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

【摘要】鉴于质量成本管理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质量成本基本理论的理解,是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前提。

本文系统性地阐明了质量成本的内涵、理论发展,对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03042.htm  【关键词】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 改善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企业管理者也愈发意识到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以质量求生存”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企业来说,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一直追求的目标,同时又不能以牺牲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为前提,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其自身内部的经营管理来提供有力的保障,质量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企业经营中,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的降低,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随之降低,增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质量企业的生存之本,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控制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成本的概念与理论发展    (一)质量成本概念的提出    质量成本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最早提出的。

在20世纪50年代初,担任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制造和质量经理的费根堡姆提出了一种新的报告体系,以货币为语言,把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产品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损失一起考虑,用金额来量化表达质量管理企业经营的深刻影响和质量改进的意义,从而向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提供质量报告。

在该报告中, 费根堡姆创造性地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

1951年,他在所著的《全面质量控制》一书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他提出“工厂和公司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控制成本控制失效成本

这些就是生产者的经营质量成本

”    (二)质量成本理论概述    费根堡姆提出的质量成本这一概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之后,美国著名质量专家朱兰博士提出了著名的“矿中黄金”的比喻,所谓“矿中黄金”是指“质量上可减免成本的总额”。

他把企业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本比作一座金矿,减少废品和次品就像是开发金矿中的黄金,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有效手段。

同时,纽约州科皮亚哥电视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D.M伦德互尔提出的“水面冰山”的比喻,是对质量成本概念又一形象的说明。

他把明显的废品比作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隐没在水面以下的则是未暴露的潜在的次品,几乎占到全部废品损失的90%,若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费根堡姆将质量成本分为控制成本控制失效成本两大类,控制成本包括两个方面:预防成本,即避免缺陷和偏差出现的质量费用,鉴定成本,指为维持企业质量水平进行正常的产品质量评价而支出的费用;控制失效成本也包括两个方面:内部质量损失,即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质量损失;外部质量损失,即发生在企业外部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质量损失

朱兰博士在其《质量控制手册》一书中,对“质量成本”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是指“企业为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

克劳士比把质量成本分为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两大类,非符合性成本包括由于第一道工序发生了质量缺陷而引起的所有成本,符合性成本包括所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成本

其中符合性成本包含了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非符合性成本包含了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概念的提出,把产品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深化、完善了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内部的质量改进计划、降低成本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质量成本质量管理的经济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可使企业成本管理处于主动地位、目标明确,通过找到本企业质量成本构成的最佳比例,进而确定满足顾客要求的最佳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可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加强成本管理的预见性,为企业赢得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好地组织经济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使经济人员了解质量,使工程技术人员增加经济观念,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质量成本管理企业定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可以反映和监控企业在各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推进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四、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引入    1981年,质量成本的概念被引入国内,我国的GB/T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对质量成本的定义为:“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

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特殊情况下,还应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费用

鉴定成本是指为评定产品、过程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试验、检查、审核的费用

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如重新提供服务、返工、返修、降级、报废等。

外部故障成本,指的是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如产品维修、退货、换货、召回、责任赔偿等。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为提供顾客所要求的客观证据而支付的费用,如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检验、试验的费用,进行质量认证所支付的费用等。

在以上的质量成本构成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质量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是减少质量损失、增加质量收益和提高竞争力的必要前提;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它们的减少由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决定,同时又与质量投入密切相关。

合理的质量成本构成,可使质量成本最低,质量效益最优。

(二)当前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质量成本的概念被引入国内以来,尽管随着质量管理工作的逐渐深化与完善,国内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多数企业仍是将质量成本管理仅仅看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并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地表现为应付或是不重视质量成本管理,只是为了企业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和检查。

总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质量成本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

国内企业质量成本的认识多数存在偏差,有的企业认为质量成本是为获得满足要求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有的企业认为质量成本是所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费用的总和,甚至有企业认为质量成本质量部门的开支。

所有这些理解都存在一定偏差,这导致了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上的不深化、不全面,也使得企业难以明确各职能机构在质量成本管理中的分工与职责,往往最终演变成质量部门的工作。

同时国内很多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迫切性及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开展此项工作主要是用来应付质量体系认证和体系考核。

(2)忽视员工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为加强质量管理,几乎各个企业都设立了质检部门,对出厂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一般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是严格检验的结果。

为减少外部故障成本企业往往会严把产品检验关,检验越严格,内部故障成本越高,同时鉴定成本也居高不下,企业质量成本没有降低反而升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产品设计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产品质量主要是由员工的工作质量决定,员工的质量意识影响着其工作的质量质量意识高的员工所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通常也较高。

因此,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职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降低企业外部失败成本

(3)没有从整个的产品实现过程来考量质量成本

企业管理实践中,产品质量成本往往局限在产品制造质量成本的范畴,而没有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整体过程来考虑产品质量成本,这大大降低了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使质量成本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实际上,很多质量问题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已经潜在产生了,这些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是无法消除和避免的,而且存在于整个产品使用生命周期内。

产品设计环节的质量成本管理的忽视,对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潜在影响是不可估计的。

(三)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    (1)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

我国大多数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中缺乏对质量成本控制,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作用不甚了解。

为此,企业需要通过全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员工及管理层的质量成本意识。

(2)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落实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离不开组织体系的保证。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质量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体,全员参与,明确质量成本控制责任制,是企业成功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条件。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这就决定了质量成本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只有明确质量成本责任归口管理部门和每个员工的具体任务、职责与权力,才能使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实施和开展。

(3)适当增加预防成本

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和救火。

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预防是实现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克劳士比提出了“第一次及每一次都把事情做对”的观点,质量改进过程的终极目标是零缺陷或“无缺陷”的产品和服务,即让质量成为习惯。

应该从过去的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发,进而进行持续改进,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管理转变,从而达到整体降低质量成本的目的。

(4)树立新的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技术进步来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零缺陷”和卓越质量为出发点,在具体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中弱化鉴定成本的作用,从“合理质量”的角度出发,研究本企业质量与经济的关系,通过本企业质、本、利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寻求质量与经济相统一的最佳质量水平和质量成本水平,使质量不过剩又能保持质量的符合性,求得质量成本、效益三者的最佳组合,这才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所应当追求的目标。

五、结语    质量成本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把尺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目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在21世纪的经济大战中,质量将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加倍努力,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杨文培.现代质量成本管理[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王雪岭.企业最优质量成本决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2008.   [3]马婷.高速列车总装制造业T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10.   [4]王?[.不同质量水平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7.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