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实体企业顶住疫情冲击?

病毒还在全球肆虐。

前不久,在穩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的基础上,中国再次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任务。这是一种底线思维,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归根结底都是要保护好微观的市场主体,即广大的实体企业群体。

实体企业之中,国企群体由于资源雄厚和预算软约束等特征,其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更强。真正困难的是民企。首先,它们很多处在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如餐饮、旅游等普通服务业或中低端制造业。还有一点很重要,民企群体都是“预算硬约束”的主体,在需求疲弱之时,会自动选择退出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民企老板会权衡继续开工和停工两者之间的成本和收益。如果成本(资金、地租、人工以及因疫情产生的其他成本)高于可以获得利润,那么他们就会关掉店面和厂房,退出市场,这将对就业造成严重打击。而国企不存在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国企反而在就业市场“逆势扩招”,但很少看到民企这么做。

因此,必须果断采取措施,遏制民企退出市场的趋势。那么,如何提振民企信心?

首先,和过去的方法一样,必须继续给民企成本,而第一个成本依然是融资成本

201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透露,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目标得以推进,那么民企融资的可得性在这两年其实已经大大提高。实际上,在疫情暴发之初,一些民企老板通过网络曝光困难处境,银行便迅速组织了贷款方案,这在以前很少见。但是,融资成本高企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

银行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本质上也是一个市场主体,它们需要盈利。因此,在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降融资成本的问题上,监管部门依然要不断细化相关的实施方案,把降成本落到实处。而且,也要考虑到企业风险上升之后,可能造成的银行坏账。总之,必须权衡,但根本出发点还是必须先救企业

成本还包括地租和用工成本,但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商业物业和劳动力的供给可能会超过需求,因为需求正在下降。因此,这两项成本要涨起来,可能性并不大。

实际上,除了降成本提振需求可能更重要。没有需求企业就没有销售,就没有现金流,企业就会“失血”。对于全球市场需求的恢复,我们暂时只能先抱远期乐观的态度。而且,那些“短板国家”的疫情数据,往往存在失真现象,风险可能还在积聚。换句话说,提振内需更加可控。

提振内需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摁住可能上涨的房价,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经济增速下行,资金必然避险,但房价上涨会严重削弱实体经济的信心,而且会进一步挤压消费。此外,必要的财政手段也应该更加积极,而不是一味用货币政策。

过去,货币政策一度是提振经济的主要手段。过度的银行信贷驱动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让经济逐渐对信贷形成依赖惯性,而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将被阻碍。二是实体经济的利润会过度被银行挤占。

举例来说,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0万亿元。以工行为例,净利润达到3122.24亿元,而华为作为“实体一哥”,净利润627亿元,只有前者大约五分之一。而工行营业收入8551.64亿元,华为销售收入8588亿元,差距不大,显然银行利润高得多。

疫情让全球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它是个坏事。但它也让我们的脚步先慢下来,可以思考一些平时难以思考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未来走得更快、更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