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三非外国人 [工商局打击“三非”工作汇报材料]

打击三非”保平安  维护稳定促发展 ——————**县工商局打击三非工作汇报材料(单行本)   今年以来,**县工商局紧紧围绕“长治久安促发展”的总目标,坚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总原则,在确保“三个不出问题”的前提下,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深入开展“三非”市场整治工作,全力维护**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开发展。

一、涉“三非”市场基本概况。

**县辖区现有加油(气)站43个,手机市场11个465户市场主体,打字复印店68家,音像制品销售店26家,铁匠铺21家,液化气钢瓶销售站1个,液化石油气销售站(点)26个,物流(托运)经营户63家,刀具销售店89家含流动摊贩29户,烟花爆竹销售店1家,灭火器销售店7家,服装店1006家含民族服饰716家,缝纫店49家,对上述行业和市场我局建卡立档,登记造册,细分任务,明确职责,实施动态化监管

二、“三非”市场整治亮点纷呈。

————率先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内增加“涉危涉暴行业监管”的文字标注,对127户刀具经营户的经营范围内标注“不得加工销售不符合公安部门规定的管制刀具”,对467户服装店的经营范围内标注“禁止制售蒙面罩袍”,对198户手机电脑销售维修、打字复印、广告行业的经营范围中标注“禁止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 ”,对205户百货商店的经营范围内标注“不得大批量屯储销售火柴”,总计办理特殊标注营业执照997份。

————在注册窗口设立流动人员和“蒙罩留”人员办照登记台帐,已登记流动人员办照151户,教育转化“蒙罩留”人员4人,提高了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抵御渗透能力。

—————自编自演了“去极端化”文艺小品,先后在“五个一结对子”、“诺鲁孜”、迎新春“去极端化”茶话会等多种大型文艺活动中演出,使316名私个协会员潜移默化的受教育,自觉抵制“三非”。

————主动配合县政府起草了《关于开展手机及关联电子产品市场监督管理的通告》,牵头成立了**县手机及关联电子产品市场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创建无“三非”市场2个、无“三非”店铺10户。

————使51名在职干部和48名离退休老干部在干部大会上公开发声亮剑,自觉抵制“三非”履行“四不承诺”,与99名干部和300名私个协会员签订了《抵制“三非”履行“四不承诺”书》。

————斋月期间,早晚两次利用大喇叭在工商局家属院内通过维汉双语播放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法律法规一小时,对请吃斋饭超过10人以上进行登记,对进出院内的可疑人员进行盘查。

三、“三非”市场整治具体做法。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成立了整治“三非”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工商局打击三非”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一把手亲自挂帅,党组成员分工包所,科所长分片包干,监管责任区干部定岗定责,形成县局、工商所、监管责任区干部三级联动的动态化监管模式,为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宣传,弘扬正气,揭批“三非”本质。一是邀请县领导、组建宣讲团以“草根化”、“包谷馕”式的语言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如何正确认识对“蒙面罩袍”的治理》等为内容的大宣讲,教育引导12个乡镇(场)3389名私个协会员自觉抵制“三非”等有毒有害信息,做到不下载、不传播,使私个协会员从思想根源提高了对“三非”的抵御渗透能力。二是通过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公示牌、LED显示屏、悬挂横幅的方式,使1766名私个协会员自觉抵制三非,不在公共场所做礼拜,“蒙罩留”现象消失殆尽,淡化了宗教氛围。三是通过举办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民族团结知识测试,开展“五个一”结对子慰问演出,召开民族团结教育月动员会和表彰大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共出动宣讲人员137人次,车辆27台次,开展宣传活动119场次,发放宣传单879份,使2793私个协会员深切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带动周边商户共同抵制“三非”。

(三)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形成打击三非”强大威慑力。

一是积极参与县政法委、民宗委召开的打击三非”联席会议,每周轮流有工商、商经、公安等部门牵头深入12个乡镇场的13个市场主体开展管制刀具、蒙面罩袍、二手手机、暴力恐怖音视频、石油液化气钢瓶、火柴等涉危涉暴行业的检查,形成了打击三非”强大威慑力。二是召开了公安、民宗、扫黄打非办、文体、无线电管理等部门的联系会议2次,互通信息达25条次,签订了《整治“三非”活动联合防治协议书》,制定了打击三非”实施方案,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打击三非”良好局面。三是选取16名立场坚定,敏锐性强的市场主体作为打击三非”工作的信息员,加强联络、互通信息,反馈了“星月”图案服饰、无照经营、侵权手机信息4条,使他们成为工商部门打击三非”工作的千里眼**风耳,构建打击三非”的天罗地网。

