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现状【论互联网时代改变图书馆馆藏外延的实现】

摘 要: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图书馆馆藏实体信息资源虚拟化与网络虚拟信息馆藏化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外延,是扩大图书馆馆藏资源,提高馆藏信息时效性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 图书馆馆藏外延 虚拟馆藏化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1]。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于概念来说,内涵具有专指性和稳定性,而外延则具有模糊性与可变性。

图书馆管理中,图书馆馆藏这一概念,意味着图书馆所典藏的知识与信息的总和,在图书馆存在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改变;而图书馆馆藏外延则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载体形态发生多样性的变化。

以往单一的印刷体文献、信息、照相影音(包括缩微胶片、照片、影片等)、唱片音响等资料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只要一台电脑带上操作系统,加上各种应用软件,就可处理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文档资料;通过通信线路与互联网相连,就可与世界各地的电脑交换信息

也因此,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无限制的发展态势(只要有新的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作支撑,就有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典藏地,依照传统的、静态的实体知识典藏与服务,再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改变图书馆馆藏外延,通过图书馆馆藏的电子化、虚拟化,将图书馆静态的知识体系向动态的知识领域扩展,将实体信息服务向虚拟信息服务延伸。

因此,图书馆馆藏必需产生两个方向性的改变:一是馆藏实体信息资源虚拟化;二是网络虚拟信息资源馆藏化。

馆藏实体信息资源(主要是馆藏印刷体文献资源)的电子信息化、网络虚拟信息资源馆藏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资源网络上共享。

不仅要利用互联网扩充馆藏资源,将网络上相对动态的信息引入馆藏,成为相对静态的知识典藏,更要将这些资源连同自身馆藏文献(包括印刷载体文献、电子版文献)信息一道放入互联网中,使得这些实体虚拟馆藏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在网络上流动,通过编译软件在各PC机上的解译还原为原始的字符、图像、声音、动画,为读者所共享,从而使图书馆工作真正融入到互联网时代,使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成为互联网中的一个知识节点,将图书馆改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开放的知识服务主体。

互联网时代,各地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实现连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通过网络服务器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成为交互的、资源相通的共享体系。

1.实体馆藏信息资源虚拟化   实体馆藏信息资源虚拟化意味着实体馆藏资源的电子信息化,即:   1.1利用光学文字识别(OCR)技术将馆藏印刷载体文献扫描后转为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或具有关键字检索功能的Searchable PDF格式文档文件(PDF,特别是Searchable PDF格式文档因其拥有可跨系统平台开启,文字内容可被检索,可保留源文件的完整外观,可分页储存,节省文档储存空间,可复制文档中的图像、文字至其它编辑软件,文档中可含有超文本链接、声音和动画等信息,可通过搜索引擎利用其文字层执行关键字检索[2],也可加密,以确保所制作的电子文献安全性等优点,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的最佳方案。

),与图书馆购买的电子版PDF文献一道,使用LotusNotes数据库建立PDF文档数据库[3],形成图书馆全文电子文献资源库,不仅对电子文档数据进行了有效管理,而且扩大了馆藏虚拟信息资源的范围。

1.2将实体馆藏信息,即馆藏中以实物状态存在的信息,包括印刷载体文献、数据光盘(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料信息等)按照中图法的分类、著录格式转为标准、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MARC)数据。

即以其机器可识别的标准数据形式装入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比如SQL、Oracle等),建立由馆藏实体资源目录信息组成的数据库,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软件的语句、语法、程序功能做信息记录的定义、修改结构、设置使用权限;实现信息记录的排序、查询、分组、过滤、更新、增加和删除;实现信息记录的创建、管理与连接;设置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4];使用数据库函数进行工作汇总,由此将整个图书馆实体馆藏资源的管理工作放入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通过操作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管理。

鉴于人力与时间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图书馆的印刷体文献不可能全部转为数字化文献,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需以提供目录数据库作为检索补充。

图书馆实体馆藏资源的目录数据全部以准确、规范的形式进入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图书馆实体馆藏资源的计算机管理与在线检索网络资源共享便以一种较高层次的形式实现。

2.网络虚拟信息资源馆藏化   互联网上有用信息资源馆藏化是将虚拟信息相对实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说既纷繁复杂,浩如烟海,又严重冗余,质量参差不齐。

网上信息的无限性、无序性与人力、时间的有限性及使用的选择性形成尖锐的矛盾。

图书馆信息管理人员对网上信息的选择、收集、描述、加工、序化、存储不仅能有效解决以上矛盾,而且是将虚拟信息引入馆藏,扩展馆藏知识涵量,成为图书馆可对外提供、为读者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重要方法。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布广泛,既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又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统一的目录管理。

