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三大条件_用标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欣赏水平的提高,现在已进入读标题的时代。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代表文章成功了一半,作者想要表述的亦全在标题中。

新闻标题,传统上的要求是简洁练达,对偶、工整,还要求有动感,多用动词

这一观念要改一改。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闻标题要让人一看一听,便能基本明白新闻的主题,不要再拘泥于对偶、工整之类,也不要拘泥于字数。

要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把标题做得形象生动

标题高层次的要求是灵动,要使标题动起来,核心技巧是多使用动词,捕捉动态,巧用修辞。

标题的表现手法很多,常见表现手法如下。

叙述式,就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直截了当地叙述出来,比较平实,但很准确。

如《我国将利用基因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率》。

描写式。

通过描写新闻场景,传达消息内涵,如《河南煤化:把目光瞄向下一轮更激烈竞争》。

抒情式。

饱含作者感情,寓情于事,寓情于人,感人肺腑。

如《充满希望的沃土》、《情满中原》   议论式。

作者在标题里直抒胸臆,表达了鲜明的态度和立场,如:(主标题)特种车辆也不能耍特权,(副标题)郑州严查乱闪警灯乱鸣警报器。

修辞是对语言符号进行艺术的挑选。

加工成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使语言表达的内容生动,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手段很多,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如下几种。

比喻。

即打比方,把陌生的变成熟悉的,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

如:“伞花”飘飘绽放开封。

以“伞花”隐喻参赛的跳伞运动员,“绽放”指跳伞比赛。

借代。

不直接指说出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

例如:我国消费马车稳步快跑,以“马车”来代表消费速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在进一步增长。

比拟。

可以拟人,也可拟物。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故意把物当成人,把人当成物,或把甲物当乙物。

(引题)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   (主标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副标题)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   主标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做得可谓生动形象、大气磅礴。

标题巧用“长大”这一拟人化词语,贴切传神,动感十足。

“长”字是整个标题的点睛之笔,达到了一种“一字出奇,满题生辉”的传神效果。

对偶。

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对接排列在一起。

妙用俗语,使标题幽默风趣。

妙用方言口语、民谚等生活化语言,可使标题通俗风趣、亦庄亦谐。

《北京日报》在报道美国“先驱者”月球卫星发射失败掉进大海的消息时,编辑做出了《美国卫星去海底捞月》的标题,巧妙地引用了歇后语“海底捞月――一场空”的前半部分,取得了引而不发,幽默讽刺的效果。

选用方言俗语等群众语言作为标题,关键要强调一个“妙”字,不可牵强附会。

要使标题充分概括文章精髓,并且要常引常新,使人读之有味,思之有趣。

新闻标题的正确运用重在表现技巧

表现技巧要追求新颖独特、形象生动

大凡感人的标题,其词语都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枯燥、抽象的概念化语言,除重大政策方针、思想原则的内容外,一般很难唤起人们的阅读感。

要使标题语言形象生动、新颖独特,除了编者心中装着读者,眼中抓着新闻外,重要的在于驾驭语言技巧

技巧一,多用短句

制作新闻标题的目的就是让读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有的直至依照而行。

这就需要多用短句,短旬往往铿锵有力,琅琅上口,节奏感强,语意一目了然,文风活泼,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如:《死刑!“11・8”案宣判》、《老天易变脸,出门带把伞》、《贫穷的百万富翁》、《工作干上去干部不倒下》、《小泉为何再度拜鬼?》、《走,我们踏青去》。

多用短句,实际上是倡导一种清新朴实的文风。

愿我们的记者和编辑们能在多用短句上下些工夫,努力让我们的新闻标题长句变短,使读者易读易记。

入耳人心。

技巧二,活用动词

新闻标题要做得形象生动,贵在用活动词

动则生变,变则出新。

新颖鲜活的标题,历来为文增色。

请看下列几个标题,莫不如此。

1.《七天,单亲妈妈“逼”聋儿说话》,2.《沈阳制造“拴住”外商的脚步》3.《浑南“抓住”世界的目光》,4.《居民楼住着位“死者”》,5.《女儿给父亲“送”了张传票》,6.《老工业基地迎来温总理》,   例1,一个“逼”字,以情制胜,把母爱的伟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感动了无数读者

例2和例3,用一个“拴住”、一个“抓住”,以高度浓缩的动词,使严肃的标题立即生动起来。

例4、例5,住着“死者”,“送”了传票,两个动宾词语的搭配运用,使前者原本恐怖的报道氛围有所淡化,使后者令人沉痛的新闻事件略有减压。

例6,一个“迎”字,饱含了辽宁人民多少热爱、多少期吩的情感。

动词标题中所起到的这种动感、情感、现场感和生动活泼感的作用可见一斑,是其他词语无法替代的。

标题

应是非分明,发挥好早向的作用。

标题制作虽有其特定的标准,见仁见智的情况也常常出现,但在导向性、贴近性、生动性、新闻性等大的方面的把握上应当说还是有泾渭之分的。

这就要求评鉴人员要高人一筹,见解独到,准确客观,不偏不倚。

对于同题新闻,善于在对比中看优劣;对于独家报道,能够按新闻规律定高下。

评鉴者的评定意见科学,就会极大促进新闻标题质量的提升,反之则只能走向反面。

综上所述,新闻标题的制作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它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一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备,入眼人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成为新闻最亮的风景。

(作者单位:漯河市有线电视台)   编 校:杨彩霞。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