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牵伸技术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关于PNF牵伸技术运动健身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还仍是体育保健与运动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PNF牵伸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对PNF牵伸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和在发展柔韧性素质,预防运动损伤和防治非特异性慢性疼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PNF牵伸技术;机制;康复柔韧性运动损伤;疼痛

PNF牵伸技术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itation,PNF)中的常用技术,也是牵伸技术的一种[1],由Kabat、Knott和Voss创立和发展。Bob等将其称为最好的运动方式,它被广泛的应用于运动健身和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2]。PNF牵伸技术遵循PNF的原则和技术,包括等长收缩、选择适当体位以及独立肌肉及螺旋—对角模式。PNF牵伸技术的种类很多很复杂,但各种技术都包括了主动肌和被动肌的交替收缩和放松[3]。1 PNF牵伸反应的作用机制1.1肌肉牵张反射(Myotatic Stretch Reflex) 肌肉牵张反射可以避免一块肌肉被过快、过长地牵伸,从而保护关节避免损伤[4]。如用叩诊锤叩击肱二头肌腱时,肘关节会自动屈曲,这就是牵张反射的表现。肱二头肌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可以感受肌肉的长度和张力,这样就避免了对肘关节和肱二头肌的过度牵伸。这种牵伸反射在不同的情况下反生的牵张反射不同,既可以是强的,也可是弱的,或者完全消失。1.2自主抑制(Autogenic inhibition)  自主抑制(又称逆牵张反射)是由于位于肌腹、肌腱移行处和肌腱内的腱梭,即张力感受器引起的。传统的PNF理论包括逆牵张反射及等长收缩后的效应。一般认为,腱梭监控着肌腱的负荷,如果负荷相对变大,腱梭被激活,通过神经性抑制可引起肌肉的依次放松(如图1)[5]。    论文代写。

1.3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  早在1947年Sherrington的研究建立了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模型,他认为交互抑制是肌梭调节的反射弧。当肌肉收缩时,通过交互抑制抑制拮抗肌,允许关节发生运动(如图2)[5]。如果这个反射弧功能有问题,肌肉就会相互竞争,动作会变得困难或受连累。目前的观点认为反射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任务依赖性的,非自主反应通常以相同方式反生。1.4其他作用机制 Chalmers等[6]认为骨骼肌和其肌腱都有粘滞和弹性机械性能。肌肉肌腱单元的这些性质可以适应持久不断牵伸和快速牵拉。肌肉肌腱单元的被动性变异正好可以解释牵伸如何是关节活动范围(ROM)发生改变。另外,Magnusson等[7]认为与其他牵伸技术比较,PNF牵伸技术可以使受试者更好的感知和耐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效果。2 PNF牵伸训练在维持体质健康中的意义2.1 PNF牵伸训练对发展柔韧性素质的效果 Hewitt等[8]比较了三种牵伸伸方法:静力、爆发和PNF,用以增进坐位体前屈的柔韧性。黄彩华等[9]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的与10周的保持—放松模式的PNF伸展都可以提高柔韧性。Feland等[10]发现利用次最大收缩的CR拉伸同样有利于改善腘绳肌的最大收缩柔韧性,并可减少与PNF 拉伸相关的受伤风险。Higgs 等[11]研究发现PNF 拉伸可增加膝关节柔韧性,持续4周、3次/周、3组/次的股四头肌PNF牵伸训练后屈膝范围平均改善9.2°,一次拉伸后大约增加3°,训练第4 周的关节活动度比第1周和第2周明显提高。 毕业论文 2.2 PNF牵伸训练与预防损伤  柳爱莲[13]等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下肢PNF牵伸后股直肌平均肌电振幅值显著下降,降幅达21%,但是股二头肌和腓肠肌的肌电却未见显著变化。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高尔基体和疼痛感受器抑制了向伸膝肌群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通路[14]。良好的柔韧性稳定的肌力以及适应改变的肌肉收缩工作可增加运动关节的活动幅度,对动作的随意支配能力更加精确,既提高了运动的效率,也能降低了运动损伤的易发性[12]。 另外,陈方灿[16],张保国[17]等认为PNF牵伸法可以加速延迟性肌肉酸疼(DOMS),从肌电图中可以发现牵伸可以减少肌肉紧张的肌电讯号直接令肌肉疼痛较小,可以加快疲劳的恢复,降低了运动损伤的发生。2.3 PNF牵伸训练对非特异性慢性疼痛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Robert[4]认为不良姿态和运动方式导致的肌肉短缩和薄弱是引发下腰腿疼的主要原因,这些疼痛可能限制步行和引起不良步态。他运用PNF牵伸技术对患者的腘绳肌和臀大肌可以有效的改善疼痛和步态。国内李嘉祁[15]对46例慢性腰疼患者的躯干肌进行牵伸,5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9%。他认为长期习惯性的姿势或动作,以及缺乏运动等原因可而引起肌肉及软组织适应性的短缩,引起肌肉及软组织的柔韧性和延展性降低。腰背肌的牵伸练习使可使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稀释致痛物质,带走致痛物质,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有效的缓解疼痛

论文代写 2.4 PNF牵伸技术在临床康复常见症状中的应用  Sorinola[18]等的研究表明PNF牵伸对脑卒中患者腕部痉挛成分的肌电图改变产生良好的改善。Christiansen[19]的研究表明,牵伸老年人的髋踝关节会改善其步态和步速。王斌[20]比较了不同的牵伸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和不太的影响,表明PNF相对安全易于接受效果优于其他方法。PNF牵伸技术在临床康复特别是神经康复的临床症状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脑卒中患者的足下垂,以及改善患者的关节范围和改善步态提高患者的下肢功能和不行能力,且较其他牵伸方法易于被患者接受,效果也较明显。3 小结  随着康复医学、全民健身等发展,参加运动锻炼人越来越多,如何正确地进行锻炼变得至关重要。牵伸运动虽然简单,但是不正确的运用可能会弊大于利。在进行PNF牵伸练习时,要因人制宜,循序渐进而有规律的,最好有专门的健身指导员或物理治疗师进行指导和帮助牵伸。而关于PNF牵伸训练的作用机制,系统规律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是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1]王小迪,张保国.PNF拉伸法对肌肉力量、柔韧性及生物电特性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4):387—388.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 Bob Anderson. Stretching: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 Shelter Publications,2010:2—3.[3] 王安利.运动医学双语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67—68.[4] Robert E.McAtee. Facilitated Stretching [M].Jeff Charland, 2007:12—13.[5] Melanie J. Sharman,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