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因素中风险转移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转移及其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政策参考价值。

本文从两个角度展开探讨

首先,从微观金融效率和宏观金融稳定的对比视角构建理论框架,给出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转移是增强还是削弱金融稳定的判断标准。

其次,本文选择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转移进行剖析,通过对金融体系的研究对于中国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金融体系 风险 稳定性      ▲▲一、全球视角的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转移   传统上,企业在筹集资金的各种外源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占据了主要份额,因而相应的风险主要由银行体系承担。

银行部门通过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向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转移大量风险

信用风险转移主要通过三类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第一类为信贷违约互换类衍生工具,针对单一信用风险;第二类为证券化产品,如资产支持证券;第三类为抵押债务承诺类衍生工具,针对组合信用风险

这三类工具本质上都使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转移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金融体系风险转移及其影响金融稳定性的简化模型   (一)金融体系风险配置及风险转移的简化模型   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以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对持有风险资产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决定应该持有多少风险资产

以aB和aN代表商业银行以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承担每一单位风险资产而带来的风险成本,以和即风险资产收益的波动性代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风险大小。

银行预期收益,在考虑银行资产由于承担风险而带来的成本后,应该等于银行不考虑风险成本时的预期资产收益减去风险成本

由此得到下式:      同样,对于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考虑风险成本后的预期收益,应该等于其不考虑风险成本时预期资产收益减去风险成本

由此得到下式:      某一项风险资产并不会因为是商业银行持有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持有而改变其收益率和风险大小,那么,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数量应该取决于。

由于表明的是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带来的成本,因而它们实际衡量的是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敏感性。

越大,说明该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成本越大,从而风险敏感性越大,因此,该金融机构将选择减少持有风险资产

由于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具有期限和流动性上的不匹配,因而银行具有特殊的脆弱性。

商业银行风险敏感性相对要大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即。

这说明,从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敏感性角度出发,金融体系中的金融风险会从商业银行更多地转移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风险转移影响金融稳定性的简化模型   分别以代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承担每一单位风险而对金融稳定性造成的风险成本,则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因为持有风险资产而对金融稳定性造成的总风险成本是:。

I数值越低,金融稳定性越强。

持有同等数量的风险资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谁大谁小呢?显然,银行体系由于其特殊的支付清算系统而连为一体,一旦某一家银行发生挤兑,公众就会对银行体系信心动摇,从而引发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

因此,银行体系因持有风险资产而造成金融体系稳定性成本更大。

用公式表达为:。

金融风险转移是否增强金融稳定性取决于下列条件:。

表明银行相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对于金融稳定性的相对成本,表明银行相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对于自身的成本

金融稳定性造成的相对成本决定了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最优配置,也就是说,金融风险应该更多地由对金融稳定性危害较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

持有风险资产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造成的相对成本决定了金融风险的实际配置。

前者大于后者,表明如果存在顺畅的金融风险转移机制,银行持有的信用风险更多地转移非银行金融机构,则风险资产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危害将减少,金融稳定性由此得到提高。

▲▲三、对过国金融体系的启示探讨   中国金融体系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以资产支持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为主的风险转移机制,这将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本文的理论模型和以往经验,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一)金融体系风险转移宜疏不宜堵,顺畅的风险转移机制有利于增强金融稳定性   中国金融体系传统上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因而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组前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也说明了这一点。

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资产规模不断壮大。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之一应该是建立顺畅的风险转移机制,使得金融风险不至于累积于商业银行或者某一部门,而是在金融体系内通过流动和转移获得有效配置。

通过本文的理论模型研究,不难发现,只要我们承认机构投资者持有风险资产金融稳定性造成的成本小于商业银行造成的相应成本,那么,顺畅的风险转移机制必将有利于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提高。

(二)金融体系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配套的法律和监管改革   发展金融体系风险转移市场,离不开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需要有配套的法律制度。

由于中国在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信托的概念,和遵循英美法系的国家相比,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制造了障碍,因而需要有专门管理资产证券化的单独法案出台。

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经验,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专门出台相关法规。

参考文献:   [1]韩立岩.贷款组合中违约传粢的机理研究.金融研究,2009;10:143—150   [2]韩琳.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作用机制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8:37—43   (责任编辑:梁天梅)。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