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习拳六忌

毕业论文网   凡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顺应自然规律。

健身更是如此,否则不仅无法有所成就,反而会伤害身体。

太极拳习拳过程中,以下几点需谨记勿犯。

一忌过分用意   意念过重容易出现偏差。

有人认为,太极拳应“用意用力”,就反复强调用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以偏概全。

太极拳用意是云淡风轻、若有若无的,意念重会滞怠,其危害尤甚于用力

用力只是功夫不高,用意过分则伤及精神。

二忌贪多求全   太极拳流派众多,每一流派又有很多套路

初学太极拳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是看这个套路很好,那个套路也不错。

前面的架势还没学好,就想学后面的,学了拳术又想尽快学器械。

造成哪个都割舍不下,哪个都学得不精。

应牢记:学拳一要沉住气,二要能舍。

一通百通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精通一路拳法之后,自然能够更快地掌握其他套路

只有勤加练习,方能深刻体会。

三忌萎靡不振   太极拳理论讲究“含”“收”,希望习拳者通过练拳懂得收敛,避免张扬。

“收”的本质是“守中”,指中气充沛,鼓荡全身,达到神全意足。

但是有的人练拳,只会一味地“收”,毫无精气神儿,仿佛神气一抖擞就违反了太极原则似的。

实际上恰恰相反,练习太极拳需要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如果越练越萎靡则是适得其反,功得其反。

四忌软弱无力   太极拳提倡“以柔克刚”,但并非软弱无力。

有些人练太极拳不敢用力,解决不好“柔”和“弱”的关系,出拳、伸腿软塌塌,越练越松垮。

太极求“柔”但不求“弱”,需经历用力、运劲、用意、行气等过程,通过练“柔”而练“强”。

尤其在习拳初期,不要怕别人说“用力不对”而把拳练软塌了。

五忌出手怕错   出手怕错是很多初学太极拳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这主要是把太极拳看得太难的缘故。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太极拳也是一种很“亲民”的拳,学会并不难。

学拳时要有一种放松的心态,掌握基本要领后,要放松思想大胆做动作。

步子大小、手臂高低都是细节问题,可以慢慢打磨,那是如何练得更好的问题,而非对错。

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大胆、放松地练拳,就可以了。

六忌故弄玄虚   有的人练拳,会毫无根据地随意演绎、故弄玄虚,将他人也将自己引入歧途。

太极拳太极阴阳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好的养生、健身效果,但不可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包打天下。

对待太极拳应科学、客观地认知,依“法”循“章”进行练习。

陈氏太极七十六式   招式二十八(见图1)右插脚动作详解:上接高探马,左脚平踏同时身体向左转180度两腿相交,右腿向右平踢,同时向右抬右臂,左臂从左肋处画出。

先将左脚往右横,上抬右足面展平。

右手从左先绕转,上打下踢两相迎。

招式二十九(见图2)左插脚动作详解右脚斜插迈向前,转身180度站稳。

左腿向左平踢,同时向左抬左臂,右臂从右肋处画出。

右脚踢罢横着落,再飞左脚左手迎。

扣合全身自有力,不偏不倚是英雄。

招式三十(?图3)蹬一跟动作详解:身体从左转回身,脚趾点住地,左右肘弯曲,左右胳膊同时展开。

当左右胳膊展开时,左脚向左蹬一脚。

注意上身微向右,右膝微屈,找稳平衡。

踢罢左脚左转身,左脚提起向左蹬。

左右齐舒列两边,身法端庄正无偏。

招式三十一(见图4)指地锤动作详解:脚法,左脚落下,向左开一步,右脚越过左脚,向左再开一步,左脚再越过右脚,向左再开一步。

手法,左脚蹬过开步落地,左手随之倒转一圈。

右脚越过左脚向左开步,右手随右脚倒转一圈。

左脚再向左开步,左手倒转一圈落到左肋上时,右手以拳状击向地面。

放开左脚往前摊,左拳护在神庭上。

右拳下击真要命,然后转身欲飞天。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