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本套读”探讨

[提要] “专本套读”是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在经济和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本套读”;必要性;可行性。

基金项目: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专本套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研究”(编号:QJK135C34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0日。

高职院校专本套读”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结果,其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在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模式,在宏观和微观角度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必要性。

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看,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实施对改变高职院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一)宏观方面。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知识的日新月异,对员工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学生非常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提升其学历层次,增加高职学生就业的优势。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社会的双赢,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于建国初期,当时只是一个积累的发展过程,没有形成正规的和体系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后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教育体系。目前中高职衔接进展良好,中、高职教育体系框架已经清晰,基本建立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渠道和途径。然而,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和健全,中职和高职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它们之间的衔接大多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缺乏实质内容和内在层次,相比之下,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与沟通存在着观念和现实的障碍,无法在制度、法律、政策层面上形成融合的系统,专科层次几乎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地,造成了高职教育的不完整性。目前,高职学生主要通过“专升本”或自学考试形式,实现接受本科教育的愿望,这不是职业教育的贯通之路,不能很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升学”和“就业”的双层作用,因此造成整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二)微观方面。

1、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是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散漫、学习习惯较差,“专本套读”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的学习和就业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除此之外,“专本套读”为学校今后发展、学生管理、校园稳定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快各项工作,提升学校各项保障制度和机制,为顺利实施专本套读”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

2、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将本科因素引入到高职院校,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备较宽泛的知识面和视野,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质量。“专本套读”增加了教师危机感,就会不断促使教师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教师才能获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支撑,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实现个人价值。无疑,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对任课教师要求比较高,他们不能以过去的视野来看待教学工作,而是要站在本科角度视野去考虑问题和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才可以实现以本科视野去观察问题,实现这些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业务能力。

3、促进高职学生全面成长和成才。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可以让高职学生快速获得专业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获得本科学历层次。“专本套读”在纵向和横向上可以加深学生专业知识和拓宽专业口径,实现深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目的。从就业角度看,“专本套读”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砝码和竞争力。“专本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节省学生获得高层次学历的经济成本,培养学生不以专科观点去思考问题,要做到高起点和高要求去学习和对待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专本套读”合理设计了学生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促进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高职学生全面成长和成才的目的。

二、可行性。

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结果,开展该模式人才培养工作,从技术和经济方面都是可行的。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给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技术上。目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实施职业教育作为支撑国家制造的重要力量已经显现出来。职业教育应该像普通教育那样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需要打通初级到高级的通道,“專本套读”作为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衔接本科层次的一种形式,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高职院校正在开展的人才培养改革,为创新学校人才培养积淀了良好的条件。“专本套读”作为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因此,从高职院校层面看,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在物资、人力资源等方面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在技术和方案上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从国家和学校层面看,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是可以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

(二)经济上。高职院校专本套读”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种形式,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案和措施,此种模式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专本套读”可以节省学生大量学习成本,让其以高层次专业技术性人才身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国家也可以通过这类模式及时获得高素质的人才,为某些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某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专本套读”可以以一种激励方式,促进有志向的高职学生努力学习,获取高层次的学历。这样可以起到示范效应,引导广大高职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学习,可以有效改进学风,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唐芳,刘龙江,周明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本衔接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广州化工,2017.45.1.

[2]程养林.专本衔接“3+2”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教育时空,2017.1.

[3]杜静.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究[J].中国商贸,2015.11.

[4]尧田坤.对高职高专与高等自学考试“专本衔接”的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26.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