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华《海赋》

摘 要:木华海赋》气势恢宏,奇谲瑰丽,是同类题材赋作的卓越作品。从整个辞赋史上来看,《海赋》是大赋作品复兴的标志;从同类题材的赋的发展史来看,《海赋》继承了汉赋铺陈名物的方法,又踵事增华,创作了同题材赋作的一个神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木华;海赋;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卢会艳(1990.3—),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1。

立言可以不朽,凭借一个作品扬名的作家不少,木华就是其中之一。木华(生卒年不详),字玄虚,广川(今属河北)人,他的作品仅存《海赋》一篇,在六朝享有盛名,被萧统收入《文选》赋中的江海类传播至今。《海赋》气势恢宏,奇谲瑰丽,将大海的瑰丽奇异,风云变幻的特征展现在人们眼前,不仅在同类赋中卓然独绝,在所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赋中也堪称佳作。宋·傅亮在评价说:“广川木玄虚之海赋,文甚俊丽,足继前良。”。

一、木华海赋》的继承与发展。

木华海赋》首先以“禹启龙门”的神话传说引出所写之物,对大海作了概括性的赞叹“其为广也,其为怪也,宜其为大也。”笔力遒劲,富有浪漫主义气息。接着重点描写海浪的奇形异状“波如连山,……碨磊山垄。”运用比喻、拟人等各种手法从多个角度铺陈描写海浪的状态,层次分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描写了乘舟顺风而下的迅疾“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泛海凌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望涛远决,冏然鸟逝,鹬如惊凫之失侣,倏如六龙之所掣;一越三千,不终朝而济所届。”突出表现大海的雄伟的气势和力量。如果说铺陈描写海浪的形态在木华之前的赋中已出现,那么木华的创新之处在于铺陈力度的加大,又联系生活来突出大海的强劲力量。后作者又描写了海上风云骤变的危险形势,运用神话故事和想象,写出了大海不容污秽和虚伪的正直性格。“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有“决帆摧幢”的危险,“或屑没于鼋鼍之穴,……或因归风以自反。”包含作者对海上情形的熟悉和中古渔民生活的反应又蕴含着作者“劝善惩恶”的说教。最后主要是铺陈海洋的物产景观,分别描述海底、海边、海中、岛屿之物,极尽铺陈之能事,有汉大赋的特点,但又能抓住重点。如写海边景物,仅捕捉熠熠闪光的沙岸贝壳的缤纷色彩;写海中之鱼,仅选择“横海之鲸”为代表,描写的东西给人深刻印象又不会使人眼花缭乱。

从同类海赋发展史上来看,木华海赋》在继承前人游仙色彩、铺陈夸饰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造,其铺陈程度更强,篇幅更长,运用奇特的想象并将社会生活融入其中,丰富了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从赋这种体裁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木华海赋》是大赋短暂复兴的产物,不仅名物繁多,且用字古奥繁杂。这是汉大赋在汉朝达到顶峰后的又一次的复兴的代表,是用大赋体制写海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正如王琳教授在《六朝辞赋史》上说的那样“采用大赋体制写景的作品,能达到木华这种水平的极为罕见,清人何绰称此赋“奇之又奇,相如、子云无以复加”并不过分。”。

二、木华海赋》的艺术特色。

历代学者都给予《海赋》极高的评价,有人还把稍后的东晋郭璞《江赋》拿来比较。孙月峰认为郭赋“典丽有之,不及《海赋》之壮”。俞犀月说:“海无定形,江可实指,故详略异。二赋才力悬绝。”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也称赞木华海赋》:“远在郭璞《江赋》之上。”木华海赋》洋洋洒洒两千余字,不仅将大海的雄奇壮阔、强大的气势和力量、包举宇内物产丰富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内容上还包含着作者“劝恶扬善”的思想,相比之前的海赋来说具有一定的发展。但木华海赋》之所以赢得如此多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艺术上的高超技艺。

其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首先体现在神话故事的使用,《海赋》开篇写尧舜时代洪水泛滥的情况“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洪涛澜汗,万里无际;长波涾沲,迤涎八裔”接着借“禹开龙门”的神话故事引出大海这一主题,赋予大海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次,还表现在其独特的想象、夸张手法的使用上。比如写没有潜心祈祷的负罪之人出海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决帆摧幢,戕风起恶。廓如灵变,惚怳幽暮。气似天霄,叆靅云步。……或屑没于鼋鼍之穴,或挂罥于岑嶅之峰。或掣掣泄泄于裸人之国,或泛泛悠悠于黑齿之邦。或乃萍流而浮转,或因归风以自反。”借助想象将海面凶险的景象展现出来,让人毛骨悚然。

其二,善于使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表达形象生动。如对海浪描写:“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岑岭飞腾而反覆,五岳鼓舞而相磓。”将海浪的大和气势之强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三,铺陈有序,详略得当。如写大海气势强大,通过描写海浪的动态来显示;描写大海丰富的物产时,依次铺陈描写海底、海边、海中、岛屿之物,颇有次序,捕捉最能体现大海神奇的景物进行特别描绘。如写岛屿洲渚景观,仅刻画初生之小鸟群飞并戏,关关嘤嘤的景象,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此外,《海赋》词汇量大且丰富,而且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展现了作者丰厚的语言功底。木华创作了惊悚恐惧的文学美感,用想象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来写大海,突出了海的个性和人文色彩。

结语:

木华海赋》创作是同类题材赋类作品的顶峰之作,在对前人赋作品的继承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独创的一面,是汉赋复兴作品的代表之作也是六朝新题材的代表,标志着赋类作品的进一步发展,木华的《海赋》不仅为自己赢得名誉,更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琳.六朝辞赋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马黎丽.木华海赋》发微[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