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中国】 《创业中国》在哪看

2004年12月28日上午,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被誉为中国海归”第一品牌的第 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下简称“留交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以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出席大会。

本届“留交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位中国留学人员,他们带来科技项目1000多项,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领域为主。

人文社科类留学人员的比例超过了1/4。

本届“留交会”由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中国科学院和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厦门、苏州市政府和欧美同学会协办,主题是:创业中国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教育部也许是“留交会”上最忙碌和最引人注目的部门。

他们除举办“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论坛”、“教育部春晖计划’支持西部专场”和以“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教育外交宫座谈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外,还把2004年年初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上的“教育部展区”搬到了“留交会”上,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刘宝利等参加大会。

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王永达,驻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张双鼓等特意从国外赶回,参加了大会。

海归”副部长论创业中国      在“留交会留学人员座谈会上,章新胜、刘燕华、王晓初三位副部长即兴发言纵论“海归”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碰巧的是,三位副部长也都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

章新胜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利用外资总额最多的国家,并逐步成为世界消费和生产的重要基地,这些都是日益增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的重要原因。

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分为三类:举家回迁,归国创业:归国后在各岗位就业,属于人才引进范畴,通过其他形式报效祖国。

留学人员回国后必须处理好“软着陆”的问题,尽快适应国内的环境;各省市、各接收单位也应该努力改善条件,为留学人员发挥作用打好基础。

章新胜还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一些情况。

他说,目前海外正兴起“中国热”。

学汉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热潮,汉语教师非常紧缺。

现在海外有2000万人在学汉语,我们的目标是 5年内使1亿人学汉语。

刘燕华说,在国家科技界,有50%以上的科技部门司局级领导是留学回国人员。

2004年新增选的院士中有50%以上是留学回国人员,特别是年轻人,百分之百是留学生。

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有50%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留学回国人员。

王晓初介绍,人事部门下一步将专门制定留学人员回国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特别是人才群体和核心人才。

教育部春晖计划’支持西部专场”是“留交会”上的一项重要活动,受到了与会留学人员的关注。

张双鼓在专场上发言,介绍了驻澳使馆教育处2004年“春晖计划”在澳博士团回国服务情况。

据介绍,2004年9月,该团一行 27人先后分批赴内蒙古和新疆进行项目对接和智力支援活动,共签订了150多个科研合作项目协议书或意向书:作学术讲座、报告 80多场,听众达5000多人次,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100多项;协议联合培养人才23项:达成单位间合作意向22项。

此外,有8名博士受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张双鼓希望在澳留学人员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乃至整个国家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留澳学人任永林、留瑞典学人陈鲁妮等分别在专场上发言,谈了自己为国服务的情况。

重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就重庆市教育部门如何吸引留学人员介绍了经验。

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扮靓“留交会”      电动汽车、直升机、“神舟”五号模型……这些吸引眼球的高科技实物全部出现在首次搬到“留交会”的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上,成为本届“留交会”的一大靓点。

展览还展出了邓小平同志1978年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会议纪要原件、中国1978年第一批选派出国留学人员图片和协议书史料以及教育部25年来制定和发布的重要文件等。

除了史料展览,教育部还专门带来了有留学回国人员研制的实物40余件,其中包括 L15高级教练机模型、曾获国际金奖的小提琴、“春晖三号”燃料电动汽车。

发光二极管等。

据了解,在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发团队中,有60多人是“海归”。

年薪6万以上 供求5:1      本届“留交会”有上万岗位热情地向“海归”招手,据了解,这一数字是上届的5倍。

除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征集需求岗位4000多个,广州方面提供岗位2000多个,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提供需求岗位3000多个外,仅今年新加盟的协办单位厦门市就带来岗位2000多今。

今年参会的留学人员2100多人,意味着平均每名“海归”至少有五六个岗位可选择—其中,在教育部高校展台,以往“留交会”从未出现过的“长江学者”赫然在列,而且为数不少,成为本届“留交会”一个亮点。

据了解,仅四川大学就提供了4个“长江学者”岗位

据有关人士透露,所有的职位年薪都在6万元以上,大部分为6万~30万元,最高的则是由厦门南洋学院提供的院长职务,年薪高达 60万元。

2000万元13道科技难题张榜求解100余“海归”揭榜      “留交会”上,广州市拿出部分企业13个自身无法解决的科技难题进行公开招贤。

这些难题涉及资金总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涵盖了IT、生物医药、环保、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广州市地下燃气钢管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项目,投入资金近500万元。

据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林元和介绍,这13道难题引来?00多名”海归”前来揭榜,每个难题都有10多人揭榜。

接下来,市科技局将邀请专家专门对这些项目进行评审。

“小海归”被拒引争议教育外交官称中学生不适宜出国      本届“留交会”在开幕前就爆出可谓特大新闻,首次对“小海归”关起大门,规定只有硕士以上的留学人员才能获邀参加。

一时,这个旨在抬高门槛提高效率的政策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学历与能力,“海归”与“海待”有关问题的争议。

不过本届“闵交会”的确称得上“高规格”,参展单位打出的招聘条件中,对学历的要求多数都是博士或博士后,这种情况在高校展区尤其突出,连普通讲师的职位都要求博士学位。

对于该项规定,“小海归”们自然叫苦连天。

与此相反,“老海归”们则认为,提高准入门槛的确使“留交会”在项目对接方面更加高效。

本科生基本无研究成果,无转让项目,跟硕士、博士有差距。

这一做法引起的争议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部举行的教育外交官座谈会上,与会教育外交官建议,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并不适宜出国留学留学最好等到大学毕业后。

“海鸥”“海根”“海派”“海泡”新词折射留学生多元发展趋向      在“留交会”上,不仅“海归”、“海待”这样的词语不绝于耳,“海鸥”、“海根”、“海泡”、“海派“等词语也逐渐流行,以描述处于不同状态的出国留学人员留学回国人员。

据有关人士介绍,所谓“海鸥”,是指目前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活动的留学人员;“海根”是指一批较早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已经拼搏多年,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基础。

随着年龄日长,他们中的很多人思念故土,愿意“叶落归根”,预计未来10年这批人的数量会有明显增加;“海派”是指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

“海泡”是指虽然非常想回国发展,但自己的专长不突出,或对国内的发展不是很了解,左右为难地“泡”在留学地,成了“海泡”。

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留学加拿大的王辉耀说,与过去那种单纯学成归来、学以报国的方式相比,当代留学生回归的方式已经从单一走向多彩。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