,能深入了解市场,同时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了解大学生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创业基金,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加盟代理模式也只是做校园代理,企业规模和未来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时多数选择积累演进模式加盟代理模式。这两种模式的行业选择余地很大,且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财经类专业知识,以及创业素质和能力,成功的概率也较高。由于技术的专业限制,财经类院校大学生一般只有通过购买专利技术,或者与技术拥有者进行合作等形式进行模拟孵化创业,这较之工科院校就不具有优势。概念创新模式由于创业者个人的能力要求较高,在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上所占的比例也不大。      三、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选择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特点。目前,财经类院在对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上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严重制约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如下4类主要因素:   (一)创业课程没有形成体系   国外的创业教育从小学开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具体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国内财经类院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系统化的创业培训体系、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由于国内创业教育的跳跃性和间断性,使大学生创业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和应用,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个性心里品质,也限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企业运行、市场环境、管理、风险投资、创业家和企业家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创业成功的概率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滞后,使创业者对创业模式选择受到限制,即偏向于服务业、零售业等资金技术要求低的创业模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