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案例_调查性报道的叙事

对于调查报道的定义,学界存在众多说法,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认为调查报道应该具备的要素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被掩盖的行为,揭露被掩盖的真相,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调查报道,也有学者认为,除了揭丑和批评之外,系统地调查研究政府机构、政府企业以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痼疾和缺陷,也应该是当前我国调查报道的一个分支。

叙事学视野下的叙事结构      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叙事行为,叙事学理论认为,一个作家动笔写他的叙事作品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写成之后的“模样”,然后才动手写作,这种沟通写作行为和目标之间的“模样”,就是“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结构既是第一行为,也是最终行为。

所谓“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叙事方式的安排和综合,即文章结构,在叙事学中,结构又可分为“外结构”与“内结构”,“外结构是指从情节和场面之中叙事形式本身可以看到的东西,而那些要通过语句而推理得到的这样的一些被叙述的内容,并且由被叙述的内容以命题为中心为线索来安排外结构的这种方式,我们称为内结构

”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来分别指代“外结构”和“内结构”,也就是说表层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合方式,比如说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结构;深层结构则是作者针对不同主题采用何种叙事逻辑来组织安排,从而凸显报道目的和意义。

调查报道叙事结构之表层结构      调查报道是“新闻背后的新闻”,但它首先是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同样包含新闻的5W,同时又注重how和whv,笔者认为调查报道的表层结构如下呈现:   摘要,包括标题和导语

任何新闻报道都有标题,标题凸显了本篇报道的主题,起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标题和导语一起概括了调查性新闻的文本内容,调查报道导语有以下几种:   ①呈现整个调查事件,相当于消息的导语,对调查内容进行概括并提出问题,以吸引读者阅读。

②以描写现场或引语等方式制造悬念,引出调查对象,吸引读者的目光。

如《南方周末》2008年3月20日《山东:中华文化标志城真相》的开头:   3月18日,山东济宁。

九龙山下的武家村,大戏已经唱到第五天。

戏台前人头攒动,吕剧《辕门斩子》的唱腔,回荡在武家村和九龙山之间的麦田上。

故事。

由于定义的不确定性,当前我国的调查报道呈现“事件调查主题化,主题调查事件化”现象,对记者来说。

经过复杂艰辛的调查,在文本写作上,实际上是如何将“事件”变成“故事”的问题,目前很多作品均采用小标题式写法,将内容段落化,主要包括事件的情节、背景和结果。

以《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29日《惨剧真相扑朔迷离――聚焦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为例分析:小标题“爆炸:一个非常时刻”重现爆炸发生前后的细节;“遇难者:神秘‘消失”’点出事件的核心:有人隐瞒真相;“家人追问:亲人在哪?”同样也是记者的追问。

评论,即记者分析。

调查报道重点在于揭示事件真相,但并不是说记者应该仅报道事实,而是要用事实“说话”,有的调查报道可以借助专家的话表明观点,有的直接运用事实对比来揭示真相,这部分相当于新闻报道的结尾。

如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中,记者这样写道:   “记者在翻阅有关管理条例并征询专业人员以后,才发现,孙志刚似乎并不属于应该被收容的对象。

”      调查报道叙事结构之深层结构      作为舆论监督的利器。

调查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报道事实”的阶段,而是需要记者在写稿时寻找一种合适的逻辑来安排叙事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顺序式。

记者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或者调查行程进行叙述,但这种方法略显呆板,并且为保持阅读的连续性,顺序性叙述结构很难加入记者的分析和评论,但这种方法可以凸显事件的戏剧性。

如2001年4月26日《南方周末》记者采写的《体育彩票武汉惊爆丑闻》,记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的:   当期特等奖已累积到2980万元――开奖时第三个球被卡住了――彩民要求验球,发现球有问题――彩民与体彩中心关系僵持――现场剖开奖球,发现摇奖用的乒乓球内藏有螺帽――警察立案。

解证式。

有人将之称为“层层剥笋”,即打乱事件发生顺序,既不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也不按照记者调查的行程来写,而是按照逐步深入回答各种疑问的方式来层层递进地展开事件真相。

如《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中包括引言和结语在内一共6个部分,中间主体部分在展开时分别用的标题是“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先是交代事件,然后复原孙志刚死的过程,然后展示记者对各相关单位的走访情况,借此展示涉案各单位的态度,最后发出质疑,结构清晰明了,又引人入胜。

对比式。

调查报道中,记者一般不能公开发表评论,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将事件中的矛盾生动地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凸显故事的冲突,还可以将事件涉及的诸方面一一展示出来,增强报道的客观、平衡,如《新京报》2004年7月7日《海宁吕海翔死亡事件调查》一文中,关于“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是不是有滥用警械、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时候,记者分别引用了三个现场目击者的话来还原事件,然后引用民警的话“没碰他一根汗毛”,随后是法医对死者的检验结论,再引用当地政法委书记的话“不要被有些人迷惑”,这种分别引用多方观点来还原事件的逻辑,经常出现在调查报道叙事结构之中,通过不同方面观点的对比,记者不言自明,既能使叙事充满冲突和戏剧感。

又能让读者调动自己的思想进行判断。

1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