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国民灵魂 催动思想革命

摘要:本文以《阿Q正传》《套中人》为例论述了鲁迅契诃夫剖析国民灵魂催动思想革命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两者都以独特的视角、喜剧的形式、幽默的语言、客观冷静地评判、跳跃的情节、深刻的挖掘来表现了两部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国民灵魂 思想革命 文学比较      众所周知,鲁迅契诃夫是有着不同民族背景的两位伟大作家,他们的创作特色各异但又都以笔为利刃塑造人物形象、解剖社会病症。

本文以《阿Q正传》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对鲁迅契诃夫加以比较。

阿Q和别里科夫同属世界文学画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小说里的故事发生于辛亥革命前后,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的根本原因;而俄国作家契诃夫年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故事则发生在俄国革命前夕,反映了俄国革命的必然性。

■一、作品形式之比较:以独特的喜剧形式表现的一幕极为沉痛的悲剧   而别里科夫胆小怕事害怕一切的改变,他的格言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而要不出乱子前提是不要出现新事物,当有与旧事物不相和谐的东西出现时他就加以反对禁止,就凭这一点“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着他辖制”,与阿Q相比他是强大的,鲁迅希望通过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契诃夫则用“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呼喊直接表达了他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愿望,小说最后以“套中人”戏剧性的死亡暗示反动势力的必将崩溃。

他们的死让读者在笑了几声的同时又不免淌下热泪,死了并不代表更新,但惊醒了国民。

■二、创作态度比较:客观冷静的品评人物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客观描写生活   讽刺作为一种主体艺术手段,使作品充满诙谐格调,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这样做并未使作品失去生活的真实感,而是遵循真实是讽刺的生命这一原则,虽经过夸张、廓大,仍使所讽刺的思想行为更具现实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说服力,在文体和人物性格上也没有丝毫的轻浮,使人物成为小丑。

在所讽刺性的艺术形象中却包蕴者严肃的社会性主题 ,使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理性的震动。

阿Q为了追随革命一直都努力使自己更像个革命党――用一只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甚至敢于在革命一章中喊出“造反了!造反了!”的话。

而别里科夫就不一样,他始终保持着“套中人”的形象: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多么可笑的两个人啊!但我们通过读这些句子可以感受到阿Q由原来的害怕革命到喜欢,表现了一个国民对于辛亥革命的朦胧的认识,毕竟是有了一点追求,可别里科夫讨厌并拒绝变化,而且范围由对自身的约束扩展到对周围,再到更远处,他要求的一切都要定性。

这样中国的鲁迅和俄国的契诃夫在完全相反的安排中让求变化的和求定型的都走上了死路。

契诃夫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客观地描写生活,不表露自己的主观评判,只客观的描写了别里科夫的行为举止及他的影响力,而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体会其中的内涵。

鲁迅也认为:“只要写出实情,即于中国有益,是非曲直,昭然具在,揭其障蔽,便是公道耳”,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就采取十分冷静的客观态度来描述和批评的。

■三、小说情节比较:情节简单,淡化而显得有些平淡无奇,然而仔细咀嚼确让人回味无穷   从深入解剖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目的出发,鲁迅小说创作在强化环境的同时,势必要弱化小说的故事情节,因此往往用简化的方法“把情节内容简括到单一的成分,企图不借助于解说性的故事框架来表现主题”。

他的小说把着眼点放在对人物的灵魂的深处的窥视上,放在对小人物的社会思想状况的剖析上。

契诃夫很少使故事情节串在一根线上,他的小说并不在于以情节的波澜起伏而引人入胜,而是建构一种自由轻松抒情的散文化结构。

套中人》以一个小型的故事,对别里科夫病态而奇妙的心理和与别人不同的行为及警策的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情节完全是淡化的。

因为时间在作品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然而又超越时空,富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四、人物形象比较:对旧制度的深沉思考,多种手法的运用   从艺术上着眼,契诃夫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作者自始至终用含蓄幽默讽刺手法来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妙惟肖的漫画,显得多么迂腐和可笑。

里科夫出场时,文章对其装束和生活习惯的描述,就使人感到他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憎恶。

对别里科夫“婚姻事件”的整个过程的描写,充满了轻松的戏渡和幽默讽刺

同样是幽默讽刺,鲁迅在《阿Q正传》的幽默讽刺却是犀利的。

小说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方面,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议论,而且其他诸多地方都穿插有议论,这些议论具有批判与讽刺特色,是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

例如,小说开头关于作品的名目和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的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

总之,在两位作家笔下阿Q和别里科夫都是“小人物”,是在结局悲惨死去的小人物,但在安排他们走向悲剧的方式上,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阿Q在形式上追求革命效仿革命但又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他的死似乎很悲壮“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而契诃夫则让他的别里科夫既守旧,又向别人施加语言暴力、禁止求新,最后被发展的力量狠狠击倒,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旧势力的守护者。

参考文献:   [1]陈漱渝主编 《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灵魂》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9月   [2]冯光廉 刘增人主编 《中国新文学发展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3]常万里主编《外国文学名著精华》 中国华侨出版社   [4]李晓风 《谈契诃夫鲁迅小说》许昌学院学报来自网络   [5]吴惠敏 《契诃夫与中国文学――纪念契诃夫逝世100周年》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来自网络   [6]王雨海《昏睡者和梦醒了无路可走者――鲁迅契诃夫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形象比较 》许昌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   (责任编辑:郭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