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病应对,看“红黄绿灯”原则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是常见胆道疾病,其中胆囊结石最常见,我国每10个人里就有1人有胆石病。

那么,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办? 毕业论文网   无症状的胆结石无须手术   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外科、普外科主任简志祥教授称,可把胆结石分为三种状态,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绿灯通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既往没有胆囊炎发作,胆囊壁不厚;胆总管无扩张、胆总管内泥沙样小结石,没有引起胰腺炎,黄疸等并发症;没有症状,单纯在体检时发现肝内小结石或钙化灶的肝内胆管结石

无须手术,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

“?S灯警惕”:虽没有症状,但心理压力大,影响日常生活,且手术风险不高;胆囊结石超过10年;野外工作人员;老年人,有胆囊结石病史,身体一般情况良好。

应对办法是高度警惕发作的可能性,且发作时只能放弃微创而做紧急手术,可考虑择期手术

胆石存在时间过长,还会引起组织癌变。

“红灯手术”:如果是胆囊结石结石直径3cm或以上;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伴有胆囊息肉>1厘米;胆囊壁增厚;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儿童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有心肺功能障碍等。

如果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已经出现“三联征”(上腹痛、发热、黄疸);已有并发症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如肝脓肿、肝萎缩、恶变等。

他建议不要拖延,尽快择期手术

胆囊还是“保胆取石”?   发现胆囊结石,很多人首先希望把石头取出来就好了,不愿意切除胆囊

简志祥教授认为,“保胆取石”治标不治本。

大量研究证实,保胆取石导致的复发率高达80%以上,还会并发胆道、消化道的损伤。

胆囊壁的炎性组织学改变、代谢、家族史、遗传等并未因胆石取出而转为正常,导致复发率高。

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老人胆囊结石导致发炎、身体虚弱又不能马上切除胆囊,那就临时取石、引流胆汁,先控制炎症,但消炎后切胆手术还是要做。

此外,如果胆石病症状不明显、没有家族史、胆囊功能非常好、病人坚决要求保胆取石才做。

排石偏方不可信   很多病人寻求各种偏方“溶石”、排石,希望逃过手术

简志祥称,胆结石的症状是因为结石嵌在了胆囊颈,引起了胆绞痛。

当疼痛时吃药有消炎作用,嵌在胆囊颈的结石松动了,就不痛了。

但药物无法使已经形成的结石消失,因此吃药不治本,结石仍然存在。

而且,胆囊结石不同于泌尿系结石,盲目地药物排石可能会引起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胆囊管及胆总管内,不但结石排不出,反而会加重痛苦,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

还有一些偏方,如鸡内金泡茶喝“溶石”、“碎石”,不可信,目前没有任何药可溶解掉胆结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