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组织创新促渔业经济快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渔业经济 组织创新 提高效益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近年来渔民收入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组织创新将千家万户渔民组织起来,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克服小农经济,才能加快渔业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渔业经营体制实行改革.由过去大集体生产经营变为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经济形式,这种生产经营体制,.确定了渔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渔业经济快速发展

但是家庭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在既定的制度和结构下渔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能量,经过3O年的过程已基本释放完毕。

据有关资料显示,1978—1995年,渔民收入年增长35%的快速增长阶段;到1996—1999年进入渔民收入年增长4.05%的超缓阶段,1999年至今,收入进入滑坡阶段,年均减少3.6%。

分析渔民收入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渔业内部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所致。

也是渔业、渔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和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从深层次分析制约渔业经济发展的因素:(1)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家庭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市场社会化生产的需要;(2)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渔区资源等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渔村基础设施落后,渔业的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与城市差距大。

(3)随着沿海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城市开发,交通运输大量占用渔业水域、滩涂,渔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

(4)渔业高投入、高风险是家庭经营无法抵卸的。

(5)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水污染日益严重。

归纳起来,就是以小农本位的渔业经营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组织创新将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才能克服小农经济的弊端,加快渔业经济快速发展

所谓的组织创新,就是指以自愿为前提,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共同利益为纽带,采取合作社、公司、股份企业,协会等紧密的组织形式或采取和约联结(如订单、合同)、资产联结(定金、代销产品)、物权联结(如租赁、承包委托)等松散组织形式,将分散的家庭联合起来,整合为规模性经营集群。

实现渔业产业连的延伸与扩展。

形成规模优势、竞争优势、技术优势、垄断优势、无形资产优势。

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用组织创新,将家庭经营组织起来,从根本上突破渔业经济发展的困境,当前需要突破五个误区。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破除“回老路”的误区   家庭经营是党的农村政策基础,也是现代渔业建设的制度基础。

要在稳定水面、滩涂承包权。

搞活使用权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的流转形式。

促进渔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

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组织创新将分散家庭组织起来,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从理论上讲是符合客观规律,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选择。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过去渔业生产力水平低,个体劳动对生产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将集体经营改为分散的家庭经营十分有效。

促进了渔业经济快速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渔业资源竞争日益加剧。

以及渔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加大,个体作用相对减弱,通过组织创新组织起来,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渔民对新组织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

2.市场需要新组织

随着市场对水产品的生产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遭遇绿色壁垒日益严重.家庭分散生产已很难和市场有效对接和参与激烈竞争。

通过新机制组织起来是明智的选择。

3.从实践上看,将渔民用新组织组织起来,既有国内外成功范例,也是把握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

100多年前,欧美、日本等国家就大量出现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农业合作组织,涉及生产、加工、流通、信贷等服务领域。

早在1810年由美国康涅犹榕州的奶牛农场主组织起来的奶牛协会。

目前。

美国82%的农场主加入了农场合作社

澳大利亚出口大米全部由大米生产合作社提供。

丹麦奶制品90%由合作社经销。

世界渔业先进大国日本对渔协会的组织还专门颁布了《水协法》。

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简称“渔协”,是以日本渔民为基础,为发展渔业生产渔业流通、渔业信贷、保险、维护渔民正当权益,而依法自愿组合起来的民间渔业经济组织,它对上代表渔民与政府对话,对下贯彻落实政府间接的宏观政策意图,其宗旨是通过协同组合发展生产力,提高中小渔业经济和社会地位。

当前,日本各级渔协都拥有自己的码头、油库、冷库、渔市场等后勤设施,自身具有较完备的经营服务功能,已形成自我体系。

全国沿海数十万渔民,几乎都参加了渔协。

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许多渔业协会、渔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

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农业合作组织i5万个,参加人员3486万人。

据有关部门统计.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现已成立的合作组织有16个.参加人员2680人,带动农户13000户.全行业销售收入达4.5亿元,群众从中得到收入1360万元。

从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看。

这种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

(1)通过在区域和一定层面建立合作组织,可以减少渔民之间对渔业资源的相互竞争强度,而转变为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通过专业组织创新

将分散渔民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提高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有利于技术交流与培训,提高执行各种渔业法规的自觉性。

(4)加强了政府与渔民群众的联系与沟通。

二、在组织上要破除“单一”的误区   以创新组织,将渔民组织起来,建立新的经济组织,不是恢复过去的“统营、统管”,海洋渔业资源是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渔业生产外部不经济性大。

一艘渔船的捕捞作业对另一艘渔船的生产作业会产生不利影响;一艘渔船增加捕捞程度,扩大渔获量,就会影响另一艘渔船扩大渔获量的可能性;一块海域养殖密度过多,造成环境污染会危及邻近养殖海域的养殖经济效益。

海洋渔业资源是典型的流动性。

具有使用权难以界定的特性。

建立长效、明晰的渔业资源使用权和收益权制度。

对于提高渔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渔业经济组织,应针对不同情况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