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的回顾与展望|回顾18展望19

和式太极拳是由一代宗师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所创,它是中华武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和式太极拳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轻灵圆活,舒展自然的演练风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它适应性强,参与习练者越来越多,老少皆宜,不分国界,不分性别,不分脑力和体力劳动。

现在很多体力劳动者也参加这项活动,因为它对身体能起到调节的作用

一般的劳动是局部劳动,精神系统没有得到调节,通过太极拳活动,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达到体内平衡。

“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使身体内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已走向全国,传及海外。

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击、强身健体等方面都有他的独特之处。

和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发劲,“要啥给啥,吃啥还啥,四两拨千斤,借力制人”的击劲,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我本人习练和式太极拳二十余年,深感和式太极拳的奥妙,现就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健身意义做简要的阐述。

一、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和式太极拳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3年由和式太极拳传人和有禄、和定乾、和学俭同各地传人在河南省温县成立了和式太极拳研究会;2001年“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邀请和有禄进行名家表演,从而使和式太极拳受到国内武术界的关注。

由和有禄、和定乾创编的“和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在《中华武术》、《少林与太极》等武术刊物发表后,迅速在社会上得到了传播;200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和有禄《和式太极拳、刀、剑、棍、推手》系列教学VCD,它全面地展示了和式太极拳的神韵风采。

2003年以来全国各个地市先后都成立了和式太极拳研究会。

2006年和2008年和式太极拳在河南省温县组织了交流表演赛。

2009年和式太极拳首次参加了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2009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技术教程,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后,本书已作为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教材,大中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教材和各类武术馆教学用书。

2010年6月和式太极拳首次由国家武术协会组织进行段位制考评,有100多名和式太极拳习练者取得了段位,它标志着和式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开始普及,而且走向世界,它的发展更为广泛,更为完善,更为成熟。

二、和式太极拳习练应标准化和规范化       和式太极拳习练时中正安舒,不偏不倚,不贪不欠,脊背骨节连贯通畅,气血循环,由形体到意识均要放松,由松入柔,积柔成刚,以柔克刚,以刚克敌,刚柔并济。

如何将和式太极拳具有的精华发扬光大,使习练者真正懂得它的内涵呢?   1、要认真学习和式太极拳谱,熟记拳谱的有关重要章节,把拳谱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记忆中。

2、要组织教练员分批培训,提高教练员水平。

还要组织优秀教练员到各地辅导和推广。

3、和式太极拳应编写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套路光盘。

目前学习和式太极拳的书籍很少,新华书店几乎没有和式太极拳的教学光盘和书籍。

我们要学习其他拳种的教学经验,多出书、多出光盘使和式太极拳教材和光盘遍地开花。

和式太极拳《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这本教材编写水平很高,它把套路、散打、拆招编写的很详细,特别是1至6段的编写更为详细,使大家看后一目了然。

因此我建议习练和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的光盘也要进一步细化,从示范分解,分动练习,综合练习,每个动作都规范统一,这样便于教学,便于更好的推动和式太极拳的发展。

4、和式太极拳推手训练。

和式太极拳套路推手、散手三合一,技术要求非常强,招招不空,势势击法鲜明,人与人交手做到沾粘连随,舍己从人,分清对方用途、虚实、引进落空。

技击上采用棚、捋、挤、按、探、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又名十三式,特别是“和家靠”,更是运用的出神入化。

和式太极拳学习套路是根本,推手、散打是灵魂,套路怎样练,推手和散手就怎么应用。

要想把老一代传下来的精华保留下来,发扬光大,就必须普及和学习和式太极拳,要从青少年开始培训。

从目前来讲,我们宣传和普及和式太极拳力度还很不够,各地习练和式太极拳的人还不够普遍。

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活动项目,不如武术散打那样管用,所以练起来没有兴趣。

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太极武馆,学生利用暑假和寒假进行正规培训,平时吸收一批青少年参加,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我们真诚期望和式太极拳在不久的将来,迈入武林大会,打进武林风,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散打人才。

三、和式太极拳健身作用       太极拳健身作用早已被世界医学界所公认。

实践证明,习练和式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和预防疾病的手段。

习练和式太极拳除了增强体质外,还是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1、和式太极拳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

练好太极拳大脑思维活动有良好的作用

能提高中枢神经的紧张度,增强大脑的协调作用,并能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快节奏、高效率,许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这一时期的人体免疫力非常低下,各种疾病有可能乘虚而入。

有不少同志患有神经衰弱。

主要是大脑过度兴奋,不能自我抑制,经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就越兴奋,在医学上叫植物神经紊乱。

太极拳能使紊乱的神经协调、平衡。

因为太极拳要求“静”,思想集中,精神贯注,排除杂念,周身放松,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控制状态,消除大脑疲劳,活跃情绪,恢复神经系统的平衡。

另一方面活动后产生体力疲劳,逐渐睡眠就正常了,如果在睡前练上几遍,大脑睡眠信号来的更快。

很多同志的神经衰弱就是通过规律性的活动有所改善。

而且习练太极拳能达到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2、和式太极拳对心脏、肝脏及周身血管的作用   和式太极拳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而言它包括了各组织肌肉,关节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奏的呼吸运动,减少了体内的淤血现象。

习练太极拳很多动作姿势要求气血下沉,即“气沉丹田”膈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

这样呼吸运动可以改变血液的循环状况,加强心肌的营养,此外横膈的运动可以给肝脏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好方法。

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如心脏病患者,其心脏很脆弱,还有肝炎病,都需要新鲜血液,凡是参与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激烈的运动对他们不适宜,接受不了。

比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练武术中的长拳,它的动作比较激烈,劲形于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均匀。

他们都能接受。

只要坚持活动锻炼效果就明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就是这个道理。

四、正确认识和式太极拳、积极参与其中       练习和式太极拳贵在坚持,“坚持”说着容易,做着难。

比如,国家规定的工间操,大家都知道是件好事,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虽是法定的工作时间,但坚持的单位并不多,慢慢就滞留了。

现在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所有的人都要参加体育运动,选择哪项活动,要有正确地认识。

根据大部分人的爱好,不习惯激烈有刺激的活动项目,如足球,它能牵动亿万人的心弦,但参与活动的仅有几十个人。

所以有些活动观赏可以,亲自参与不容易,这就需要考虑,哪项运动适合自己。

我认为和式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习练过程中,思想集中,处于平静状态,一般人们通过活动,都感觉良好,而且场地简单,受益较快,易于推广,初练时有些吃苦,但能把你的生活练甜,把你的体格练美,即使年老了举首投足也是很美的。

总之,实践证明,太极拳能增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它不仅是武术,还是健身术、养生术,尤其在医术上作为辅助医疗手段很有作用,但不是绝对的,不是练拳治百病,长生不老。

前面讲过,对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的。

它的好处只有长期练拳者才能体会到,享受到。

正因为这样,练拳的人越来越多,国外练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欧洲练习太极拳的人比较多,亚洲是日本,他们所学的东西都要切磋,很认真。

希望我们今后练拳都要认真、规范,也希望既要练习太极拳,又要练功德,即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也要心胸开阔,豁达乐观。

从生理上看,练习和式太极拳对全身各系统都能起到一定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它是治疗慢性疾病的一味良药,还是延年益寿的一颗珍宝,同时也是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

它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由单纯的武术发展为多功能的活动项目。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