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变革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在方法选择、系统设计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在结果反馈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转变绩效管理理念,改革绩效管理方法,加强对绩效结果的运用。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03581.htm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绩效管理 变革   一、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过不断改革,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法选择、系统设计方面   国有企业往往错误地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不少国有企业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考核和打分是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种对绩效管理断章取义理解的状况,导致绩效管理没有按照完整的程序运行。

很多国有企业考核指标选择缺乏科学性,这些企业或是照搬其他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或者在设计指标体系的时候缺乏系统性,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指标体系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

很多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方面,周期过短,考核频率太高,这种考核效果较差,成本较高。

(二)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流于形式,而且容易仅仅将绩效考核认为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而与其他部门无关,这就使绩效管理难以有效执行。

而且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企业战略脱节,追求短期的经济绩效,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绩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使绩效管理不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与配合,而且在绩效考核中由于人情关系的影响,使得绩效考核缺乏公平性,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三)绩效管理结果反馈中的问题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对考核结果使用单一。

绩效考核结束时,大量的表格压到了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结果仅仅被做成了几张表格,对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做深度分析。

由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造成的考核数据的传递与共享之间脱轨,缺乏一个与绩效管理系统相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忽略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利益评价。

国有企业不可能成为只追逐利润的纯经济体。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组合,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组合的基本框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目标应充分考虑到契约各方的利益,而不能仅关注于某一方面目标。

因此,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要基于社会责任的角度,全面评价利益相关者利益,才能充分体现绩效管理平衡的思想。

二、完善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绩效管理理念   绩效管理起始于西方现代企业又在西方现代企业中丰富与发展,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与工具而言它是值得借鉴的。

当然,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方法是否完全适合中国的企业这里需要打上一个“?”。

中国的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运用与实践要创造性的借鉴,尤其是国有企业,更要从自身具体情况和体制出发,不能生搬硬套,要辩证的吸收、大胆创新,从而建立起适合于国内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模式。

同时国有企业还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强调绩效管理绩效提升功能。

并加强企业绩效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企业要使绩效管理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

能为员工营造出一种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氛围。

最后,国有企业必须全面把握绩效管理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过程有五个部分:制定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沟通与反馈、绩效结果应用。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五个部分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其一。

(二)改革绩效管理方法   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应当具备可量化性、客观性、易于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国有企业绩效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

绩效指标要有针对性,即绩效指标的设计应该依据岗位性质企业目阶段的绩效计划,有层次有区别地选择绩效指标绩效指标选择得有针对性,才能对不同岗位的绩效做比较。

另一方面,绩效标准要清晰明确。

为了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合理,绩效标准要做到:第一,准确无歧义,不使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或是句子;第二,要简洁明了,运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其意思,不至于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第三,尽量选择定量的标准,定量的标准比较客观也易于把握对于不能量化的标准可以细化,不能细化的要程序化。

(三)加强对绩效结果的运用   绩效管理的精髓在于用绩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核心竞争力,加强绩效管理结果的使用是企业应当重视的环节。

能否成功实施绩效评价,很关键一点在于绩效结果的分析应用。

因此,考核与反馈同样重要。

工作绩效

对于值得肯定的绩效或行为管理者应该给以正面的强化,鼓励其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反之就要给以负强化。

工资奖金调整,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工资调整主要是体现对员工长期的激励。

职务调整和是否继续留用。

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就可以让其在此方面承担更多的职责,反之就要进行职务调整。

培训与再教育。

通过培训如果企业绩效显著提高了,就说明培训是有效的,对于员工本身对于工作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都大有裨益。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员工目前的绩效水平和长期以来的绩效提高过程与员工协商制定一个长远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改进提高的系统计划。

参考文献:   [1]李韬.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完善研究[J].现代商业,2010.   [2]刘同飞,党耀国.浅析中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