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劳动在新世纪的历史命运[i]--兼答张建平先生

[读罢张建平先生大作,颇有启发,受益良多,不过对于自主劳动的各种质疑,我以为还有待论证,至少我还没有从中认识到我自己理论体系的问题之所在。

其实,对于自主劳动的研究,我在《自主劳动论要》中比较系统,不知张先生有没有翻阅过拙作。

如,劳动为什么和如何转化为它的形态,如雇佣劳动自主劳动;为什么说在关系下,劳动的理想社会形态是自主劳动?如此等等。

如果张先生找不到拙作,我还是愿意为阁下提供的,而且该书的文本不日上传。

至于联系到我个人的学术网站,我有四点严正申明。

它只是我个人独立学术平台,与商业无关。

有关知识产权的认识,我另有文章论及,在此不赘。

在这里,我布达一篇旧作,也许会回应张文中对我观点的某些商榷。

]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是一种新型的自主劳动

作者认为,在经济关系下国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中,劳动不仅具有自主性,而且具有雇佣性。

作者同时强调,在网络经济下通讯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平台为劳动自主性提供了从未有过的技术基础,这是令人欣慰的。

从发展的长远的视角看,劳动必然会完全实现为自主劳动,而自主劳动终将转化为真正的自由劳动

关键词:自主劳动 网络经济 自由劳动 谋生手段 自主劳动范畴,自上一世纪70年代末提出之后,伴随体制改革它至今已历练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

[ii];进入新世纪以来,自主劳动范畴的命运如何,在从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经济关系中,在所谓“网络经济时代”的下,自主劳动的地位有何变化,自主劳动反映的经济关系又有何质的嬗变,它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历史命运,这便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经济社会自主劳动   自主劳动,作为一个范畴,用以表达一种经济关系,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经济关系

从规范的分析出发,在这种新社会,其一,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正因为人人都必须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置身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工作者,无论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无论是者还是普通职员,无论资本的代表者还是劳动的代表者;无论你的社会身份怎样不同,只要你承担着社会生产的职能,你就是一个劳动者。

其二,正因为人人都成为劳动者,劳动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劳动成为社会唯一的经济权力。

每个人正是凭籍劳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获取一个相应的份额,这便是消费品的“按劳分配”。

其三,劳动作为经济特权,与作为资本(资金、生产条件)的经济权力相对立。

其四,既然人人都归结为劳动者,劳动是唯一的经济权力,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占有上平等,那末必然得出一个结论:在经济上真正实现劳动者当家做主。

其五,当家自主劳动者阶级自己组织的社会生产,必然以劳动者的人为主体、为中心、为目标,必然把劳动者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标准,必然不仅重视物质生产也重视精神生产,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iii];正因为如此,自主劳动成为经济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范畴自主劳动社会主义总生产运动依以旋转的轴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的体现,是囊括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一切经济范畴本质方面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社会下唯一的经济权力。

在本质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自主劳动社会

[iv] 当然,这在很大意义上来说是理论意义上的理想演释,但却不能说是纯粹的理论推演与构想。

自“十月革命”以来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曾经存在的东方世界(即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各个国家都有过自己艰辛的探索;“苏东”解体后,中国建构了前无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经济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关系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要真正实现自主劳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一个历史阶段需要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广泛被用于解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那么,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不再是改革以前的经济格局,不再是劳动一元化的的格局,不仅劳动,而且还有资本、土地,都可以构成一种经济权利,成为生产要素,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从而最终成为经济效益分配中的必要成员。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化经济格局,它是多元化分配方式的经济基础。

撇开理论上的分岐不说,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了多元化分配方式,那我们是否在重返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v];经济学界应该在这些最为基本但却最为深层的理论问题上进行研究,从而使人们理解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历史性,及时给现实经济生活以。

我们固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在前无借鉴的前提下,但这仅仅是权宜之计,可能必然也是短崭的,否则终将沦为迷途羔羊。

[vi]   于是现实就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事实上,劳动从而自主劳动已经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具有占统治地位的范畴

从宏观上说,劳动不是唯一的经济权利。

从微观上说,更显示劳动不再占统治地位。

自主劳动是一种经济权利,资本也是一种经济权利。

某些非经济的权利也可能转化成为经济权利。

[vii];在国企,绝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仅归于劳动者。

资本需要支付,利税可以解释为社会劳动者的利益分享,劳动者工资奖金收入、福利收益只是企业经济收益的一部分。

而且从市场化的进程来说,市场关系中的企业是国企改革的目标。

在私人企业,它完全按照市场规范进行制度安排并管理经营,尽管不同企业情况有别,但它们正在逼近这一目标。

在这里,员工与者的关系,就是老板从而资本劳动从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

十分清晰,在我看来它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流。

至于外企,特别是进入中国的国外成功企业比如500强,它就是市场经济的范式、市场企业经典。

在这里,资本是真正的统治者,劳动资本的雇佣。

尽管企业中,提出许多重视企业文化,重视员工的形形色色理论,什么人性管理,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人人都是企业主人,但不会改变一个本质,统治者是资本,而不会是劳动

外企与中国私企的差别是,后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它可能有诸多说不清的原因,在劳资关系上遮遮掩掩,甚至不愿承认劳资关系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私有经济中的劳动性质也存在静悄悄的质变。

例如企业员工持股制,这时的劳动者便成为股东,那怕是一个小小的股东。

不过请注意,劳动者由此便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劳动者同时又是所有者。

他自身就是雇佣劳动资本的双重灵魂的体现者。

这时的劳动,既具有雇佣性也具有某种自主性。

当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劳动迎来了新机遇,即劳动力也可以成为一种资本,也可以在企业中取得股权。

上一世纪中叶西方经济学中提出的“资本”理论,可以看作为现实经济生活的推行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政策基础。

不过,不是任何劳动都可以成为人力资本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境遇大相径庭。

一个简单劳动者,一个体力劳动者,没有投资人或资本家会将其作为资本对待。

相反,复杂劳动者、智力劳动者,他们的才能与管理经验、个人名声与社会关系、专利与身怀绝技等等,都可能成为与实物资本讨价还价从而分享企业利益的资本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

二、劳动自主性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张扬与演释 伴随着轰轰烈烈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计算机、通讯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上一世纪最后十年,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迅速展开,仅仅几年间它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经纬线。

于是,一种新的概念来到经济生活中:网络经济

应该说,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网络经济是世纪之交的重大事件,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