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三点思考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到建设节约社会的紧迫性,但是应当怎样建立节约社会,首先需要从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才会有较强针对性。

一、建设节约社会的重点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节约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

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是要求人们要减少对各种产品消费

对于生产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建设节约社会的重点呢? 中国编辑。

我认为是生产而不应是消费,因为追求消费水平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从消费入手要求居民减少各种产品消费,从另一个方面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抵触的,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不符合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从国外看,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

所以,不能把建设节约社会的要求与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目标对立起来。

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节电的习惯,但这属于道德和教化的范畴,与采用税收、信贷、价格、法规等手段,强制限制居民消费的水平和领域是不同的。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的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作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有关调查已表明,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钱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是选择小排量车型。

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的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企业规模过小,致使中国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

所以,建设节约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

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倡规模经济。

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

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工具,资源稀缺程度是通过市场价格自动反映的,没有必要人为拉高。

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的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

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

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

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以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存量”节约则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的问题,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财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

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

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

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钢铁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消费的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

但是由于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例如汽车和房屋建筑中,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样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

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会是以电炉炼钢为主,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对比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