但是按照这些资源所采用的网络传输协议的不同,可分成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3W或Web)和非万维网两种类型的信息资源

不同的信息资源采集所用的方式不同:   2.1万维网使用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简称SE)作为其检索工具,利用搜索引擎的原理: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进行工作。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又主要分为:   2.1.1全文搜索引擎(Full—text search engine):其工作原理是,网络机器人在Internet网中自动搜寻信息,使用其索引器为收集到的信息建立索引,使用其检索器根据用户检索语句检索索引库,将结果返还给用户。

比如:谷歌Google(省略)、Lycos(省略)、百度(省略)、慧聪(省略)等。

2.1.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search index directory):以编辑员查看、选择信息,做成信息摘要,把这些选中的信息置入预先设置好的分类框架中的方式,成为经人工干预而形成的信息准确、导航质量高,但维护量大、信息量相对较少、信息同步性相对较低的搜索引擎

比如雅虎Yahoo(省略)、新浪(省略)、搜狐(省略)、网易(省略)等。

2.1.省略)、Dogpile(省略)、Vivisimo(省略)等。

2.2非万维网包括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资源、USENET/Newsgroup(新闻组)、LISTSERV(电子邮件群)/Mailing List(用户邮件组)、Telnet资源、Gopher资源、WAIS(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er,广域信息服务器)资源等,因其各类信息资源不同,而有各自对应的检索工具[5]。

因为在互联网中,大量的科技信息主要存在于万维网中,所以人们在网络信息资源收集中仍主要使用搜索引擎

但是由于人为和技术的原因,搜索引擎依然存在着使用上的缺陷。

比如:①网页上有赞助链接标志的,首页排名的搜索结果就只反映了网页赞助者及组织的主观意愿;②利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为搜索引擎排名作弊;③在任何搜索引擎中键入某一关键词,出来的结果都成千上万,使你难以对它们进行提炼,找到真实、可信、权威的信息;④用户对关键词的使用,因缺少对检索知识的掌握而见仁见智、五花八门,与网络的搜索要求产生一定的距离。

由此可见,网络虽然提供了快捷、范围广阔的搜索资源,但它并不能保证搜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图书馆员依靠对馆藏知识的掌握,依照主题词法、分类法对网络信息按照图书馆馆藏资源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筛选、采集,对采集的信息按照DC元数据规则加以分编著录,建立由DC元数据构建的网络虚拟信息目录检索数据库,成为可由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的馆藏数据库单元,不仅可以提供专指性更强、更权威,更深度的搜索结果,而且可以提高搜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图书馆员利用图书馆文献管理知识对网络虚拟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不仅使得所提供的网络信息专指性更强、揭示论题更深,质量更高,而且扩大了馆藏外延,实现了网络虚拟信息馆藏化。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相互配合,图书馆馆藏外延便产生数字化演变。

馆藏中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馆藏实体信息资源(包括印刷载体类文献资源和数据光盘等)的书目系统使用MARC数据组成索引数据库;网络虚拟信息资源与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信息资源、文档数据库等)由DC元数据构建索引数据库,通过Z39.50网关协议产生网络输出,生成网络检索系统。

由此生成的馆藏外延既包括虚拟信息又包括实体信息,图书馆服务方式既包括传统服务又提供网络服务。

读者通过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既可了解馆藏实体信息的典藏分布情况,又可浏览多种形式的馆藏虚拟信息(包括了由实体信息衍生出的数字文献、电子出版物、多媒体、网络动态信息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改变的图书馆馆藏外延,带给我们以全新的面貌。

图书馆典藏信息范围更广,时效更快,馆藏知识涵量扩大,知识水平提升,读者不仅可得到传统的系统理论知识,更可得到最新的全球先进技术进步信息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图书馆通过其馆藏外延的改变成为开放的、随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精品知识源,不可替代地成为个人、团体在知识、技能竞争上的培养基,成为促进国家科技、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发生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Searchable PDF简介[EB/OL].省略/DownLoad/Searchable%20PDF.asp.   [3]C语言空间.PDF的文件结构及格式特点[EB/OL].省略/%B6%E0%CE%AC%CA%FD%D7%E9/blog/item/a8f20d55ff1e0ac6b745aeaa.html.   [4]刘卫国,熊拥军.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彭志宏,王家驹.现代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