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档案事业的新思考

摘要:全媒体时代风靡各行各业,随着档案工作服务化功能的不断强化,档案事业也迎来了全媒体时代,为了适应行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拓展档案馆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等未来发展方向的需要,亟需对档案馆的功能及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高档案部门在全媒体时代的跨界竞争能力。

本文主要针对档案事业从全媒体时代大环境中汲取的正能量和产生的副作用等方面作出了观点回应,并延伸到全媒体时代带给档案教育的启示进行探讨。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全媒体档案教育;新思考   1、档案事业迎来全媒体时代   1.1“全媒体”的概念。

“全媒体”一词在国内最早来源于传媒行业,近年来在各类报纸、期刊、广播、杂志中频频出现,然而究竟什么才是所谓的“全媒体”,至今学界都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准确定义。

档案界今年来较多地研究了多媒体、新媒体等对档案事业发展变化,而对全媒体却鲜有涉及。

为此,“全媒体”的概念说起。

理清全媒体的概念,要明确三个要点。

首先,全媒体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全”字体现了它与多媒体、新媒体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多媒体的集成体,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媒体,还包括电视、出版、网络、卫星通讯等,是人类目前为止能驾驭的最大化信息集成手段,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全媒体时代强调个性化,即根据不同受众群体作出不同需求的反应,提供极致细化的信息服务以求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达到最佳的体验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全媒体”是所有信息媒体的集大成者,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无间断、无障碍的信息传输,也从最大限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增值,是人类在信息驾驭和传播方面的极大跨越,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革命。

2、全媒体时代档案事业带来的改变   2.1.全媒体档案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也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档案事业在大环境的变化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升级,促进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实现质的飞跃。

2.1.1馆藏资源更多元。

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资源量激增并且形态各异,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像等媒体形式更多的包含了电子期刊、网络资源、图片、视频等各种格式的信息资源

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也逐渐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要素,形成多元化、立体化、多载体的全媒体贮藏格局。

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三网合一等信息化工程,实现档案资源的无障碍传播,也丰富了各地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实现了档案资源灵活性传播和集成性应用。

然而,这也对档案馆的档案信息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的优势,提升业务水平,解决传统档案管理中遇到的瓶颈,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2.1.2价值更凸显。

媒体的传播方式为人类记忆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价值服务用户的要求也因此“水涨船高”,对信息的价值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媒体时代档案馆要对全媒体环境中海量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形成用户所能在档案馆和相关终端进行获取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

其次,档案馆还将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产品,这些产品经过信息的深加工,解决其他知识或者信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1.3互动更立体。

媒体的交流方式融合了互联网、手机、电脑、平板等互动交流的媒介,让信息的发布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及时互动,既丰富了信息的多样性又拓展了信息传播的空间;既为用户带来全时段、广辐射、立体化的信息服务又让用户全方位的体验档案馆的立体化服务效果。

虽然用户的利用信息的方式各有不同,需求也千差万别,但面对全媒体信息服务方式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档案馆为用户提供多元、细致的服务和选择,用户在读取信息的同时又反馈给档案馆,在档案馆和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互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立体、高效的利用资源服务

2.2全媒体技术给档案事业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媒体在给档案事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媒体的副作用会给档案事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2.1档案事业面临“微”难题。

媒体化在档案领域的全面覆盖,在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速度的同时给档案事业带来了全新的难题,那就是内容琐碎,形式繁多,为档案资源的存储提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由此,“微档案”该如何整理又由谁整理便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2.2.2传统管理模式瓶颈凸显。

长期以来档案馆的服务方式仅停留在借阅、查档等简单的输出化服务模式中,这与档案馆的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手段单一有很大的关系。

而随着档案馆自身的转型,档案服务响应走出去的号召越来越符合时代的要求,全媒体的全新传播方式使各种不同的媒体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着广大用户的注意力。

2.2.3跨界竞争愈演愈烈。

由于各种媒体形式的同时存在,广大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网络、移动设备、通讯终端等都成为其获取信息的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媒体的不断深入,档案馆等传统馆藏模式的机构对受众的吸引力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态势,档案馆必须直面挑战,寻找适合自己的新型发展模式,在全媒体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3、抓住机遇,跨越发展   尽管全媒体时代档案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档案馆自身要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勇于抓住机遇,实现档案事业在全媒体时代的跨越发展

3.1全媒体背景下拓宽档案宣传之路。

档案载体在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传统纸质档案外,声像档案、数字档案的数量今年来呈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全媒体时代我们恰好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和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全媒体时代档案宣传工作应当实现极致细分的灵活化、综合化宣传,实现对受众群体的全面、个性化覆盖及最佳宣传效果。

3.2创新立体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在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延伸到档案馆的各项服务之中,各级档案馆为此应着力构建立体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为档案馆和受众群体之间搭建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

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在面对不同需求、不同类型的用户时,我们不仅要把馆藏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资源一览无余的展现在用户面前,更要搭建信息反馈系统,使用户的体验感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档案馆继续改进自己的服务模式。

3.3着眼档案信息素质教育。

媒体时代不仅向现行的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加快了档案教育的改革的步伐,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培养未来档案人才的信息化警觉性和敏锐性显的尤为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进而搜集、分析、整理、撰写相关信息,使之成为真正有用的档案信息;其次,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档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观念要传承在档案从业人员工作生涯的各个阶段。

4、结语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社会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档案部门作为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必然也参与在这场媒体的革命中,它不但带来管理模式、手段、技术的变化,而且将对档案管理的思想、理论、原则和方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历史性的变革。

这种影响和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带来的影响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带来许多冲击和风险。

总之,全媒体时代带给档案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档案从业人员要牢牢把握机遇,迎难而上,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技术,把档案事业推向新的巅峰。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天宇,常杰.全媒体时代档案宣传的新思路[J].档案管理,2012,(4):39—42   [2]王世伟.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其对图情教育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5—9   [3]张大伟.全媒体时代档案事业发展带来的正能量与副作用[J].上海档案,2013,(9):20—23   [4]陈志兴.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2,(9):29—31。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