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摘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青年学生价值引导,也是培育中职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内核。

结合中职教育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在中职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中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它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目标,更是青年学生价值引导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它统领并支配所有价值目标的实现,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2]。

当代中职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劳动力的主力军,实现中职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重大。

因此,在中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贯穿于教育实践。

一、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社会发展看,在互联网+充斥各个领域的时代,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尤其突出,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和各种思想的跨界交流,促使价值取向多元化、复杂化。

中职学生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价值多元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从个体特征看,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价值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评判标准尚不稳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势必造成学生在选择上的矛盾与对立。

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明确青年学生德育教育的育人目标,不仅有利于引导青年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伪与善,美与丑,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理论知识内化为青年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的脚步却未跟上。

而如今的中职学生,缺失理想信念,缺少人生信仰,突出表现为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倾向,凡事首先考虑自我利益。

其本质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少提升精神境界的内在需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核心,因此,校园文化不能流于形式,老调重弹,而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为载体,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置身于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品质。

3、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我们国家索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样的和谐社会,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也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中职学生价值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对中职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以德育课教学为基础,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范围。

德育课是学习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方式,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24个字,涉及取向、目标、准则三个价值观及公民个人、社会、国家三个价值观层面。

虽然内容精炼,但对中职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和宏观,即使是他们懂得定位了这些词语的涵义,也并不能说明他们能够理解词语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增强指导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为中职学生提供其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指导,让德育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只是德育课教师的工作,也是全体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全员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当然,对学生教育建立在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中职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并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从小处着手,增强学生爱校爱国情感。

首先,利用校园环境布置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说话。

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实现的。

学校主管部门应结合学生特点,设置主题,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美术作品比赛、微电影比赛等,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同时强化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其次,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将新颖的活动形式和抽象的内容结合起来。

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推进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网路、进社团、进公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网路环境中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网络工具弘扬、培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通过细化的制度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社团巡礼等大型文体活动和系部、班集体活动有机结合,尤其要通过社团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中职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元化共同努力。

[3]中职学校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拓宽教育路径,丰富教育内容,深入、全面地引导中职学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2012,(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董雪峰,丁晓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提高中职学生德育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