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1=2”看历史板书创意无限

“1+1=2”,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学表达式,却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课堂上,成为最不普通的亮点。1+1=2走进历史课堂,以不寻常的方式,赋予历史板书以崭新的内涵,激活了历史板书的创新意识,使黑板真正成为课改的重要阵地,使板书成为课堂的亮点。

曾在教研活动中观摩《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教学,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板书了1+1=2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自我盘点、解读历史”,置换板书

一、“1+1=2”?一题多解。

二、“1+1=2”!一式多义。

数学式子赫然呈现在历史课堂的黑板上,不仅打破了常规,充满了创意,而且其中的历史韵味深远。

1. 数学表达式+ 历史元素= 课堂小结历史课的课堂小结多以巩固回忆为主,历史元素是课堂之重,1+1=2打破了传统的小结方式,将数学形式与历史内容有机结合,成就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课堂小结,使一道最普通的数学式成为历史课上一道最不普通的亮点。

2. 老师抛石+ 学生之玉= 学生主体。当数学式出现在历史课堂上的一瞬间,就仿佛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此不寻常的“抛石”,巧妙地把黑板交给了学生,也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3. 基本史实+ 发散性思维= 开放式板书。正如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基本史实却激起不同的思维火花,自然生成的板书如百花齐放,将课堂推向高潮和高效。

三、“1+1=2”……举一反三。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人所获得的信息中,听觉占11%,视觉占83%,且视觉比听觉获得信息记忆的时间要长好几倍。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事物比较容易理解,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板书,能给他们留下一目了然的视觉印象,成功的创意板书更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为课堂增色增效。

所谓创意板书,它既合常规又不落俗套,既能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脉络性、结构的完整性、表达的简洁性,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回忆自己的平时教学中也曾经有一些板书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 主题式——通过创设一定的主题情境,由学生完善板书

案例1: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时,结合新学期新老师的特定情境,我以介绍自我档案的方式导入新课,出示板书“姓名、籍贯、年龄、民族”等,在学生盎然兴致之时,链接新闻图片《走近“人类祖母”露西》(2009—04—12 11:56:14新华网),请学生查阅课文,为露西完善个人档案。

姓名:露西

籍贯:(非洲埃塞俄比亚)。

年龄:(约三四百万岁)。

种族:(无)。

家庭成员:(无)。

由于将远古的历史史实移至现实的生活情境,使课堂少了些许枯燥乏味,多了许多生活情趣。在完善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在“种族”和“家庭”两个方面争议较大,很多人开始以为很简单,后来又犹豫答案是“无”,最终明白了其中不简单的因果缘由,从而自主高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2. 线条式——以线条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案例2: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时,我围绕“工业革命”辐射链接,引导学生构建了一幅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①由导言框“英国发生了一场不同的革命”导入新课,板书工业革命”。

②查找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地点和标志,讨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板书“资产阶级革命”。

③列举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板书“瓦特改进蒸汽机”和课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④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板书“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社会面貌变化”。

⑤联系1840年鸦片战争,从英国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板书“掠夺原料”和“打开市场”。

3. 图示式——通过简单的图示,将抽象的历史具体化、形象化。

案例3: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时,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理解不透,有人质疑“为什么教材强调《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不是‘大大加深了半封建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为此我设计了四个圆形表示“封建社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识记理解,用阴影部分表示“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

历史板书创意没有固定的模式,因内容而异,因教师和学生而异,但不变的是新意和高效。创意无极限,高效是宗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