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2007年8月在首都北京召开

第11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会于2007年8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全国19个省市51个单位逾8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2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王书忠站长代表承办单位讲话,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博士代表中国园艺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还有北京市大兴区农委王书云副主任,北京市大兴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刘国栋总农艺师等,开幕式由中国园艺学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马跃秘书长主持。

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组长刘文革博士代表协作组做了“加强国内外市场与科技信息交流,促进无籽西瓜产业协调发展”的发言。大会组织了专题报告,刘文革博士做了“西瓜多倍体研究与美国西瓜科研进展”,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鸿平研究员做了“美国加州甜瓜西瓜生产”,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学森研究员做了“多倍体西瓜的抗病毒育种进展”的专题报告: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曾雄副主任做了“北京市无籽西瓜科研生产推广的现状与展望”的报告。上述报告使大家了解了国内外无籽西瓜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进展,受到了代表们的欢迎。

湖北省农科院戴照义、河南大学李国申、山东省东明县西瓜办公室刘孝礼、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林尤胜等逾30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校与生产单位的代表就当地无籽西瓜科研生产、推广、市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加强国内外市场与科技信息交流,促进无籽西瓜产业协调发展”,对无籽西瓜科研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核心四倍体西瓜种质的突破、无籽西瓜在三北地区的推广、小果型无籽西瓜品种的选育无籽西瓜育种与抗病育种结合、病毒病和BFB等病害的预防、无籽西瓜栽培的行业及企业标准、各地无籽西瓜协会的作用、国际合作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会议组织代表考察参观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北京市大兴区老宋瓜园、中国西瓜博物馆、国家蔬菜工程中心、西瓜深加工企业北京健力药业有限公司、庞各庄西瓜产销联合会,并听取了健力药业关于西瓜深加工进展的介绍。通过西瓜综合加工利用,提取对人类有益的天然瓜氨酸、番茄红素、西瓜纤维、维生素C、西瓜水等保健成分,将提升西瓜的档次,通过药用加工西瓜专用品种选育、种植基地建立等,促进无籽西瓜产业发展。这也是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大兴区合作的成果,北京市大兴区农委汪宝国主任对此表示赞赏,并对院区进一步合作提出了建议,

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组长刘文革博士做了大会总结。根据会议研讨情况,大会确定了以后的协作内容:(1)加强科研生产协作,促进无籽西瓜产业发展。近年来全国无籽西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已经突破20万hm,通过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的龙头科研单位、企业、推广部门,积极开展科研生产协作,促进无籽西瓜产业的良性发展。(2)科研育种协作创新,加快四倍体西瓜种质选育。在高配合力优良四倍体西瓜选育、小果型无籽西瓜选育西瓜多倍体的抗病育种等方面协作攻关,打破西瓜多倍体育种的瓶颈。(3)选育高番茄红素、高瓜氨酸、高维生素C含量等功能性无籽西瓜新品种,促进西瓜深加工的发展。(4)利用协作组单位成员的优势,进行无籽西瓜品种的区域试验协作。(5)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优异西瓜种质资源引进,在国外推广我国新品种,提高我国无籽西瓜育种水平。(6)发挥各基层无籽西瓜协会的优势,推动新区无籽西瓜的发展。(7)制定评选优质无籽西瓜基地标准,积极申报全国无籽西瓜优质基地。(8)《中国瓜菜》将在2007年第6期侧重报道此次会议的研究论文与成果。(9)加强信息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中国无籽西瓜网()的交流平台,使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成员、种植者、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互动起来,做强无籽西瓜产业。

会议初步确定第12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会议由湖北省西瓜甜瓜协会承办,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中国园艺学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

全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协作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瓜菜》编辑部。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