(四)建章立制,着眼长远,构建打击三非”长效机制。一是制定了《**县工商局创建无“三非”市场(店铺)活动实施方案》,对辖区的4家无“三非”市场、11家无“三非”店铺进行回访,同时由市场申报,工商所初验,工商局复验,公安、民宗、扫黄打非办、文体广电集体测评,县政府审议,新评定2家无“三非”市场,10家无“三非”店铺。二是在服装市场、二手手机市场等每相邻的5至10户成立一个打击三非”领导小组,选出政治性强、立场坚定的经营户为组长,并成为打击三非”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将220户商户的24组长纳入到4个无“三非”办公室成员中,负责辖区商户的“三非”宣讲工作及信息互通上报工作, 协助工商部门开展抵制“三非”活动宣教工作。

四、“三非”市场整治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二手手机市场的监管。利用二手手机检测软件,对427户手机经营户销售、维修的1193部手机、376个内存卡、多媒体卡进行检查,签订《**县二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经营户责任书》427份,张贴《二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市场问责制度》389份,对464户手机经营户张贴《严禁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的通告》,查扣假冒侵权手机2部。

(二)加强服装市场的监管。对716户服装店经营户进行检查,查处宗教服饰头套98个、废旧警服9套、工商制服1件,查缴蒙眼塑胶模特3个、带有星月图案的戒指7枚,在服装市场内张贴716份《维吾尔族妇女服饰集锦》,让消费者辨明蒙面罩袍的式样和社会的危害性。

(三)加强管制刀具市场的监管。对48户刀具销售者持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办理了营业执照,监管责任区干部不定期对辖区内的944户五金店、21家铁匠铺、89户刀具销售店(流动摊贩)进行检查,对71户销售刀具经营户建立健全信息台帐,对16户未标有制作者名字及编号、11户未建立健全销售台账的经营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收缴管制刀具79把,定时器8个。

(四)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对16家文化体育用品店、3家图书店,9家碟行、16家网吧、7家托运部,11家打字复印店,6户音像制品店,14户ktv、音乐茶室,3户文化制品经营户,3家印刷品企业,5个农贸市场的检查,收缴了印有“儿童银行”字样、带有人民币图案的非法纸币玩具5套,收缴非法盗版光碟520张 ,没收地面卫星按收器33台。

(五)加强液化石油钢瓶监管。对33家加油(气)站、25家液化气钢瓶销售站(点)开展专项检查9次,对7户消防器材经营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分管领导带队抽查4次,对相关经营户提出合理化建议11条次,督促9家加油(气)站、液化气钢瓶销售站(点)落实液化石油气销售实名制登记制度,对2家登记台账不规范的经营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查扣40个废旧液化气钢瓶、58个废旧消防器瓶,没收零售汽柴油54公斤。

(六)加强物流(托运)市场的监管。对63户物流(托运)业进行检查,2户未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证,2户处于停业(关门)状态,要求未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证物流企业责令停业,查处过期农药40箱、侵权“美孚”1号机油22桶和“蓝星”防冻液5箱、侵权“三星”燃气灶5台。

(七)加强牌匾广告的监管。对4209户商户进行检查,涉宗教色彩牌匾广告1块,发现黑底白字牌匾广告3块,无国语牌匾广告19块,责令拆除违法牌匾广告1块,责令整改牌匾广告22块。

(八)加强其他涉危涉暴行业的监管。对1364户日用百货店进行检查,收缴超大规格打火机109个,与1户烟花爆竹销售经营户签订了《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提出合理性建议8条次。

五、“三非”市场整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集贸市场的刀具二手手机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店铺,随意性、流动性大,对于销售实名登记台帐未能按照要求认真规范填写,对其难以有效监管。二是配发的二手手机检测软件,在实际操作中不方便,且现场检测受联网限制,检测效果不明显。三是按照自治区文件规定,二手手机经营户刀具生产(加工)经营户需要到公安部门备案后,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但是实际工作中经常衔接不上。

(二)今后工作打算。一是发挥工商职能,做好管制刀具、汽(柴)油、灭火器、火柴、液化气罐等涉危涉暴行业监管,为**县长治久安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是加强对三个责任市场“十铺联防”工作的明察暗访,强化监督,确保市场安全稳定。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