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创造性应用] 文字图形化

摘要:文字是一门艺术,也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在设计应用中能够表现出极强的装饰感、象征性或图形意义,并且使图形化文字视觉传达的速效性、可视性和可读性方面都更具优势,更能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它“纯正的形式和精神的旋律”演绎出一种超越文字本身意义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文字图形化;精神的旋律      旋律指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在音乐当中,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而在平面设计当中,文字就好像是音乐中的音符,设计师就好像是作曲家,将文字进行图形化的处理则谱出了一曲优美的旋律,并且是一种使人们产生心理美感的精神旋律

一、文字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元素是至关重要的,文字包括字体与形态,在设计表现语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平面设计作品中汉字的表现更倾向于形态与意境,优美并集聚情境。

而西方文字更注重于形式的编排与构图,丰富多面别具情趣。

文字是跟随人类文明诞生并应用于人类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文字语言带给人类心灵沟通的基本条件,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给人们别开生面的视觉审美与思想内涵。

就我们身边而言,大街小巷中一幅幅以文字为主题的广告招贴画;一个颇具店面形象文字形态的导引指示牌;匆匆穿过身边的时尚女性肩包上的大大的文字标识图形;夜幕降临时,城市里流光溢彩的灯光下,醒目的专卖店有趣的店名及其别样的文字设计等。

在这些与我们生活亲密接触的平面广告与文字中,不管是东方的中国汉字,还是西方的拉丁文字,除了标志着各自的文化渊源外,其中不乏含有跟随时代审美需求的设计意识,传播着平面设计的意图与观者的自然交流。

二、文字设计的原则   1.文字的首要功能是可读性。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里,必须先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这个过程应避免繁杂凌乱,使人易认、易读。

2.充分地赋予文字个性。

文字设计要统一它的整体形式感,及表现语言的统一。

文字设计不能和整个作品的风格特征相脱节,更不能相冲突,否则,就显得不伦不类,破坏文字的诉求效果。

3.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

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

字形设计良好,组合巧妙得体,则会使人感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

4.在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高士其曾说“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

设计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

其中,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力,是推动设计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设计时,可以针对一组字体的特征做组合或拆解的风格变化,只要是符合变性规律,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限制设计者的构思与创造。

在平面设计中,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作品意念形式的创造,而意念则可以理解为“精神的旋律”。

三、什么是文字图形化   文字图形化并不是单纯只是把图形嵌入文字进行装饰,而是从构成的角度,将文字看作是一种既有单字的独立形态,能够用图形化语言丰富其表现形式;又能多字组合,以点线面方式共同完成构图的“有意义的图形元素”。

与一般的印刷文字相比,图形化文字视觉传达的速效性、可视性和可读性方面都更具优势。

文字与图像是传播沟通的密码。

平面设计借用文字的认知产生图形化视觉语言,得以生动引导设计意图。

在平面设计文字除了在意音方面有显著的影响外,同时在行文排版方面,将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效果。

因此,文字元素是平面设计中增强视觉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作品较高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

文字本来就具有图形之美,所以文字图形化特征,历来是设计师乐此不倦的创作素材。

四、文字图形化的创造性应用   文字图形化的首要目的就是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将文字传统意义上“读”的形式转变为“看”的图形,也就是说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潜在语言深层中难于表达的思想形成意象展现出来。

1.字体设计中的表现   现代字体设计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文字进行美化加工,而是以字形和字意的内在组合关系作为视觉信息传达的媒介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在很大程度上,传达内容及功能性质决定了设计表现形式的选择思路,从而使文字设计从单纯的说明与装饰转向运用字体图形或结构本身去反映内容,追求一种“形美以悦目,意美以感心。

”这也印证了靳埭强先生对意念形式的理解:意念有赖形式的传递;形式依靠意念赋予生命。

意念设计的灵魂,形式则是躯体。

好的形式,必定由好的意念造就而成,创意赋予形式以生命,因此形式在展现意义上变得积极主动。

而靳先生谈及的“意念”也就是一种“精神的旋律”。

意念作为作品创意的精神旋律,以汉字的形变来拓展其意,又以意来限制其形的蜕变使形与意有机结合,就能使设计的作品达到视觉美感与设计主题的高度统一。

2.文字招贴设计   文字招贴就是主要由文字组成的招贴海报,把文字看做为图形,利用文字的大小、方向、面积、疏密、穿插等变化构成画面。

文字为主的西方平面设计,在表达形式上关注喻意多于装饰,放任多于限制,它的目标是塑造改变而不是设计永恒。

我们能从当今的作品中看到极为独特的文字图形化的表现技巧,比如抽象拼贴,混合并置,分层堆积,排列配置,合并,加速,编结,以及交替的、有序的或随心所欲的构图。

每种式样看起来都具塑造性,每种表达形式都是无限延伸,可以方正大气、规矩秩序化,也可以琐屑有余、细致耐人寻味。

3.文字标志设计   文字标志设计标志设计中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将文字图形化,以抽象或象形的方式来表现。

文字标志既具有语言特征,又具有语音形式,这样不仅增强了标志的趣味性,也改变了文字所惯用的形式,容易给人亲切感、认同感,并加深人们对标志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文字标志形式已成为世界普遍通用的设计形式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个奥运标志将中国印和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

尺幅之地,凝聚着东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精神。

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这是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一设计文字图形化运用的恰到好处,使一个普通的中国汉字经过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夸张变形,将“京”字转换成了一个正在奔跑的人的形态,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同时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使得整个标志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以及富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体现着一种精神的旋律

4.文字图形化的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是指抛开了商业设计中的实用性和目的性,从创作者个人的主观出发,表达个人观念和情感。

文字图形的艺术创作看重的不仅仅是对其直观性与愉悦性,而是文字图形化背后的民族文化。

如中国艺术家徐冰的创作:弱化汉字的表面内容,由英文字母拼合成方块字,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他将“美术同盟”的英文和自己的名字的汉语拼音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乍一看还以为是汉字,其实什么也看不懂,但是仔细观察他的每一笔画都是英文字母,从而完美的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产生出意境深远的气氛。

由此看来,平面设计文字图形化是在把握图形的意义与文字内在情感的基础上展开的,无论是从文字本身的结构特点中寻找灵感,还是从内容所表达的含义中寻找与其相一致的创作元素,或者是对字体的变化、风格进行装饰性的处理,我们都可以从字形、字义中体会出文字给我们带来的无限联想。

参考文献:   [1]焦长虹.字体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2]王亚非.标志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3]李砚祖.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