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奈洛尔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机制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普奈洛尔抑制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

方法:选择本院瘢痕疙瘩患者病理组织,分离培养,获取成纤维细胞,并分别于含有普萘洛尔培养基实验组)和单纯培养基对照组)中进行培养,应用CCK—8法检测两组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生长曲线,酶标仪检测450—630nm的吸光度值。

结果:实验组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普萘洛尔生长曲线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091—03   瘢痕疙瘩常继发于皮肤伤口的不良愈合,不仅影响美观,常可伴发局部感觉异常,严重者甚至可形成局部破溃,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普萘洛尔常用于整形外科中血管瘤的治疗,其在抑制血管瘤侵袭性生长方面,疗效显著。

基于此,DE Mesquita CJ曾大胆假设将普萘洛尔应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并做了大量的临床实验。

本研究主要从普萘洛尔瘢痕疙瘩的生物学特性方面出发,明确其影响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药品及试剂:盐酸普萘洛尔片(东北制药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P1021682),PBS液,0.075%Ⅱ型胶原酶,10%FBS,低糖DMEM,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青链霉素,0.25%胰蛋白酶,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PBS溶液。

1.2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组织来源于本院整形外科瘢痕疙瘩切除患者,并经病理证实,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6个月内病变组织无破溃、感染及癌变等;②患者6个月内未口服抗瘢痕药物或激素类药物;③患者6个月内未接受放射治疗;④无精神性疾病及相关器质性疾病者。

2方法   2.1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的制备:用PBS液冲洗所获取的脂肪组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取脂肪颗粒,过滤上清液及未消化的脂肪组织,并放入离心机中以1200r/min离心10min,得到单核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104个细胞/ml,进行培养,获取所取种子细胞,并进行免疫鉴定。

2.2实验分组:根据培养基不同,将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为含有50ng/L普萘洛尔培养基对照组为单纯培养基

将获取的瘢痕疙瘩纤维细胞分别放入两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48h后,两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ul的CCK—8液,继续培养24h。

2.3检测指标:使用酶标仪检测两组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50~630nm的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高,表明瘢痕纤维细胞增殖能力越强;并连续检测其7d生长曲线,从而明确普萘洛尔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

2.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