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彩经典,远离精神荒漠】精神荒漠

摘 要: 经典人类精神之源,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思想不断成熟,气质不断提升,内在修为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生处于智力开发、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离不开经典阅读的的滋养。

然而经典阅读确实有时太沉重,缺乏趣味性。

只有使灰色经典呈现出多彩的世界,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经典阅读的功用。

关键词: 中学生 经典阅读 问题 对策      一、永远的经典――人类精神之源   经典,无论源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时代,都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文化、艺术、哲学的化身。

源远流长的人类文化是贯穿人类文明史的血脉,而浩如烟海的经典又是它的核心。

经典是历史的、传统的,但我们无法割断它与当下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精神的,更是文化的、心理的。

古代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与现代最杰出的作家一样,都是我们同时代的人。

绝大多数古代作家比当代畅销书作者更能触及我们的情感与灵魂。

经典作品反映的是人类的普遍观念和心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灵与肉的冲突,生与死的叩问,理性和感性的纠缠,善与恶的交锋,以及对人类终极追求的自觉意识。

它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总能让读者从中观照到自己的影子,从中激起心灵的共鸣。

这就是经典恒久的价值,是经典对现代人精神和灵魂的深远影响。

二、时代的喧嚣――精神的呼唤   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1]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世界日渐喧嚣,人类的灵魂开始了无尽的漂泊。

浮华的、享乐的、功利的思想越来越盛行,浅薄的社会风气弥漫,人们开始疏远经典,转而沉湎于更加实用的、更能引起他们感官刺激的东西。

经典的疏离带来的是精神的干涸,中学生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趋向消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沙化”倾向,表现为生活态度散漫,精力不集中,待人接物老气横秋,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基本信任和尊重,等等。

衡量学生基本素质的考试由于升学压力过大,而被称为“考试地狱”;有的青少年将毕业求职视为“美好人生的完结”;有的甚至直截了当地将金钱列为人生的第一要素。

这与缺少经典的熏陶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学阶段是人的智力开发、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经典阅读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开卷有益。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为他们的生命打上一层底色,提高他们的学养,促进其品格成长和文化认同,并最终提升一代人的人文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经典阅读更是为了给学生的心灵以滋养,让他们懂得爱与被爱,学会感恩;让他们懂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不在于金钱、荣誉;让他们懂得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对自然、对世界、对他人、对人类的大悲悯。

倡导经典阅读,特别是培养中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对于扭转社会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经典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三、现实的忧思――渐行渐远的经典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怎么回事?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

”[2]阅读经典不仅是寻求思想的营养、智慧的源头,而且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阅读经典理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表现在:一是阅读行为越来越平面化。

经典的人文读品日益受冷落,而娱乐性的休闲读物却逐渐受到青睐。

二是阅读内容越来越狭窄化。

阅读视界只局限于考试学科。

三是阅读目的越来越功利化。

许多学生只关注教辅用书,而排斥其他读物。

总的看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渐趋凋敝,名著少有人问津,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1.课业负担过重成经典阅读最大障碍。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的规定,在中考、高考中都有名著考查的内容,但实际却很难做到。

大部分中学生经典阅读仍局限于课本考纲规定的内容,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也局限在课堂。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老师和家长都要求学生只看与教学和考试有关的内容,与考试无关的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经典名著和古典诗词,往往会被认为无关紧要,或者不务正业;很多家长也想方设法加压,使得学生只能在教材中转来转去,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本无暇接触经典

2.网络及多媒体逐渐取代传统阅读

对于热衷追求新鲜、刺激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标新立异的东西,纷繁芜杂的视听媒体更能调动他们娱乐的本能。

网络和影视空前繁荣,图书市场充斥卡通片、漫画书品,这些出版物题材丰富多样,内容生动有趣,更符合他们的阅读口味,而古典名著从文字来说相对晦涩,所叙述的都是比较久远、相对陌生的故事,学生不感兴趣不足为奇。

3.缺乏阅读氛围及图书资源。

从现实来看,多数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学习氛围很不乐观,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

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超过50%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在缺乏文化熏陶环境下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那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可能的,而这也会影响到其未来发展。

四、问题的对策――灰色经典多彩的世界   经典是沉淀了历史,累积了各方面精华,历经了时间的考验,最终为人们选择而流传下来的优秀典籍,它是文化的精髓与代表。

大凡被称为“经典”的,多能集中反映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的人文风貌与气度,文质兼具而又蕴含永恒之伟大精神

它比那些热门的网络小说和畅销书更具有宽度与厚度,它带给人的是缓慢而安静的精神成长。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思想不断成熟,气质不断提升,内在修为不断完善的过程。

经典阅读学生心理接受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当其下定决心去吸收一下经典的养分时,往往又在哲理性与思想性的双重打击后退败下来。

经典阅读确实有时太沉重,缺乏趣味性。

或者说,经典往往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世界

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3]   那么,如何使灰色经典呈现出多彩的世界呢?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借助专家学术讲座,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名著内在的美。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晴雯、鸳鸯等人物,各有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之的探索其实就是感受彼时同龄人形形色色的痛楚。

另外,书中所包含的服饰、饮食、建筑、诗词等内容也值得学生深入发掘和钻研。

只有学生意识到名著中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去思考名著里人物和故事背后的东西,名著才能发挥出作用。

2.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拓宽经典阅读的渠道。

信息时代、影视、网络各种媒体丰富而生动,挤压了经典阅读的空间。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趋利避害。

现在,有许多经典名著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现代名著《阿Q正传》、《子夜》、《茶馆》、《边城》等;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乱世佳人》,等等,或被制成了光盘,或在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播映。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播放相关影视作品,会大大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3.开发课本剧,通过角色表演,促进原著阅读

读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老舍的《茶馆》、莫泊桑的《项链》时,让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进行表演。

读其他的叙事性作品,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利用活动课在班内表演。

表演的学生固然要精读原作,看完表演的学生也会怀着强烈的欲望争相阅读原著。

4.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的另类解读,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经典是经历史长河的涤荡留存下来的,承载着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但对经典的理解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网络时代加快了经典名著的传播速度,同时网络的多元价值特点又赋予名著不同于传统的新的理解。

只要这种解读不是以远离经典、放弃文化思考为代价,体现了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进取的价值观,就应该予以肯定。

这样的解读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家长应该高度重视经典阅读,创设氛围吸引孩子阅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抓住孩子喜欢听、读故事的特点,引导其多接触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经典名著,像唐传奇和元曲里就有很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使其从中获得阅读乐趣。

并且,家长带领孩子一起阅读,然后讲述各自的心得体会,或者就某个故事、情节乃至某个人物展开探讨和交流,借助名著展开教育,实际上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五、拒绝荒漠――让经典终生相伴   没有经典的生命是虚空的,遗忘经典的国度是荒芜的。

据说,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旅馆房间的床头,常摆放着一部《圣经》。

美国历史学家余英时曾经就此提出过一个很实际的建议:中国旅馆的每个房间都应该放一部“四书”,就像日本人放佛经,西方人放《圣经》一样,“摆一本‘四书’总有人会翻两句,得一句有一句的好处”。

谁不希望人类文化经典,是如此深入和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普通、平凡、寻常的细节之中呢?   教育就是要帮助被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成就其健全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责任。

中学语文教育,更应该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未来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阅读传统经典,吸取其精髓,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读书之要则.   [2]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1962.10.   [3]易中天.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于丹〈论语〉心得序》.   [4]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