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寒【将寒变暖 化危为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而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不仅影响着金融业和地产业,对零售业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作为全球四大时装出口市场之一的香港,其服装业所受到的冲击从去年本地老牌、中低端服装连锁店U-right的清盘事件中可见一斑。

身处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品牌是如何应对经济逆转的田境,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香港市场争取生存和发展的呢?      为应对金融海啸对服装零售业造成的销售压力,与往年同期相比,香港的时尚品牌普遍提前一个月推出打折活动(圣诞节前期通常7折,圣诞到春节5-7折,春节到3月初部分品牌3折),以此促进消费,减少顾客消费量降低对销售的影响,通过减价促销套现确保营运资金流的正常运行。

相对于不景气的普通消费市场,经济危机对高档服装和奢侈品牌影响微弱。

在圣诞、元旦和春节三大香港黄金购物时段,各品牌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以抵御金融寒潮,消费者购物热情也依旧高涨。

如何把握机会使品牌在逆境中依旧有所收获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让我们通过以下四个不同层面的时尚品牌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慕诗Moiselle――逆市而行      与一般品牌面临经济危机时缩减宣传开销的做法不同,Moiselle作为香港土生土长的时装品牌,在此期间的表现比较独特。

此次经济危机迫使一些品牌取消发布会,而Moiselle则积极参加一月份举办的“香港国际时尚荟萃”。

如今Moiselle产品的均价约为9000港元,而在此次金融危机时期产品依旧保持不降价的原则,虽然销售额有所下降,但高消费人群依然保持着对品牌的忠诚度。

品牌形象宣传代言方面,今季Moiselle邀请国际超模Kasia Struss担任形象宣传,更有利于市场扩展。

身处经济下滑的环境,Moiselle采取独特的市场策略,逆市而行,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此举不仅可以展示品牌形象,而且能够增加消费者品牌的信心并促进消费,进而有助于销售业绩的提高。

逆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逆境中学习和发展也可以成为企业壮大的好时机。

Moiselle在大部分品牌收缩运营资本的时期却逆市而行,加大宣传推广投入,其“逆市”策略值得思考。

路易威登LV――慢速增长      蛮声国际的顶尖大牌LV,虽然无法摆脱金融海啸的影响,但在圣诞节前夕到春节的这段黄金打折购物期间,依然吸引着众多趋之若鹜的消费者

相比众多商家销售惨淡的境况,人们对奢侈品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消费热情。

这一方面归功于LV的品牌影响力。

其次,产品布局的多样化和目标市场多元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经济条件不佳时选择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小配饰。

与此同时,强大的资金后盾可以保证店铺宣传不受经济因素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以往时尚品牌经济不景气时所表现出的怀旧相比,此季的LV意在给自身注入一种新鲜的血液,引发消费者产生好奇心,而非让消费者感觉置身于低迷经济的笼罩中。

新一季广告的风格大胆,选择以此创意吸引大众注意无疑需要一定的勇气。

面对经济不景气,LV在橱窗展陈方面对往日的奢华风格稍稍做了调整,通过手包和木制的箱子搭配融合了高贵与质朴,于细微处暗示了外围经济影响

虽然经济环境不景气,但还是有一批消费者热衷于购买LV的商品,这通过LVMH集团公布的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财报,盈利同比上涨2.1%就可以得出。

可见,高档奢侈品的销售并不会因为经济影响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尤其是类似LV这类具有悠久历史的时尚奢侈品,只不过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会暂时放缓。

上海滩shanghai Tang――文化支撑      面对国外品牌涌入国门,上海滩Shanghai Tang为中国品牌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些借鉴。

自从被第二大奢侈品集团Richemont(历峰)收购后,Shanghai Tang成为国际奢侈品领域唯一定位于中式风格的品牌,而且逐渐具备了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Shanghai Tang的品牌价值通过服装上蕴含的中国文化得以体现,这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比如其在童装上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元素和代表中国的五角星,巧妙地表达了品牌特色。

店铺风格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某些因素和影响,从服装本身到店铺装修和展陈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

面对经济危机,Shanghai Tang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定价策略和独特的品牌定位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在新年和春节期间,Shanghai Tang根据商品类别制定了不同的折扣,往年同期折扣很少的Shanghai Tang对部分不同款式类别的服装服饰分别给予6~9折的折扣。

但饰品类商品依然没有折扣,由于其价格相对服饰类偏低,有民族喜气感的设计非常适合节日赠送,此种销售策略也可谓是品牌文化经济低迷时期的一种宣传媒介。

无论采取何种营销方式,文化可谓是Shanghai Tang的制胜法宝。

一个品牌的发展与成长必定需要文化的支撑,突出文化特色的宣传才能赋予品牌内涵,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使消费者在精神上对品牌形成认同,品牌的发展才能长远。

H&M――快速时尚      面对经济危机,消费者自然希望以更少的钱购买更加物超所值的产品。

而HAM则以其著名的“快速反应”和“款多量少”的市场策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相对大牌动辄几千乃至几万的价位,HAM既可以满足他们追逐时尚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迎合大众的消费水平。

尤其在危机时期的香港,HAM打出超大幅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并对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销,为顾客创造实惠的同时也得到了销售上的回报。

经济不景气还体现在HAM购物环境的展陈上,橱窗采用银灰色为主色调,显得更加理性,流露出经济影响下市场的冷峻感。

根据HAM公司的数据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的赢利与同期相比增长9个百分点,并且预计今后将创造7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

H&M在经济危机时期的表现充分表明了其快速理念的优势所在,也是快速消费时代的一个缩影。

自古所谓“乓来将挡,水来土淹”,不同的品牌都有自己应对和化解危机的方式。

一定程度上来讲,外部市场的挑战能够促使品牌和企业适应更加多变的市场环境,有利于那些能够渡过经济危机的品牌更加良好地发展,可谓对其自身也进行了一次“体检”。

品牌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各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而店铺形象是吸引消费者最直接的方式,也就是要利用视觉营销展现品牌的价值,创造良好的视觉销售平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烘托购物氛围进而影响消费心理,所以品牌形象和服务的提升至关重要。

面对全球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时装品牌的产品要更具竞争力。

而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新的设计产品,其推广、营销、物流也是品牌增值和壮大的关键,当品牌基础建立好以后,可以推出相关商品如化妆品和配饰,进而扩展产品线,实现多元化经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