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ICP的面纱】揭开公司面纱

一位统计同仁曾这样评价ICP(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的简称)工作:“这是一项有意义、有难度、有局限的工作。

有意义,因为其力图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纷杂的现象梳理得更加清晰,可以更加综合、全面地评价不同货币的实际币值、购买力水平。

有难度,就在于以世界之大、中国之大,以不同国家地区情况之复杂,之千差万别,要把不同的现象综合考虑是非常不容易的。

有局限,因为这种比较似乎主要是同商品同项目在不同区域间的价格比较,而评价其高低贵贱,除了汇率因素外,还应考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等诸多因素”。

统计热门词汇“CPI”(消费价格指数)字母组合极其相似的“ICP”虽然没有前者那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国际间的经济对比,国际比较项目得出的结果比汇率法更接近于实际      随着国际间的技术与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国际间的经济对比越来越广泛和频繁。

在进行不同国家的GDP比较时,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对各国的货币进行换算,通常采取汇率法将不同国家按本币计算的GDP总量转换成按相同的货币(通常为美元)计算的GDP,然后进行比较

但是,由于汇率受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投资者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

而且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直接造成其GDP的剧降或剧增,不能真实反映该国人均GDP水平。

为此,联合国国际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末即开始探索使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GDP的国际比较

国际比较项目由此而生,这是一项统计技术含量高、世界各国参与度高的国际统计活动。

国际比较项目通过对参与国同质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比较,计算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用以衡量参与国的经济规模,其目的是准确比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际比较项目的理论依据是20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货币购买力平价理论。

简单来说,这种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所以能够互相兑换,是因为它们各自在国内具有购买力,因而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这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大小之比。

例如,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在中国用了100元人民币,在美国用了20美元,对于这些商品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5:1,也就是说,在这些商品上,5元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

国际比较项目购买力平价作为货币转换系数,将按照各国本币计算的GDP转换成统一货币(通常为美元)表示的GDP,从而剔除各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比较各国实际经济规模。

理论上说,用这种方法比较出的结果要比汇率法更接近于实际。

国际比较项目参加国的数量从第一阶段10个增至第七阶段166个      随着国际比较项目参与国数量逐轮增加,项目组织管理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目前国际比较项目分三级管理组织实施。

参加国统计机构:负责各自国家国际比较项目组织实施和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

区域性协调组织:负责本区域国际比较项目的实施和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本区域内部的数据审核和购买力平价计算。

全球组织机构:由世界银行牵头的国际比较项目执行委员会,下设国际比较项目办公室,负责制定世界国际比较项目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技术咨询工作。

负责推导全球购买力平价

国际比较项目自1968年开始,分阶段执行。

第一阶段以1 970年为比较基准年,选择10个国家(哥伦比亚、法国、西德、匈牙利、印度、意大利、日本、肯尼亚、英国和美国)进行比较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以1973年和1975年为比较基准年,参加国分别为16个和34个。

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的试验性研究是由美国福特基金会出资,委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克拉维斯、赫斯顿、萨默斯组成专家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试验性研究。

在取得基本经验后,国际比较项目作为联合国一项定期试验研究活动,计划每五年进行一次。

以1980年为基准年的第四阶段有60个国家参与,从第四阶段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项目组织工作做出调整,主要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由组织者逐渐转变为顾问,由联合国统计司主持负责ICP的日常工作;改变过去统一进行世界比较的作法,把参与国分为若干区域,先进行区域一级的比较,然后把这些区域比较结果联接起来,实现全球性比较

至今,国际比较项目已经完成了七个阶段的比较报告,参加国的数量从第一阶段的1 0个增加至第七阶段的166个。

参与国际比较项目,对于实事求是评价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从1983年起,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多次邀请和敦促我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活动,但由于国际比较项目有十分详细的价格和GDP支出分类资料,当时我国国民核算体系尚未建立,尚不具备参加该项目的条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务院相关精神,自1993年开始,国家统计组织有关试点城市参与国际比较项目调查活动。

1993年,以部分地区,双边比较方式参加联合国亚太地区第六阶段国际比较项目

以上海市和广东省开展试点调查,进行上海与日本、广东与香港地区的试验性双边比较

1996年在联合国亚太地区第六阶段国际比较项目调查框架下,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等七个城市开展试点调查,与香港地区进行双边比较的内部测算工作。

1 999年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9年一轮国际比较项目试验性合作研究活动,在上述七个城市进行试点调查

自2003年开始的世界第七轮国际比较项目

中国以11个城市(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哈尔滨、武汉、广州、西安)参加2005年的调查活动。

最近一次调查是2009年开始的全球第七轮国际比较项目的衔接项目,在全球国际比较项目的间隔年,调查各国首都城市价格。

北京是中国参加此项目的惟一城市。

到目前为止,除了欧盟和经合组织成员国将国际比较项目工作纳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以外,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直将其作为一项试验性国际统计研究活动在开展。

通过国际比较项目活动,我国初步掌握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平价,这对于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