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和资本市场有效性

摘要:资本有效性是指资本市场的交易对象——产品价格充分反映了与该产品相关的信息,即价格具有充分信息含量。会计信息资本市场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其充分与否和质量高低,对金融产品价格资本市场有效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我国,提高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加强者教育、完善信息披露法规、改善公司治理等是改进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有效性会计信息

一、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概念解析。

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场所。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和租赁市场等,其中, “证券市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资本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原始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产品 (工具),金融产品的价值本质使得其交易具有非物质化的特点,投机行为充斥其间,风险性较大。

2.资本市场信息市场。 “资本市场的运行过程,就是信息的发布、传递、收集、处理、运用和反馈的过程。”; 信息金融产品价格形成和变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条利好信息,可能会迅速地带动股价的大幅度上扬;反之,一条不利信息会带动股价大幅度下跌。资本市场中流动的信息,不仅包括有关已经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还包括有关未来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如收益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如董事会成员的变化等。

资本市场优劣的衡量标准包括: “安全性、流动性、透明性、有效性和公平性五个方面”。其中,安全性指金融交易能正常地进行;流动性指资本市场参与者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入市或脱手的可能程度;透明性指市场组织的透明性和市场信息的透明性;公平性指竞争条件的公平和游戏规则的公平;而有效性金融产品的市价对各种信息反映程度。资本市场越有效,则金融产品的市价越能快速地、全面地和无偏地反映各种有关的信息,从而其价格越趋向于其真正的价值。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一般会同时具有安全性、流动性、透明性和公平性,而无效资本市场则反之。可见,资本市场有效性是衡量资本市场质量的重要的和核心的标准。

资本市场有效性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西方学者作为一个假说提出的,它 “在会计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 导致了实证会计理论和方法在会计文献上的出现和普及”。=?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证券(金融产品)存在一种客观的均衡价值,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的买卖行为将使证券的价格趋向于其内在价值。

美国瓦茨、齐默尔曼在 《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所谓有效资本市场是指 “对于一组信息 Q,如果根据该组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到经济利润,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也就是说,该组信息已完全地反映金融产品市场价格中,从而不再包含能导致未来股价变动的因素。加拿大的学者威廉姆·R·司可脱在 《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有效资本市场是这样一个市场市场上任何时候的证券交易价格将正确地反映所有为公众所知的与该证券相关的信息”,即指 “价格充分信息含量”。 这里作者所指的有效资本市场指 “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

西方学者将有效性又进一步区分为三类:弱式、次强式强式。弱式有效性指市价能充分反映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信息,投资者不能期望从对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信息的分析中获利。次强式有效性金融产品的市价能正确地反映所有与被投资公司有关的公开的信息,只有那些拥有内幕信息的人才能获取超常利益。强式有效性则指市价能反映所有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即使拥有特权信息的投资者也不能经常用它来保证获得超常利益。在强有效性的假说下,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和未公开信息,该价格是一个均衡价格,代表了金融产品的真正价值。强式有效性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研究者普遍认为次强式假说具有描述性”,在不特别指明的情况下,西方文献中的市场有效性一般指次强式有效性

资本市场有效性并不是指市场运作便捷有序,监管行为富有成效,而是指资本市场的交易对象———金融产品价格能瞬时和完全地反映与该金融产品相关的信息。也就是说,资本市场有效性是用影响价格信息的数量和传递速度来定义的,信息充分信息对市价影响的速度愈快,市场愈有效。新信息是不可预测的,因而证券的价格将随机游走。

资本市场的特点决定了金融产品价格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价格的变化又与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有关。资本市场有效性就是描绘金融产品价格能否反映相关信息的一个指标。

二、会计信息和有效资本市场的关系。

资本市场有效性研究引发了我们对于会计信息金融产品价格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内在关系的思考。在次强式有效性假说中,证券 (金融产品)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所有公开的信息,利用这些公开信息无法获得超常利益。

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资本市场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根本动因。为了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的利益,许多国家实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使得公开报告和披露会计信息成为在资本市场筹资的必要条件。会计信息是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评价金融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自然离不开这种信息;而由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符合效益原则,经过后,又提高了可靠性,因而会计信息资本市场中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当然,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有许多,如财经、朋友或同事的闲谈、经济的改变、师及证券商的分析等。这些非会计信息同样可以影响金融产品价格,有时其作用还相当明显。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来源存在着 “信息的竞争”。正如下文所论述的,会计信息能否成为主流信息,取决于其本身是否充分、是否是高质量的。

会计信息对证券价格能够产生影响,在于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对被投资实体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做出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能否实现,因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证券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通过证券的价格反映出来。西方学者研究证明,单纯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的变化 (以投资者能够识别为条件)而导致的收益变化并不对价格产生影响,即便有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相对于现金基础 (收付实现制)而言,按应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提供的信息 (如计算出来的会计收益等)恰恰更有助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实证研究表明,盈余公告具有较为明显的信息效应,通常,盈余公告期间,股票交易量和交易价格会发生明显变动。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价格产生影响的程度,换句话说,会计信息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贡献程度与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有关。

1.从数量上看,会计信息应是充分的。不充分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于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的需求,他们就会转向其他途径寻求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交易成本并使会计信息的作用降低。充分会计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以便正确估计所发行的证券等金融产品价格;而信息充分披露还有助于减少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当存在内幕信息时,价格不能反映未予公开的信息,因而会削弱资本市场有效性

2.从质量上看,会计信息应是有用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