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建校历程 [从男女同校历程看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变迁]

摘 要:当今女性不仅跳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樊笼,获得受教育权,而且在各级各类学校接受与男子平等教育

但在“五四”时期,为了争取男女在高校获得同等的受教育权,在封建卫道士与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进行了一场围绕“男女同校”问题的斗争。

选取男女同校的前后经历为切入点,透视我国女子教育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初期艰辛的过程,揭示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重要性。

关键词:女子教育;男女同校;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平等      在过去几千年的文化中,中国女子的受教育权一直都被扼杀。

直至清末西方文化的入侵才唤醒中国女性的受教育意识,而男女教育机会平等意识的觉醒,则主要是在“五四”运动时期。

潘懋元先生认为,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与社会的文化现代化过程和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

他甚至还把女子高等教育比喻为文化变迁的寒暑表。

在新文化运动中,进步青年要求大学开放女禁,实行男女同校,争取两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蔡元培率先带领大学“开女禁”惊动全国,随之在教育界展开的是一场关于男女能否同校问题的广泛争议,这场争议的结果决定着今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命脉与走向,也是一场社会文化变迁的里程碑。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正是那场争论的胜利,才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兴女学————学校的大门向女性敞开   中国自古信奉“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接受的是宣扬“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之类的道德说教式的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男性的特权,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对于女性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直至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女学的传入催生了中国近代女学。

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阿尔德塞女士在浙江宁波创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所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会女校,正规学校教育的大门此时方才对女性打开。

之后教会女校中国获得较大发展,自此至19世纪70年代,仅基督教在华所设日校82所,女寄宿学校39所共招女生2101人,但这也仅限于中小学阶段。

戊戌变法时期,因我国女子却受洋人教育的不争事实引起了一些有志之士的激愤与决心。

“西人在我通商之地,分割之境,皆设学校教堂,以教我女子

我有民焉,而俟教于人,彼所以示辱我也,无志甚矣。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极力弘扬女学,并宣扬中国应有属于自己的女子教育之思想。

二、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之萌芽   随着女子学堂与教会女校数量的增多,提高女子教育程度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在此刺激之下,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国社会开始萌芽。

在中学师资短缺、我国女子为谋求高等教育无奈远涉重洋留学者愈来愈多的压力之下,自第一所教会大学创办14年后的1919年,北京女子师范学终于升格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当年该校共有教职员71人,包括预科在内共有260名学生。

此规模比一般的教会女子大学建成之初的规模、师资、经验都占有绝对优势。

虽然第一所国立女子大学的到来有些晚,但它意味着政府对女子大学权利的一种认可,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序幕亦正式由此拉开。

显然,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女子踏入学校读书,从教会女校中国式女学堂,从女子小学堂到女子大学,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等待。

尽管如此,在大学开女禁之前,男子读书的大学仍然不允许女子涉足,在受教育权利上,男女极不平等

三、追本溯源之大学开女禁   直到“五四”青年运动的爆发,各种新的思想在社会上激荡,女性终于从旧的教育思想中解脱出来。

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动荡时期,清末民初的女子高等教育才受到充分重视并加速了前进的步伐。

眼看着中国的女学已兴,但此时学校却成了一个禁锢女学生向往自由、平等的地方。

科学的思想、国家的存亡等不容易传播到铁桶似的女校里去,她们即使“在学校却等于聋子、瞎子一样”。

“须取得教育同等权,以求知能的发达”,否则女子“仍将屈服于智识的下面,永远没有抬头的一天”。

男子读书的学校唯有小学阶段对女子开放,中学和大学仍然深忌此事。

最早开女禁的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人士创办的私立岭南大学,它从1905兼收女生。

它实现男女同学的办法是在中学三年级办起,一直到大学四年级。

同校后,无论学生的外观、言行、学业、交际等方面都表现出可喜的进步,而且没有出现不好的状况。

良好的示范使得男女同校的讨论和宣传纷至沓来。

四、男女同校——————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步   兼收男女大学教育,就称为男女同校教育

它最先在欧美教育体制中得到实践经新文化运动引入中国

“五四”之前,男女教育权是极不平等的。

女子与男子同处一所学校读书更是一种噤若寒蝉之事,即使大学肯招收女学生,大多数女生也未必敢前去就读。

足矣见当时封建传统思想的毒瘤在社会、甚至在女性自己心中种的有多深。

经过以蔡元培、胡适为首的一些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邓春兰等女同学对进北大读书的坚决,还有书刊、报纸等媒体对男女平等新思想的宣扬。

1920年春,在蔡元培校长的允许下,邓春兰等9名女生入北大旁听,破我国高校开女禁之先例,但同时也犹如一枚爆弹,随时可能引爆那些过惯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残存势力的怒火,“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法成了阻碍男女同校的武器。

教育部也警醒北大一定要慎重对待女生旁听的办法,以防弊端发生。

一投石引起千层浪,不仅蔡元培本人受到反对者的言论攻击,男女同校之事本身也被封建卫道士们污蔑成一种极其不堪之事,攻击男女合校“为全国极大污点,……若不及此禁止,将来相率成风,礼法日亡,廉耻渐丧”。

真理往往越辩越明,在不断地争议中,男女同校的风气渐开。

暑假,北大在决定正式招收女生。

此后,不仅很多公立大学,拥有更多开放自主权的厦大、南开等私立大学也争相效仿。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女学生在大学中所占比例远远不及男子。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礼教在民国时期的社会中还相当盛行;二是女性自身思想包袱难得放下,获得家人许可支持亦非易事;三是大学开女禁之初只是小心翼翼的开放某些科目,在女校读书的女子要考入大学也有较大难度。

在这种环境下,开女禁两年多就有这样的成绩已算是“成果斐然”了。

到1922年,几乎全国的大学都允许男女同学(两个女子大学除外),根据中国教育改进社的调查,国立、省立以及国人私立的大学中女学生数有665人。

这只是男女同校之争胜利的初步成果,从1922年到1947年这35年间,女大学生的绝对数增长了30倍以上,女大学生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最高比例达到19.8%,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融入新的活力。

总之,从整个近代史来看,1920年的男女同校之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男女人格上的平等,让女子成为“人”,并拥有与男子同等受高等教育权利;不仅对后来的中学男女同校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还为今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束语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一场男女是否应该同校的争端,也带领着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逐渐融入正轨。

1837年,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首次招收了四名女生,标志着西方传统大学之门向妇女开放,成为世界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虽晚了大半个世纪,但如今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权利早已人人平等,她们在学术的殿堂中与男子平分秋色;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也因为女子的加入而显得生机勃勃,劲头十足。

看今昔,思昨日。

从1905年第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的成立开启女子大学的先例之后,我国女子高等教育之所以在短短一个世纪竟然获得如此之大的发展。

有其历史必然性,更多的则是人为的努力。

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只有人人平等、受教育机会不分男女高等教育更应该择优而录不分男女,兼容并包的大学才能充满生机,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女子高等教育――文化变迁的寒暑表[J].集美大学学报,2001,2(3):1—6.   [2]阎广芬.简论西方女学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3):13—18.   [3]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79.   [4]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1,3(38):87—94.   [5]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221.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