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因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且目前尚无法治愈,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策略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AIDS;HIV;治疗;发病机制。

【Abstract】 The full name of AIDS is called for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t’s caused by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t infects rapidly, dies highly, and we have no way to cure it at present. So it evokes great concern from whole society and every government. This paper review AIDS’s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Key words】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herapy; pathogenesis。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后攻击人类免疫系统引起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1981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2005年全球已有HIV感染者约4300万人,且由于性观念的改变,吸毒人数的增加等原因,艾滋病感染率越来越高,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艾滋病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1 AIDS病原学研究及发病机制。

1.1 AIDS病原学研究 HIV 属逆转录病毒科,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相同拷贝的正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病毒的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gp120 (外膜糖蛋白) 和gp41(跨膜糖蛋白) 两种糖蛋白[2]。HIV变异性很强,病毒的不断变异给人类认识和治疗艾滋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型,HIV1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HIV2的生物学特性与HIV1相似,但其传播效率较低,引起的艾滋病临床进展较慢,症状较轻。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CD4,主要受体)和第二受体(CCR5和CXCR4等辅助受体)。其在宿主细胞感染过程包括:(1)吸附及穿入;(2) 环化及整合;(3)转录及翻译;(4)装配、成熟及出芽。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高温消毒、煮沸、漂白粉、福尔马林等可使之灭活[3]。

1.2 AIDS发病机制 HIV通过其表面包膜的糖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在通过内吞作用和融化作用进入靶细胞。在细胞核内,病毒的双链RNA逆转录成为双链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此后,一部分DNA被作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另一部分DNA则被患者终身携带,进入潜伏期。一旦受到刺激被激活,就会大量复制,导致宿主细胞大量死亡。由于CD4+的淋巴细胞不断减少,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易发生感染和肿瘤,而造成严重危害。

2 AIDS流行病学的研究。

HIV/ AIDS流行在我国可划为三个时期:输入散发期(1985~1988年),以病例高度分散为特征;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以个别地区发现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为标志;广泛流行期(1995年至今),特征是静脉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在更多的地区出现,性滥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出现HIV感染者的第二代传播。感染HIV的人是惟一传染源,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吸毒是HIV主要的传播方式,约占50%,其次是通过性传播,约占30%。

3 AIDS临床表现。

当HIV侵入机体后,机体反应可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HIV感染期:在暴露HIV 2~4周后,由于病毒大量复制导致CD4细胞急剧下降,可出现急性病毒感染症状,表现为发热、淋巴腺炎、咽喉痛、关节痛、腹泻等,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从HIV侵入机体到机体出现抗体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这一时期约持续2~3个月,其间出现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倒置。但随着抗体的出现,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可以恢复正常。

无症状HIV感染期:此期可延续数月到10多年,从HIV感染到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的中位潜伏期平均约为8~10年。此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部分感染者可有持续性全身淋巴腺病,病人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期:随着HIV对淋巴细胞的破坏,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性恶化,病人更易受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侵害,出现发热、腹泻、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最终进入艾滋病期。未经治疗者从进入艾滋病期至死亡的时间为12~18个月。

4 AIDS诊断方法。

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临床诊断依据《HIV/ AlDS的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该诊断方法以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检查结果等为依据。其中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HIV 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最基本诊断依据[4]。HIV检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分为血清学检测、病毒学检测、免疫功能标志物检测等。三种方法分别以HIV抗体是否阳性、HIV/RNA是否阳性、CD4+淋巴细胞数的多少为标准。

5 AIDS治疗

5.1 抗病毒治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医学史上发展最快的治疗AIDS的方法,根据HIV复制周期,可以选择不同药物对HIV的复制进行抑制。药物可以作用于病毒复制进行的不同位置如阻止病毒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抑制病毒逆转录酶活性;阻止病毒DNA与细胞DNA整合;抑制病毒DNA和RNA的转录;抑制病毒蛋白质的成熟和病毒的释放。不同的抗H IV药物的联合运用对减少H IV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重要作用。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主要包括高效抗病毒疗法(HAART) 、HAART间歇疗法、HAART和IL—2联用疗法。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