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内容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 社会 是我国 目前 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审计工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进行论述,以期实现 经济 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 效益审计 资源审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 法律 、经济和行政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 发展 。这里所说的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二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近年来审计在规范经济运行秩序,堵塞经济漏洞,惩治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大,发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在规范经济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更主要的是对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损失浪费 问题 进行监督。      资源节约型社会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既然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审计,那么在新环境下审计如何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呢?   (一)效益审计是必然选择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加强审计监督是必要的,但仅仅开展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据统计,自2005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9.1万个单位,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绝大多数则是由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审计审计长李金华认为,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怎样防止这些损失浪费现象出现呢?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往往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此,审计要对资源的有效使用情况,特别是损失浪费行为进行审计监督,也就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在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就是对资金、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集中揭露重大的损失浪费问题,节省国家财政资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由此可见,审计就是要为节约型社会从财政上塑型。 论文网   节约型社会是严格管理、 科学 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大量的损失浪费、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以及经济犯罪、贪污腐败等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开展效益审计要从内部控制和管理入手,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效能进行审计,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造成损失浪费等不良后果。

毕业论文。

4 次访问