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研究

【摘 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建设关乎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应当如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运用集团化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真正完成?定市场、控制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任务。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国有企业一直是经济改革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央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合并、重组的要求,这势必会使国有企业的生产手段、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趋于多元化。

政策推动、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规模扩大都对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一、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概念、特点及模式   1.集团化财务管理概念   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是指国有企业为了实现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根据目标设计和规划对应的财务管理机构和部门,并对这些机构和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合理使用投资和融资的决策权、经济收益的分配权。

2.集团化财务管理特点   (1)财务管理集团化管理的核心   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管理方面促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

(2)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复杂化   财务管理的对象、层级、内容、目标、主体、管理方式、资源调配都呈复杂化趋势。

在实行集团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又要考虑不同的市场因素,最后基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协调好财务管理的各方机构、人员得出合适的实施方案。

3.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主要包含如下模式:中央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地方自治型财务管理模式和相对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

(1)中央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中央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将重大事件的决策权交予母公司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子公司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子公司只能根据母公司的政策和规划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将所有权利集中于母公司,有利于将在最短时间内将财务政策贯彻和实施,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工作的效率,加快公司战略实施的整体进程。

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金的高利用率。

当然,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如果在决策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偏差,也会导致问题迅速扩大,所以这种模式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危机应对机制有极高的要求。

(2)地方自治型财务管理模式   地方自治型财务管理模式也是一种分权管理模式,指母公司将部分决策权赋予子公司,使其享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依然接受母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在运营管理和决策上会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子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发展步骤、计划和战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个体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整体的发展

但对母公司管理功能的弱化,有可能造成子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整个公司长远利益。

(3)相对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   相对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指将中央集权型和地方自治型财务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是对中央集权型和地方自治型财务管理模式发展和扬弃。

子公司在享有充分决策权力的同时,也受母公司的监督和统一领导,两者都能充分完成自身的任务。

既充分调动了子公司的创造力,同时又避免了子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集团化财务管理仍处于完善改进阶段,许多国有企业还未能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有的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集团化财务管理制度,但在管理监督、权利分配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从而提升管理效果。

1.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有助于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还没有适应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在建立系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过程中有所欠缺,并且在财务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呈现零散和不完整的特点。

财务管理体制的缺陷也使管理部门和各个部门的合作中、母公司子公司权利的分配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循环关系,使集团化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充分发挥实际作用。

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有助于解决上述劣势,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企业发展

2.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主要采用内部监督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和随意性,对监管机构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对监管人员的考察不到位,造成“有事无人管”的现象。

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从监督管理方面入手,对财务管理问题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3.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有助于合理划分内部财权   通过对江苏省省级国有集团化企业的调研分析,大部分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上主要采用分权型管理模式

分权型管理模式优点与缺点都十分的明显,分权能够赋予子公司大部分的决策权力,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因此,对子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的掌握就有可能走向失控,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强化国有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能够有助于合理划分内部财权,通过集团化财务管理强化,合理分配具体权责,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提升。

三、我国国有企业加强集团财务管理的措施   面对我国国有企业实行集团化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各方要积极应对,从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控制手段、监督机制和权利分配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发展和完善集团财务管理,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1.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各财务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明确分工,不要出现越权行为,也不要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

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对先进分子要进行鼓励和表彰。

其次要积极构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还要在监督基础上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更大规模的损失。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